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形势下关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几点思考

2020-10-30 09:20郭峰林
天津教育·上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郭峰林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传统的语文课堂中,阅读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教授给学生答题技巧,而非提高学生的语感和文字筛选能力。新形势下要求教师培养学生在阅读时的自主思考能力,而不是依赖教师讲解的答题技巧进行语文学习,需要教师加强阅读教学。传统阅读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学生阅读的时间较少,且对教师的依赖程度较高。因此,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教师不仅需要创新教学策略,还需要认识到以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阅读教学中的问题。

一、开展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有较大难度,语感不仅是理解文章中文字的意义,更要理解文字的用法,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写作能力。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感最为直接和效率最高的方法,学生阅读大量的文章是阅读教学的基础,教师也需要通过教学对文章的内容进一步深化。中学的语文离不开写作,由于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较少,大部分时间在校内学习,通常会感到写作有较大难度,缺少写作的素材。而阅读教学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在阅读文章时,通过作者的描述间接体验生活,通过作者的感受能够加深自己对生活的感悟。阅读教学还能够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审美能力和思考能力。现在网络和书本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文字内容,一些文字内容对学生尚未形成的三观有较严重的负面影响。

学校教育不仅要教授给学生知识,更应该培养他们的道德观。教师通过阅讀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对文字的审美能力,而优秀的文章内容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念。在中学阶段教师教授的知识有限,学生更应该依靠自己的思考来获取更多的知识,学生在阅读时通过自己的思考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探究,解决自己在阅读文章时所遇到的问题,通过阅读不断培养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阅读教学中的现状

在传统语文教育中,语文考试主要以文章阅读的题目为主,而题目的类型较为固定。教师在课堂上对固定类型题目的做题方法进行讲解,学生对做题技巧进行记忆,就完成了语文学习。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无法认识到阅读文章的重要性,较少进行阅读。语文教学的顺序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通常教师先对内容进行讲解和梳理,而后让学生阅读文章。这样虽有利于提高学生做题的正确率,但会固定学生的阅读思维,使他们缺少自主思考,在阅读时对教师的依赖程度较高。

阅读教学需要学生阅读大量的素材,长期进行阅读,培养良好的习惯。而语文课堂时间有限,大多数教师会利用课堂时间进行题目的讲解,留给学生进行阅读的时间较少,学生对文章进行粗略的阅读就开始做题,练习大量的题目也无法很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学生的阅读一般在课余时间进行,缺少教师的引导,学生较难选择出质量较高的文章,会使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大量的阅读,却依然无法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的综合能力,阅读的效率和质量都较低。

三、新形势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新形势下,新课改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提高,语文题目的类型不再固定,以开放性阅读题目为主,学生不能仅依靠做题技巧。因此更需要采取措施开展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和效率,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一)改变教学顺序,加强互动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先进行讲解,学生再对文章进行阅读,这样的顺序不利于阅读教学,教师讲解的内容是学生对文章的第一印象,会限制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不能在阅读时加入自己的思考。因此应先让学生阅读文章,再进行教学,这样不仅能够使他们在阅读时感受到新鲜感,还能够使他们通过自己的阅读对文章形成初次印象,阅读思维不再受到限制,更有利于他们在阅读时进行思考。学生先对文章进行阅读,然后提出自己在阅读时遇到的问题,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解决问题。这个过程能够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充分的了解,通过与同学的讨论,能够使他们对文章的记忆更为深刻,并且能够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可在每周设置固定时间开展读书会,让学生根据本周所学内容查找阅读素材。在读书会上朗读阅读素材,并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阅读素材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语文内容的理解,并且读书分享能够提升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开展读书会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分享内容进行选择,尽量选择较为有趣且有一定故事情节的素材。这样的素材能够对学生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并且能够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二)借助辅助工具进行阅读教学

学生对生活的体会较少,在阅读时无法对所有内容进行很好的理解,一些内容可以通过教师的描述和引导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但部分内容的教学需要借助辅助工具。例如,古代诗歌的阅读教学,部分古代诗歌中所用的词语较为晦涩难懂,所描绘的内容发生在较为久远的年代,学生理解起来有较大难度。古诗朗读语气不同,所表达的感情也不同,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播放古诗朗读音频,学生通过朗读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对于古诗中学生较难理解的内容和画面,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有关视频加强学生的理解,借助视频音频等辅助工具进行阅读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教学不应只在语文课堂中进行,更需要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课外进行阅读。课堂中的阅读会限制学生的阅读时间,且阅读内容的选择有限。学生在课外进行阅读,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且质量较高的内容,阅读时间更多可进行反复阅读,加深自己的思考和对文章内容的感悟。但不良的阅读习惯不利于阅读教学,不合适的阅读内容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阅读素材进行筛选。例如,教师可在班级内开展读书分享的活动,将学生进行分组,给每组同学设定一个主题,让他们查找感兴趣的相关内容进行阅读。阅读结束之后根据所设定的主题进行小组间的讨论,分享各自的阅读内容和阅读感受。教师对阅读主题进行设定,有利于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筛选,分享感受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四、结语

阅读教学非常重要,但提高其教学效果有较大难度,因此需要教师创新教学策略,和学生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