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特点入文来,写活人物神韵出

2020-11-02 02:36孙秀云
快乐作文(7.8年级) 2020年9期
关键词:个性特征阿长细节

孙秀云

【写作引航】

李渔《闲情偶寄》中曰:“说何人,肖何人,议某事,切某事。”说,描述。肖,相似。切,切合。这句话意思是说:描写什么人,似什么人;描述什么事,切合什么事。而按照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大家想学会如何写人,要了解以下要求:

1.学会抓住特征刻画人物,了解细致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

2.养成善于观察、善于积累的习惯并能将信息准确、形象地表达出来。

【知识助航】

师:最近东北男孩儿钟美美,被称为“逆天模仿老师小戏骨”,同学们了解吗?

生:知道知道,那个穿着妈妈灰色皮草坎肩的小男孩儿,模仿数学老师、班主任老师教育学生的孩子。

师:看来大家都关注了这个小网红,为什么大家都关注他呢?他只是一个十多岁的小男孩儿而已呀。

生:老师,他学老师的样子学得太像了。

师:是啊。钟美美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一句话,都那么像我们某些老师的行为。那么,大家知道,为什么他学得如此之像吗?

生:这个没想过。大概是钟美美经常看到这些类似的事情或人物吧?

师:作家曹文轩说过:“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眼睛,基本上都做一个动作,扫视;还有一个动作,凝视。这个世界非常奇怪,如果你不凝视它,你将走不进这个世界。你必须凝视它,耐心地,目不转睛地凝视,才能有所发现,奇迹就会发生……很多同学作文写不好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你只完成了第一个动作,没有完成或者干脆没有想到完成第二个动作,所以世界在你的眼里就没有什么新奇之处了。”这说明我们写人的一个重要规律:学会凝视观察法。

【思路领航】

要写好一个人物,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细心观察,抓住特点

观察重要的是留心、用心、细心,三心俱全。从观察中发现人物之外形、人物之神态、人物之言行,同时,引导学生通过揣摩、联想、思考,最重要的是观察出人物与眾不同的特点,如眼睛的大小、鼻梁的高低等,与他人截然不同的地方。不论走到哪里,都要留心观察、凝视,总之要学会细心观察,抓住人物的特点,从而在文章中凸显人物鲜活的个性。下面苏轼兄妹的观察就极其到位。

苏东坡曾调侃他妹妹, 苏小妹长得不胖不瘦,薄薄的丹唇,圆圆的脸蛋,乌溜溜的大眼睛,再配上高高的额头,突出的双颚,一看就是一副慧黠的样子。她从小就爱与哥哥比才斗口,一派天真,尤其是大哥苏轼满腮胡须,肚突身肥,穿着宽袍大袖的衣服,不修边幅,不拘小节,更是她斗口的对象,于是他们整天在家口战不休。

一天,苏东坡拿妹妹的长相开玩笑,形容妹妹的凸额凹眼:

未出堂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应该是取笑对方额头突出,面貌难看)

苏小妹嘻嘻一笑,当即反唇相讥:

去年一滴相思泪,今年方流到腮边。(夸张地取笑对方颧骨很高,眼泪流了很久都流不到腮边)

二、事例典型,表现特点

笔下的“人”从来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处在一件件事情中。要学会把人物放在事件当中来写,还要注意对各种素材进行加工、提炼,而且要选择最有代表性、最能够表现人物个性特征的典型事例来详细记述,摒弃或一笔带过不能表现人物特征的事件,要把人写得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做到详略得当,如此更能凸显人物的个性。

如《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记叙了作者少年时一次看五猖会时发生的波折,写“我”对五猖会的精彩内容心驰神往,正要出发,父亲就命令“我”背出“一字也不懂的”《鉴略》的内容,“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这犹如一盆冷水泼在了“我”的心里。在父亲看来读书——科举——做官才是人生唯一正确的道路,强制孩子读死书、死读书,这表现了家长与儿童在心理上的隔膜,控诉和批判了封建家长和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摧残。

