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血管瘤病合并过渡型脑膜瘤1例

2020-11-03 10:15李晓玲龙联文刘泽平沈金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0年9期
关键词:梭形脑膜瘤脑膜

李晓玲,龙联文,陈 婷,刘泽平,沈金辉

患者男性,15岁,入院前21天无明显诱因突发牙关紧闭、口吐白沫伴四肢抽搐,呈强直状态,持续数分钟后转为痉挛,伴口唇紫绀,后无法回忆发作情况,外院头颅MRI示左额部结节:神经节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给予口服“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并建议其手术治疗。期间抽搐反复,症状同前。否认家族癫痫及神经纤维瘤病史,一般状况良好。外院MRI示左额部颅骨内板下见一结节状异常信号,大小20 mm×18 mm,病灶与皮质呈等信号,T1WI呈稍低信号,T2WI及FLAIR呈稍高信号(图1),病灶周围见不规则环形低信号,DWI呈稍高信号,边界清楚,增强扫描呈不均匀中度强化,呈高灌注,边缘低信号无强化,矢状位显示邻近脑膜增厚呈线状强化,病灶与邻近脑实质分界欠清。术中所见:左额叶肿瘤,大小3 cm×3 cm×2 cm,边界不清楚,质地较硬,血供一般,手术完整切除肿瘤。

①②③④⑤⑥

病理检查眼观:送检灰白色不整形组织一块,大小4 cm×2.5 cm×2 cm,切面灰白色,质软。镜检:低倍镜下可见软脑膜下细胞密度较高的蓝染区域,瘤细胞呈分叶状和束状排列,伴有漩涡状结构及砂粒体,可见两种细胞形态,呈典型的过渡型脑膜瘤特点(图2、3)。脑膜瘤下方皮质内血管显著增生(图4),血管大小较一致,分布均匀,无充血、出血征象。部分区域伴血管周围梭形细胞增生,梭形细胞胞质丰富、嗜酸性,核呈圆形~卵圆形,染色质较细腻(图5)。无明显细胞异型性及核分裂象,部分区域伴不同程度的玻璃样变及钙化,局灶查见淋巴样细胞聚集。血管间残留变性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增生。脑膜瘤区域与血管增生区域分界尚清,血管增生区域与脑实质边界不规则。免疫表型:脑膜瘤区域vimentin及EMA弥漫性阳性,血管及梭形细胞区域vimentin阳性(图6),EMA阴性,血管内皮细胞CD34阳性。增生的胶质细胞GFAP阳性。Ki-67增殖指数在脑膜瘤区域约为5%,在血管及梭形细胞区域则<1%。

病理诊断:脑膜血管瘤病(meningioangiomatosis, MA)合并过渡型脑膜瘤(WHO Ⅰ级)。

讨论MA是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罕见良性病变,而MA合并脑膜瘤(meningioangiomatosis-associated meningioma, MA-M)更为罕见。1915年Bassoe和Nuzum在对患有Ⅱ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2, NF-2)的15岁男童尸体解剖分析中首次描述该病变,1937年Worster-Drought等[1]把该病变命名为MA。MA可分为两种类型:(1)与NF-2相关,约占25%;(2)散发型,儿童及青少年多见,约占75%,临床表现为难治性癫痫伴或不伴头痛[2]。现有文献报道MA绝大部分为散发型。MA可合并脑膜瘤、动静脉畸形、脑膨出、少突胶质细胞瘤、血管周细胞瘤及眼眶糜烂,其中以合并脑膜瘤最多见[3]。

2015年Zhang等[4]分析了174例散发型MA(14例来自单位,160例来自文献报道),其中42例合并MA-M。单纯的MA好发于男性,MA-M更明显倾向发生于男性,提示MA-M发病可能与激素有关。MA-M患者平均年龄17岁,单纯的MA发病年龄稍长于MA-M,平均年龄20岁。MA好发部位是右侧大脑半球,最常见于额叶和颞叶,其他罕见部位包括第三脑室、大脑脚、胼胝体、三叉神经节、脑干、小脑等[3]。MA影像学无特异性表现,这也是术前影像诊断错误的原因。CT通常显示皮质软脑膜区高密度伴不同程度钙化。MRI病灶局限于大脑皮质,T1等或低信号;T2显示信号不均匀的皮质占位,周围有增强,可能与水肿及胶质增多有关;增强扫描可表现为无强化到明显强化。有文献报道MA重要的影像学特征是在MRI上表现为脑回状高信号[5],本例未查见。MA-M与单纯的MA影像学上无明显区别[4]。

典型的MA病理学特征表现为皮质浅层小血管异常增生并分支向深处延伸,血管周围梭形细胞增生,一般不累及白质。血管可不同程度的玻璃样变及钙化。梭形细胞可呈脑膜上皮的一些形态,如漩涡状或巢状。细胞核圆形至长梭形,染色质细腻,胞质嗜酸性。病变内的神经元发生退变可形成神经元纤维缠结,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梭形细胞主要表达vimentin,部分病例局部表达EMA,Ki-67增殖指数低。MA组织起源尚不明确。Perry等[6]的研究提示单纯MA为非肿瘤性,然而大多数MA-M中,MA成分是肿瘤性的,可能代表脑膜瘤扩散的血管周围扩张模式,而非潜在的错构瘤。Zhang等[4]对比单纯MA与MA-M的临床病理特征提出相同结论,因此MA-M需长期随访。

单纯的MA与MA-M完全切除后预后良好,术后一般不复发,多数癫痫症状得以控制。

猜你喜欢
梭形脑膜瘤脑膜
肾脏黏液样管状和梭形细胞癌1例报道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
人类独特的脑细胞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脑膜膨出及脑膜脑膨出的临床意义
食管梭形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脑膜癌病的磁共振成像征象分析
含裂纹的梭形薄壁圆柱壳结构应力强度因子分析研究
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评价
DCE-MRI在高、低级别脑胶质瘤及脑膜瘤中的鉴别诊断
脑膜异常强化的MRI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