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众创空间的建设策略

2020-11-02 02:34邱莉霞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众创产教互联网+

■邱莉霞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创新产教融合的高校众创空间是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的发展方向,立足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1]。创新创业已成为区域经济提质增效的助推器,高职院校有责任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效人才支撑。因此,在高职院校广泛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和实践迫在眉睫。双创教育的目标和高职教育的目标高度吻合,高职教育以促进就业为核心,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放在首位[2]。麦可斯调查数据显示,2017—2019年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逐年攀升。此外,高职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比例明显高于本科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比例。与本科教育不同的是,高职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将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放在创新创业教育首位,使越来越多大学生自愿投身到自主创业的洪流中去。

一、高职院校众创空间主要运营模式

高职院校众创空间是创新创业思维的最佳交流场所,是优秀创业团队的孵化加速器。高职院校的众创空间将产学研融为一体,最大程度地发挥平台的转化功能。

高职院校众创空间本身具有公益性的特点。低门槛、零成本的创新创业服务似乎契合了各个阶段的大学生创客群体,让他们都可以在校内众创空间找到属于自己的资源和服务。高效运营的众创空间建设一般遵循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因而有些校内众创空间也会适时引入社会资本共同投资建设或参与管理运营,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和资本的积极性。参与企业在保障高职院校众创空间平稳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可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引入和对接有针对性的投资来获取利益。目前常见且具代表性的高职院校众创空间运营模式主要有:(1)学校主体、企业运营模式。这种模式是指学校聘请相关企业来负责日常运营,采取市场化运作、绩效化考评,重大事项决策还由学校来定[3];(2)企业主体、企业运营模式。这种模式是指学校采用招投标的方式,与优秀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来负责管理运营,权责明晰、互利共赢;(3)学校主体、学生运营模式。这种模式是指学校让学生创业企业来管理众创空间,以传帮带的培育方式孵化创新创业项目;(4)学校主体、学校运营模式。这种模式是指学校自己设计和建设众创空间,由校内行政部门负责日常管理和运营,既履行管理者职责又承担服务者角色,落实双创教育改革任务。这四种模式各有其优缺点,以学校为主体运营的众创空间,能够共享资源并提供教学理论支撑,且几乎无前期费用投入,但由于未能切实引入市场机制,使得项目孵化的成功率受限,运营管理效率降低。以企业为主体的运营模式,尽管可以有效解决和释放众创空间的活力,但这种模式也大大增加了学生创业团队的成本,在项目和教学的转化方面也显动力不足。通过综合分析,我们提出了产教融合众创空间的建设和发展的构想,为实现高职院校众创空间的健康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二、产教融合众创空间建设发展的可行性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指引下,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提高产教融合在高校众创空间的运用,整合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为学生创业群体搭建起与产业、企业之间的桥梁,从教、练、训、赛多方面培养学生能力,切实提高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在产教融合的高校人才培养中,产业资源的力量是不容小觑的。高校众创空间不仅要满足“低成本、全要素、开放式、便利化”的特征,更要在三个方面凸显价值。首先是定位垂直细分产业领域。产教融合的高校众创空间通过对接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将最新最全最尖端的产业信息第一时间送达大学生创客手中,节约孵化成本,提高孵化质量。其次,集合全产业链创业资源。产教融合的高校众创空间由高校、行业企业、第三方运营公司等主体构成。高校在场地、科研成果等方面具有优势,企业具有生产、技术、市场三大优势,第三方运营企业本身具有较成熟的运营管理模式、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源,为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最优解决方案[4]。最后,要优化创业服务质量。全产业链的创业资源为创业者提供了专业化创业服务,而企业、高校、第三方的人力资源优势又为专业化服务提供了人力保障。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职众创空间的构建思路

“互联网+”的多场景应用创新了业界模式,为创客经济提供互联网思维和平台。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大大缩短了创业者与用户之间的距离,高职院校众创空间以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等众创文化为核心载体,通过众建、众享、众筹、众包、众创的建设模式,集合工作、社交等功能,实现资源共享,将众创空间内的各个实体打造成具有众创文化的创新和创业型团队或企业,主动引入创投资本来服务创业团队,对市场反馈较好的产品或服务模式进行迭代再优化,促进高职院校众创空间的服务升级和模式升级[5]。由此建设起来的众创空间能够为小型创新团队、学生创业个人提供开放式的综合服务平台。如图1所示。

图1 “互联网+”环境下的高职院校众创空间运行图

(一)强化政策引领

一套多维度、全方位的政策体系能很好地解决高校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的问题和难题。在众创空间的发展过程中,管理者要多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对有建设性和针对性的提案坚决予以采纳。政策制订要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尤其要设计一套契合高职院校特色的政策体系,尽可能多地鼓励师生参与到创业实践中来,充分发挥政策的激励作用。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对网络资源进行合理利用,通过多种宣传途径提高师生在众创空间建设中的参与度,进而提升对众创空间的有效利用率。

表1 众创空间知识漏斗解析

(二)优化“互联网+”创新创业平台

现有大多数众创空间还是依靠高校内部专业资源和外部专家资源来对学生进行创业指导,校企间的融合还不充分,优化平台建设能极大改善大学生的创业现状。高职院校必须认清互联网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对“互联网+”创新创业平台进行全方位优化。关注学生创业动态,实施精准服务,让更多深层次的创业活动惠及每一位学生。强化校企间和行业间的产学研合作,为高校众创空间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利用相关的互联网平台,让学生在真实的创业环境下进行实习和学习,解决创业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三)建设多元化的众创空间

