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教学策略

2020-11-02 02:26王弯弯王光辉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37期
关键词:列式兰花杏花

王弯弯 王光辉

在小学六年级数学的教学中,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教学是重点和难点。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涉及的知识较多,学生容易出现混淆。我们要重视对学生潜能、兴趣的培养,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运用合理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一、找准单位“1”,重视基础题练习。

在分数、百分数的应用题中,找准单位“1”是关键。教师要精心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从最简单、最基础的题型练习,使学生明白“是”“比”“占”“相当于”是找准单位“1”的重点词。启发学生总结出一般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即:“单位‘1已知用乘算,单位‘1未知用除算”的规律。

如:五年级全班有50人,其中女生是全班人数的40%,请问女生有多少人?此题中“是”后面的“全班人数”是单位“1”,已知“全班人数是50人”,列出50×40%的正确算式。

二、找出各类型题,重视归类整理。

有些學生对所学的各类题型分辨不清,为了加深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和发现,归纳整理出题型,使理解程序化,从而提高学生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能力。

例如:①2000kg花生仁能榨出花生油760kg,这些花生的出油率是多少?

②养鸡场用2400个鸡蛋孵小鸡,有5%没有孵出来,孵出来的小鸡有多少只?

③某农场今年水果产量是12吨,比去年增产20%,去年水果产量是多少吨?

④养鸡场四月初鸡蛋价格比三月初上涨了10%,五月初又比四月初回落了15%,五月初鸡蛋价格比三月初涨了还是跌了?涨跌幅度是多少?

对以上各题,不急着要求学生列式解答,而是让学生认真审题,明确数量关系,分清各题的类型,然后指导列式计算,归纳出四种题型。通过对比,克服了认识模糊的思维方式,进一步加深理解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特征。

三、找出多种解法,提出不同问题,重视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的练习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变通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解题能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一题多解的练习。例如: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300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相遇时,甲行了全程的45%,乙行了多少千米?按照一般的解题思路,学生们可以先算出甲行的路程,列式:300×45%,再用全程减去甲行的路程,列式:300-300×45%。也可以把全程距离看作标准“1”,先找出乙行了全程的百分之几?再求出乙行驶的路程,列式:300×(1-45%)。在此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发表意见,讲清楚每个算式的理由,教师针对学生的解答加以引导、归纳,并一一板书出来,让学生都能掌握运用多种方法解答应用题的灵活性,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

2、一题多变的练习。例如:花市里有600盆兰花,杏花的盆数是兰花的20%,杏花有多少盆?原题列式:600×20%。在理解原题的基础上,不改变原来的问题,只改变条件。把20%这个条件可以改变为:①兰花的盆数是杏花的20%,列式:600÷20%。②杏花的盆数比兰花的盆数多20%,列式:600×(1+20%)。③兰花的盆数比杏花的盆数多20%,列式:600÷(1+20%)......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很快得到了新的题型,从中体会到问题的多样性,在经历与体验中构建模型。学生掌握的不只是解题的技巧,还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总之,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教法,根据题型特点,引导学生找出解决应用题的方法。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列式兰花杏花
杏子哪去了
种兰花
北陂杏花
兰花开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每筐多装多少
我爱你兰花
让课堂焕发创造活力
二年级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自测题
兰花螳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