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2020-10-30 22:06吴怡君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39期
关键词:联系生活教学观念教学方式

吴怡君

摘 要:数学学科在日常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早已被列为新时代优质人才的考核标准之一,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数学基础知识,还应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数学问题以及有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并结合小学生的特性提出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策略,为小学数学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提供相关经验。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教学观念;教学方式;联系生活

小学数学是锻炼学生逻辑思维方式的重要学科,也是指导学生日常生活的关键学科。教师应针对当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教学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首先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以全新的教学观念为基础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以此增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自主探究能力,与此同时还应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增强其对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一、转变单一教学观念,激发数学学习热情

现如今多数数学教师普遍以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以教师为教材内容的主讲人在讲台上为学生讲解数学知识,而学生以听众的身份接受教师传达的知识信息,以此虽能够使学生直接获取准确的知识内容,但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热情,因此教师应积极转变单一的教学观念,以此为基础丰富教学活动,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热情。例如:笔者在带领学生学习“整理书包”这一小节内容时将课本中的文字内容转化为实践活动,首先笔者向学生讲解“分类”的具体概念,并以本堂课“整理书包”为主题向学生提供区分书包中物品的方法,比如针对书包中书本等物品的分类,可以按照“科目”对书本进行分类,也可以按照物品属性对其他物品进行分类。随后笔者引导学生进入实操活动中,有的学生按照物品属性将书包中的物品划分为书类与本类;有的同学则以科目来区分书籍的类别;有的同学则按照书包中物品的形状对其进行划分。以此使学生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学习数学知识并有效运用所学知识。由此可见,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并丰富教学活动,以活动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参与数学课程的热情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二、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增强自主探究能力

数学课堂应避开单一理论性的教学模式,教师应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以此增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自主探究能力,例如:笔者将小组讨论应用到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此调动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从而使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有效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笔者在讲授“方向与路线”课程内容时,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首先笔者引导学生辨认方向,与此同时运用坐标轴带领学生熟悉具体的方向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其空间观念。其次在学生掌握本课基本知识内容后,笔者为每一小组分发一份简易版的地图,图中每一个圆点代表一个场所,比如圆点一代表动物园;圆点二代表少年宫;圆点三代表科技馆。随后笔者要求学生根据所学方向概念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概括出每一个场所的具体位置,并任意陈述两个场所的相对位置,比如图中显示少年宫在动物园的东北方向,动物园在少年宫的西南方向。学生在领会笔者的提议后展开小组讨论活动,根据笔者教授的方向知识概念学生确定地图上每一个场所的具体位置,与此同时总结出两个场所的相对位置。每位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都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认真聆听他人的见解,以此不仅能够使学生加深对于基础知识概念的理解,还能够激发其自主探索数学知识的热情。由此可见,教师应及时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讨论,以此调动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增强其自主探究能力。

三、联系日常实际生活,增强知识运用能力

数学知识具有较高的实际运用价值,能够有效指导学生的日常生活,因此教师在数学课程教学中应积极联系日常生活,以此使学生形成知识指导生活的潜意识从而增强其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例如:笔者在教授“百分数”这一课程内容时,首先带领学生认识百分输的概念以及相应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学会换算百分数。其次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之后,笔者引导其将百分数运用到生活中,要求学生运用百分数记录家庭消费情况,比如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百分比以及除食品支出以外其他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百分比。学生根据笔者的要求记录本月中每周家庭各项支出的具体数据,在月末时以食品支出额除以总支出额再乘以100%得出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百分比,再以其他支出额除以总支额再乘以100%得出其他支出占总支出的百分比,以此来记录家庭消费情况。再例如笔者在教授“小数的加减法”时,为了使学生能够牢固掌握这部分知识内容,在数学课堂上创设生活化教学情景,比如模拟商店买卖交易,笔者以卖家的身份与买家身份的学生进行交易。笔者准备些许模拟商品并标明商品价格,鉴于此课堂交易活动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小数加减法”相关知识,因此笔者在定价的过程中避免商品价格出现整数的现象。在掌握活动规则的基础上,学生轮流与笔者进行模拟交易,在此笔者以其中一场模拟交易为例,学生根据笔者给出的价目表挑选商品,分别挑选了1.5元钱的碳素笔、3.2元钱的套尺、5.1元钱的笔记本,随后笔者引导学生汇总商品总价,学生则应用小数加减法的相关知识算出总消费额9.8元。以此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有效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由此可见,教师应联系日常实际生活进行教学活动,从而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应立足于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从而以丰富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再以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来增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自主探究能力,与此同时还应注重教学内容联系日常实际生活,从而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逐渐增强数学知识的实際运用能力,以此不仅能够使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得到有效提升,还能使教师所制定的数学教学策略充分发挥积极效用从而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林朝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学苑教育,2013(19):57-57.

[2] 赵令芳.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4):179-179.

[3] 杨福清.新课改下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新课程(下),2013(8):80-81.

猜你喜欢
联系生活教学观念教学方式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迷你小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探索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