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锌制剂治疗及预防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效果比较

2020-11-03 14:04邓菲妮
药品评价 2020年14期
关键词:制剂组间抗生素

邓菲妮

娄底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湖南 娄底 417000

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是指小儿使用抗生素治疗后继发的腹泻疾病,属于一种常见药物不良反应[1]。儿童是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高发人群[2]。近几年来,抗生素滥用现象日益突出,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这与儿童群体“胃肠道防御机制差”“免疫能力低”等特征相关。目前,临床上对于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主要采取综合药物治疗、基础治疗、使用微生态制剂等,同时还需辅助锌制剂治疗,以达到补锌效果,但究竟选用何种锌制剂,医学界众说纷纭[3,4]。为此,笔者特开展本次前瞻性分组对照试验,在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治疗中分别使用葡萄糖酸锌和锌硒制剂,并从两组患儿总体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腹泻发生率差异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诊治的150 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19 年1 月—2020 年2 月,采用摸球法分成对照组(75 例)和观察组(75 例)。对照组:男40 例,女35 例;年龄7~30 个月,平均(18.36±3.47)个月;腹泻次数3~7 次/d,平均(5.25±0.12)次/d;腹泻程度:轻度(不成形大便不多于每天3 次,相关临床症状轻微)28 例、中度(不成形大便达到每天4 次,少于6 次,可伴有全身症状)31 例、重度(不成形大便多于每天6 次,和/或体温38.5 ℃、里急后重、血便、或便中检出脓细胞)16 例。观察组:男41 例,女34 例;年龄8~30 个月,平均(18.77±3.31)个月;腹泻次数3~7次/d,平均(5.51±0.15)次/d;腹泻程度:轻度31 例、中度30 例、重度14 例。两组数据资料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1)患儿初次就诊时,大便外观和常规检查均正常,应用抗生素治疗72 h 后出现腹泻症状,大便次数增加,每日3 次以上,大便性状改变,且大便镜检提示存在少量白细胞,无特异致病菌生长,符合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诊断标准[5];(2)患儿未使用其他治疗腹泻的药物;(3)监护人同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重度腹泻、剧烈腹胀和呕吐者;(2)因其他原因出现腹泻者;(3)入组前均未实施胃肠道治疗,诸如微生态制剂、保护胃黏膜等影响腹泻疗效的药物。

1.4 治疗方法

两组均在原发病治疗基础上,口服胃黏膜保护药、微生态制剂、低渗补液盐,同时调整饮食。因患儿病情、年龄、病程等不同,所用药品、给药剂量等也有差异。口服补液盐选用口服补液盐III(西安安健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205,规格:5.125 g),5.125 g/次,用250 mL 温开水溶解送服。轻度脱水者,补充累计损失量50 mL/L,中度脱水者,补充50~100 mL/L,4~6 h 服用完毕。同时进行补锌治疗,6 个月以上患儿每日补充20 mg 元素锌。

对照组:口服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卫食健字(2002)第0538 号,规格:10 mL,20 mL/次,2 次/d。5 d 为一疗程。

观察组:口服锌硒宝片(山东欣希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QS370113011253,规格:0.2 g),0.6 g/次,1 次/d。5 d 为一疗程。

两组患儿均治疗2 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

1.5.1 临床疗效观察患儿大便性状、次数等恢复时间及相关症状变化,评价其治疗效果。评定标准:显效:治疗72 h 后,大便性状正常,1 次/d,相关症状消失;有效:治疗72 h 后,大便性状好转、次数减少,相关症状减轻,但均未达显效标准;无效:治疗72 h 后,大便次数、性状均无改善迹象,相关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2 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记录患儿发热、腹泻等症状缓解时间,计算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平均值。

1.5.3 随访结果随访3 个月,统计患儿的腹泻复发率。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75) 例(%)

2.2 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观察组平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为(3.21±0.65)d,短于对照组的(4.97±1.34)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34,P<0.001)。

2.3 两组腹泻复发率比较

停药后3 个月,观察组腹泻复发率为1.33%(1/75),低于对照组的10.67%(8/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55,P=0.039)。

3 讨论

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诱发因素较多,而广谱性抗生素导致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主要机制为:(1)抗生素导致肠道内菌群减少,致病菌过度繁殖;(2)抗生素可伤及肠黏膜,抑制细胞酶活性,诱发腹泻;(3)抗生素抑制厌氧菌活性,降低糖类代谢,减少多糖发酵,而未发酵的多糖滞留于肠道,出现渗透性腹泻[6]。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确诊后,应立即治疗,以免病情加重,危及小儿生命健康[5]。同时,因抗生素应用普遍,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高达39%,因而本病的治疗和预防工作均十分重要。

目前,锌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效果已经得到证明,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仍未明确,其作用机制可能如下:(1)锌可刺激免疫系统反应,从而强化毒素的抑制性作用,便于水电解质吸收;(2)锌可影响长离子运转情况;(3)补锌可提高肠道上皮细胞的酶活性;(4)锌可维持肠道细胞膜的稳定性,改善肠道免疫屏障功能[7,8]。目前常用的葡萄糖酸锌、锌硒2 种锌制剂,为最佳锌制剂选择,因此,本研究在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综合治疗基础上,笔者选择辅以锌制剂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总有效率均在90%以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较短,可见无论是葡萄糖酸锌,还是锌硒制剂,治疗该病的效果均良好,而锌硒制剂可更快消除患儿症状,更容易受家长认可。如何避免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再度发生,也是防治该病的关键。本研究结果显示,随访3 个月,观察组仅有1 例患儿再度出现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锌硒防治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效果更佳,具体原因目前尚无定论,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应用锌硒防治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可达到理想的效果,且起效快,预防该病3 个月再度发生的效果优于葡萄糖酸锌,可供临床借鉴。

猜你喜欢
制剂组间抗生素
抗生素联合,搭配使用有讲究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来氟米特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抗生素的故事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FAO/WHO农药固体制剂标准导则简介(一)
体育特长生训练方法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