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思考

2020-10-30 09:20朱建军
天津教育·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小实验教学应用初中物理

朱建军

【关键词】小实验;初中物理;作用;教学应用

一、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实验操作热情

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促使学生从内心产生学习探究的渴望,进而调动知识、经验与情感参与到实践中来。但是,初中物理教学中总是会涉及一些抽象、单调的概念、公式等,学生难以从情感上与之形成共鸣,自然也就失去了探究的兴趣。

(二)有利于丰富课程资源,创新课堂教学手段

课程资源的开发是拓宽教学范围、优化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将课程资源的开发实现局限在教材之内,而是需要从生活中广泛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思考突破书本的局限,丰富体验并深化认知。小实验在初中物理中的應用为学生的物理教学过程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例如教师可以同学生一起改进实验课中精密而复杂的仪器,利用更加“接地气”的自制教具展开实验探索,以拓宽实验设计范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生活中的探索可用的实验材料、实验用具,并设计生活化的小实验等。

(三)有利于构建自主探究,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提出要求,就初中物理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升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则是发展其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而引入小实验则是构建学生自主探究过程,激发学生科学思考,促进学生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发展的重要方式。例如在家庭小实验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过程,即准备两个鸡蛋,同时煮熟,一个捞起后立刻浸入冷水,一个放在一旁稍作冷却,之后开始剥鸡蛋壳,对比哪一个鸡蛋更好剥。通过日常小实验,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对热胀冷缩知识的思考,并在对比中体验物理中的逻辑,从而实现思维训练。当然,教师还可以围绕“鸡蛋”,鼓励学生自主设计不同的小实验,如烧杯吸鸡蛋、鸡蛋的沉浮、腌鸡蛋等,让学生在设计与思考中发散思维,提升创新思维能力。

(四)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取与技能的培养,还应该重视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塑造,从而在物理课程中实现全面发展。物理小实验在引入与应用的过程中,教师能够从多角度对学生提出要求,促使学生实现知识、技能与情感的全面构建。例如,在向学生解释分子热运动的过程中,由于分子是肉眼无法直接观察的,解释的过程如果把握不好很容易陷入枯燥的说教。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小实验引导学生体会与理解,即教师在讲台上喷香水,前排学生马上闻到了气味,教师说:“我并没有对着你们喷,为什么你会闻到呢?”一些学生回答:“气味会飘过来。”教师追问:“教室关着窗户,没有风,怎么会飘过去呢?”这样在不断的问与答中,学生逐渐得出结论: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会运动。这样的教学设计将知识融入小实验之中,并围绕知识探究与学生展开互动,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得到了全面发展的机会。

二、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一)深入分析学情,明确教学现状

小实验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应用需要教师做出合理的规划,学情分析、把握教学现状是小实验应用的第一步,即教师应明确学生主体的特点,从学生的物理知识基础、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学习兴趣的角度出发,理解学生对物理小实验的需求,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教师的教学主导地位,针对小实验的应用过程进行合理设计,准备各种实验器材,确定实验方法;分析小实验的教育价值,将实验内容与物理教学相结合,把握教学定位,提升教学实践效果。

(二)制定教学目标,突出全面引导

一些教师虽然重视物理课堂上小实验的应用,但是在运用过程中比较随意,缺乏目标的引导,使一些学生陷入了“看热闹”的学习误区,无法根据小实验进行深入探究。对此,初中物理教师应结合课程改革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小实验,例如在“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的实验设计中,教师明确实验目的,即明确“准确值”“估计值”“记录单位”的基本概念,体会自主实验操作的过程,发展自主探究能力,调动学生对物理的探究兴趣,发展创新思维。基于目标,要求学生在简易实验材料下完成自主探究。

(三)完善教学过程,推动实验实施

物理小实验虽然简单易行,但是教师依然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明确教学流程,引导学生参与实验的实施过程,提升实验的参与与思考。例如在学习“变阻器”的相关知识时,为了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和连接方法,教师在课堂上设计了“利用铅笔芯制作滑动变阻器控制小灯泡亮度”的小实验,在实验中教师要求学生走上讲台亲自实验,其他学生根据滑动铅笔的动作观察灯泡亮度的变化,进而对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和连接方法以及影响形成了更加直观的体验,保证了教学实施效果。

(四)引导教学反思,启发学生思考

所谓“学而不思则罔”,在初中物理小实验的应用中,教师应结合实验过程引导学生的反思,促使学生在反思中不断完善实验过程。例如在“自制温度计”的实验设计中,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演示设计成果,并通过学生之间的对比,分析自己所设计的温度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学生分析、讨论、交流,并反思温度计的设计过程,深入思考影响温度计液柱的主要因素,并对设计过程做出调整。

(五)注重教学评价,体现动态发展

物理小实验的应用需要强调学生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评价中应结合学生的实验参与,发现彼此之间的差异,并观察学生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从而改进教学策略,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更开放的空间。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应利用评价进行反馈,并形成教学激励,促使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与总结。

三、结语

总之,初中物理课程设计中包含许多生动有趣的小实验,相较于内容丰富、过程复杂的大实验,这些小实验具有简单易操作、有趣实用、贴近生活等特点,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小实验教学应用初中物理
利用微型实验给农村初中物理教学带来快乐
让科技实践引领学生快乐成长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及应用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