选择不同的方式建设高校众创空间,丰富创客教育的方式和内容。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实现创新和发展,最大程度提高众创空间建设的效率。当前较优秀的高校众创空间发展实践的成功案例大多集中在本科院校,高职院校还在努力寻求符合自身特色的建设发展模式和提质增效方案。

四、基于知识漏斗模型的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众创空间建设策略

著名战略管理专家罗杰·马丁教授认为,人们认识新事物或创造新知识的过程需要经历发现探索、得到启发和程式形成三个阶段[6]。知识漏斗模型为探究商业模式创新路径背后的逻辑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工具与分析视角。众创空间的建设思路也可以借鉴商业模式创新逻辑来进行。开辟新知识漏斗就是要在当前领域中重新寻找问题,通过找到应对问题的路径,提出解决方法并程式化。将公司化日常运营管理模式引入众创空间,以现代企业制度来进行管理考核。将团队入驻、创业培训、创业服务等纳入企业化管理和市场化运营。只有持续不断的创新和合理规范的管理才能给类似商业管理的众创空间带来长期的竞争优势。知识漏斗模型为破解高职院校在建设众创空间中的难题提供借鉴和理论依据(如表1所示)。

(一)基于“互联网+”业态培育双创项目团队

优秀的创业项目和高效的创业团队是创业成功的关键。高职院校众创空间应多运用“互联网+”模式,允许根据项目实际跨专业组建学生创业团队,形成活力充分的创业团队。首先,应大力推进双创教育优质资源建设信息化共享,推出具有高职特色、适合高职学生学习的在线课程,让学生有机会通过业余时间学习创新创业相关知识,了解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现代农业、在线教育、生活服务等知识。利用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优势,将实验室的新技术转化为可落地的创业项目。其次,建设校园创意创新平台,让学生能随时在线分享成果,展示学生的发明创造,对有望落地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最后,针对电子商务创业门槛低、起步快、风险小的特点,可引导首次创业的学生在电商平台进行试水,降低创业失败的风险。

(二)构建跨界融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

培育校园创客文化,营造具有高职特色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大学生创新工作室、校内外双创实训基地、校内科研机构、高层次人才工作室等的创新资源是高职院校双创教育与实践的重要载体。依托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大学生双创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众创空间可开展多种形式的新技术培训及大学生自主创业项目的前期培育。同时,由政府建立的各级众创空间、各类科技孵化器、科技创业园都能为高职院校众创空间提供大力支持。高职院校众创空间需将本校专业特色优势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拓宽创新思维,提升创新成果的转化率,使大学生创客的项目能在众创空间进行预孵化,实现自我价值。众创空间定期举办的各类活动应打破院系和专业的限制,不同专业的学生可在一起利用专业知识组成创意团队,参与并体验全部创业过程。此外,各二级学院也应积极探索开设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以多种形式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定期举办双创训练营,将双创大赛要求与课程教学相衔接,激发创业意识。聘请校内外导师开设创业门诊,解决大学生创客的实际问题。

(三)完善市场化的众创空间服务内容

高职院校众创空间是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创业的实践载体。其目标要求是要建立服务体系和工作机制,尽可能为创业者提供精准的创业指导服务,把高职院校的特色专业课程、创业讲座、融资帮扶、法律援助等各种资源聚集、融合、共享,从而提高成果转化效能。产教融合高校“众创空间”应针对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努力构建集多方效应的支持系统,针对性地解决好创客大学生们诸如筛选创意金点子、公司组织架构、小规模产品试产、营销推广、公司注册、公司治理方面的常见问题。产教融合高校众创空间服务内容还包括对“众创空间”本身的完善与提升,结合“智慧型校园”的建设契机,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提供快捷、规范的创业管理和咨询服务。

(四)提升众创空间的国际化视野

提升众创空间的国际化视野就是要给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创客们打造一个开放、自由、多元化的高校国际化创新创业平台。引入创业服务领域的品牌资源和专业服务能力,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投资论坛,为不同需求的学生找到不同的发展方向。借助国际知名网络平台扩大经营范围,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重视培养学生适应全球化的知识经济,在众创空间培训课堂同步引入TED公开课和斯坦福大学的经典创业课程,学习创业所必须的产品设计思维、第一性原理、精益创业等课程,使大学生创客迅速成长为具备创新创业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国际化人才,从而打响具有国际化特色的创新创业品牌,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众创空间作为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载体,有效缓解了毕业生就业问题,极大提升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例。更重要的是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和创新驱动引领的当下,为社会培养和储备了更多人才。但要真正运营好适合高职院校的众创空间,还要将资金筹措、项目来源、团队组建、管理运营等方面的问题考虑周详。只有将当前“互联网+”环境结合产教融合理念,才能充分发挥机制效能,将高职院校的众创空间纳入到全社会的创新创业体系中,不断焕发高职院校众创空间的新活力。

猜你喜欢
众创产教互联网+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联合办公:众创时代的共享与协同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众创空间向“专业化”升级
西安市级众创空间可资助30万元
成都值得推荐的20家大型孵化器与众创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