鲁迅选择父亲在“我”去看会之前要求“我”背书这一典型事件进行刻画(生活中可能还有很多父亲让他背书的严厉事件),更能表现父亲严重的封建家长制个性。

三、具体描写,突出特点

要学会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并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化对比,筛选出最能表现人物个性特点的细节进行重点刻画,使人物形象立体鲜活。具体来说,外貌描写要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做到写谁像谁;语言描写要把握人物的语言风格,避免众口同腔;动作描写要推敲人物的个性特征,遴选恰切的动词;心理描写要透过表层现象,再现人物内心。但对细节描写也不能忽视,有时人物性格特点往往在一些细节中表现来。例如《朝花夕拾》中人物片段:

1.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藐视。这个人是范爱农。

2.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这个人是藤野先生。

3.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这个人是寿镜吾。

鲁迅先生笔下的这几个人物,或白描或细描,或虚或实,但总能抓住人物的外貌个性特征,极精简地写出身材、头发、眼睛、眼镜等独特特征,写出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例如《阿长与山海经》中描写阿长的片段:

1.她生得黄胖而矮,“长”也不是形容词。……常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2.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鲁迅笔下的小人物“长妈妈”,在《朝花夕拾》中几次出现,片段中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生动形象地刻画出“长妈妈”的性格特点。如第二个手指的摇动、点鼻尖这些动作写出阿长的粗俗个性。茅盾说,要善于描写典型动作,不但用大事来表现人物性格,而且不放松任何细节。而语言细节“有画儿的三哼经”凸显阿长不识字却关爱作者的个性。言为心声,恰当的语言细节描写更能见微知著,增强可信度和感染力。

【佳作展示】

那位快递员

刘奕欢

零零零……妈妈的手机在客厅忽然响了起来。

“哦,好的,谢谢,一会儿下去。”

几天前,我在网上购买了一本新书,想以此来消磨休闲时光。快递员打来电话——快递到了,于是我连忙穿衣服换鞋,戴上口罩去小区门口寻找快递员。这时一辆绿色的三轮车映入我的眼帘,旁边站着一个穿着整整齐齐的人。

我走上前去。“您好,请问您是××吗?”快递员十分客气地问道。

“是的。”我回应道,我忽然发现他的穿着很有特点,他的手上戴着一次性手套,外套整洁干净,牛仔裤已经洗得发白,从膝盖处不难看出,已磨得很久了,我想这应该是他平时干活儿留下的痕迹吧!白色鞋子也干干净净的。

那位快递员似乎察觉到我正在打量他,说:“特殊时期,这样最起码能减少与病毒接触的机会,也能让顾客放心,是不是?”

“是啊,有您这样讲卫生的快递员,我们特别放心!”我笑着回答。

说完他转身找出快件,快递车也是一尘不染。车窗和反光镜也擦得光洁如新。车窗前,放着一块抹布,用塑料袋严严实实地包着。旁边还放着消毒液和消毒纸巾。

“你的车也好干净啊!”我不禁惊叹道。

“是吧。”他露出了得意的笑容,虽然戴着口罩,但我能感觉得到。“这是一个优秀的快递员应该做的事情,尤其是在这种特殊时期。”他说完便把快件递给了我。

随后他上车调转车头离开了,我看到后车窗内,各种快件用一层一层的塑料隔开。我不禁对快递小哥产生了一种敬佩之情。

疫情期间,许许多多平凡的人都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付出着,他们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在抗击疫情的大部队中展现出了令人敬佩的英姿!

回到家,刚才的画面还历历在目,我默默地伫立窗前,风静静地从我耳边吹过。一种莫名的感动从心底涌出,我要由衷地对快递小哥及那些在自己岗位上默默付出的人说声谢谢!

名师微点评:

小作者观察仔细,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将快递员的衣服、一次性手套、鞋子、快递车等细节展现出来,体现了快递员干净整洁、尽职尽责、坚守岗位的个性特征,让人物鲜活起来。

【妙笔生花】

从班上选择你最熟悉的一位同学,写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写完后讓同学们猜一猜他(她)是谁。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猜你喜欢
个性特征阿长细节
浅谈班主任与学生的谈话技巧
阿长最看重的是“福”
阿长与沙县小吃
阿长买《山海经》
阿长买《山海经》
关注48个生活细节
关于对幼儿园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的研究
苏轼散文的个性特征
细节取胜
《斗牛士之歌》的曲式结构与演唱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