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融合与创新研究

2020-11-02 03:07包宏宇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35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融合创新教学策略

包宏宇

摘要:时代的发展推动了信息技术的革新和进步,各种现代化工具应运而生并不断冲击着社会各个行业,也渗透到了基础教育环境当中并为教学与学习带来了新的选择。文章立足于该背景,探究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创新发展,结合当前教学存在的不足以及信息技术的融合优势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更新教师观念、趣味引入新知、微课突破难点等策略,以供同仁参考之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数学课堂;融合创新;教学策略;

数学一直以来都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结构当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具有极高的实践应用价值且难度较高,在对发展学生的智力和思维大有帮助的同时,也对逻辑思维和学习能力有着极高要求。这也就意味着,教师在重视开展数学教育工作的同时,从其学习难度层层递增的学科特征出发,还要不断寻找能够优化教学的创新型教育方法,高中数学教学融合信息技术的教学理念由此提出。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学生被动学习

尽管新课改已经提出了“基础教育应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仍旧有一部分教师未完全走出“以自身为主导”的刻板思维模式,依旧在课堂上运用“强制性”以及“灌输性”的手段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对知识的被动接受远多于主动思考,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更多地是停留在记忆层面,不仅无法更好地将其内化到自身知识体系当中,思维发展、思考能力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甚至会形成“被动接受知识”的消极学习习惯。久而久之,面对略显枯燥且难度较大的高中数学知识,他们自然无法提起学习兴趣,整体教学也就会向着越来越消极的方向发展。

(二)教學手段单一

其次,就是教师的教学手段过于单一的问题。一些教师虽然想要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改变当前课堂教育形式过于的单一的问题,但碍于不合理的创新有可能会对整体教育效率与质量的提高带来严重负面影响,他们会在某些时候做出“拒绝创新”的选择。长久下来,学生与知识之间的接触越来越没有新意,他们无法对学习产生新鲜感和更强烈的好奇,师生之间在探究知识之间的配合和默契度也就会相对减弱,整体教学效率也就会随之降低。

二、运用信息技术创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分析

(一)加强基础教育设施建设

显而易见,将信息化教育手段融合在高中阶段数学学科的教育工作当中,需要有足够的现代化、信息化教育工具、设施,只有这样,师生才有机会在新的环境中借助新的手段学习新的知识。这也就意味着,高中学校首先应做出改变,加大在信息化基础教育设施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在建设信息化课堂、现代化课堂上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如此,各个教室内都有完备的信息化教学系统,师生的创新学习有所依托,上述“优势”得以发挥作用,整体教育效率与质量才有更多机会得到提高。

(二)及时更新教师教育观念

其次,如同问题分析中所提及的:“教师教学手段过于的单一的现实情况影响了高中生在数学领域的高质量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然而从根本上来说,教师之所以会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暴露出“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与自身教育观念过于刻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也就意味着,想要从创新的角度出发、运用信息技术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结构与质量,教师必须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积极提升创新教育意识、完善信息化教育理念,在重视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给予创新高效信息化教学模式更多的关注[3]。尤其是,教师应积极学习各种信息化教学软件、工具的使用方法,不断丰富相关知识、提升自身在该方面的教育能力。如此,教师信息化教育水平得以提升,以完备的基础设施为支持,课堂融合教学的落实得到根本保障,其效率与质量的协同提高自然是指日可待。

(三)借助趣味元素引入新知

在基础教育准备工作完成后,教师就需要考虑具体的信息化教学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的就是信息技术与“新知引入”这一课前准备阶段的融合运用。课前准备的3-5分钟,可以说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帮助他们进入知识探究状态的黄金时期,一旦学生在这一环节对知识产生了好奇并形成了一定了解,后续更深入的教学活动自然可以轻松推进并获得理想的效果。因此,将信息技术能够提高教学趣味性的优势利用起来,教师可以借助网络中与新知相关的趣味元素设计“新知引入”环节。具体如下:

在教学有关“指数函数”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先上网搜索运用结合指数函数关系式绘制而成的趣味图像,进而将其借助多媒体工具在课堂上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如此,通过观察图像,学生就会对“这样有趣的图像是怎样绘制出来的”产生好奇。此时,若教师告知他们——这是指数函数的图像、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学生受好奇心和趣味元素的双重影响,就会产生更强烈的学习欲望、更积极地参与后续学习。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是极为重要的一门课程,且具有较大难度。教师立足于新的教育环境,应积极转变自身刻板的教学理念,主动创新、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创造更多新的、高效率的教学手段,不断运用信息技术降低教学与学生理解知识的难度,帮助高中生们更好地学习并把握数学知识、提高知识运用能力,为他们在数学领域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也为国家数学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董万军.信息技术资源支持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探讨[J].华夏教师,2018,35:78-79.

[2] 范建凤、王敏.信息化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17:112-113+123.

[3] 尹碧兰.浅谈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融合应用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9,2002:229-230.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课堂融合创新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试论融合创新思想对新时期图书策划和营销的指导作用
小学“优课”教学模式的多元分析
东西方人本管理思想的比较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浅议如何让高中数学课堂活跃起来
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