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核油脂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2020-11-05 03:09葛宇飞朱冰瑶方晶晶徐丽珊
中国粮油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亚麻酸亚油酸龙眼

葛宇飞 朱冰瑶 方晶晶 徐丽珊,2

(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1,金华 321000)(浙江省特色经济植物生物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2,金华 321000)

龙眼(DimocarpuslonganLour.),无患子科龙眼属植物,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和我国的南方省区,是深受欢迎的亚热带水果之一[1]。中国是龙眼的主产区之一,产量和种植面积均居世界第一,拥有丰富的种质资源和栽培品种。龙眼含有丰富的多糖、多酚等天然活性物质,具有降脂、抗氧化、抗衰老、预防癌症等诸多功能[2]。龙眼核占龙眼鲜重的17%,因缺乏有效利用而造成龙眼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下降[3],龙眼核富含油脂,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目前,龙眼核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多酚的分离鉴定及其抗氧化活性[4,5],而对龙眼核油脂的相关研究鲜有报道。因此,本研究以龙眼核原料,提取龙眼核油脂,分析其油脂成分、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为龙眼核油脂的开发利用以及进一步提高龙眼资源的利用率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和试剂

龙眼采自福建龙田镇,经去除果皮、果肉后,洗净,烘干,粉碎过筛备用。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Folin酚;无水乙醇、石油醚、甲醇、醋酸等:均为分析纯;去离子水:实验室自制。

1.2 仪器与设备

Agilent G5975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岛津UV-2550紫外分光光度计,旋转蒸发仪。

1.3 方法

1.3.1 油脂的提取

称取1 000 g龙眼核粉末,以石油醚为提取溶剂,在料液比1∶20、超声辅助提取30 min,室温静置提取12 h,重复3次,合并石油醚,蒸发浓缩至恒重得龙眼核油脂。

含油率=(龙眼核质量-萃取后残渣质量)/龙眼核质量×100%

1.3.2 理化指标测定

碘值测定参照 GB/T 5532—2008[6];酸值测定参照 GB/T 5530—2005[7];过氧化值测定参照 GB/T 5538—2005[8];皂化值测定参照 GB/T 5534—2008[9];色泽、透明度测定参照 GB/T 5525—2008[10]。

1.3.3 脂肪酸组成分析

取龙眼核油脂50 mg溶解于适量的石油醚中,使其分散均匀,再转置于具塞试管中,水浴80 ℃蒸干,加入5%硫酸-甲醇溶液10 mL,振荡混匀,于80 ℃水浴甲酯化120 min,冷却至室温,加入10 mL正己烷,振荡混匀,静置,收集正己烷层,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钠,所得清液即可用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11]。

气相色谱条件:HP-5MS 毛细管柱(30 mm×250 m×0.25 mm)。升温程序:由40 ℃升至120 ℃保持3 min,然后以5 ℃/min升至 260 ℃,不分流进样。进样量0.2 μL,进样口温度 250 ℃,载气He,流速 1 mL/min。

质谱条件:EI离子源,电离电压70 eV,检测器FID 检测器,温度220 ℃,扫描范围m/z:40~600。

1.3.4 抗氧化活性测定

1.3.4.1 龙眼核油脂中多酚类物质的提取

取50 mL龙眼核油脂,按1∶2加入80%乙醇,混匀,50 ℃水浴30 min后,离心、收集上清液,沉淀重复提取3次,合并上清液,得到龙眼核油脂多酚溶液作为样品液[12]。

1.3.4.2 多酚含量测定

参照文献[13]采用Folin酚法测定。

参考Islam F等[14]方法,样品组:2 mL样品液与2 mL 0.15 mmoL/L的DPPH溶液;对照组:2 mL样品与2 mL乙醇;空白组:2 mL样品溶剂与2 mL 0.15 mmoL/L的DPPH溶液,均混匀反应30 min,于517 nm处分别测得吸光度值Ai、Ab、Ac,以VC作为阳性对照。根据公式计算清除率。

清除率= [1-(Ai-Ab)/Ac]×100%

1.3.4.4 ABTS+清除能力的测定

参考Ozgen M等[15]方法,样品组:100 μL样品液与4 mL ABTS+溶液;空白组:100 μL乙醇与4 mL ABTS+溶液,均混匀反应10 min,于734 nm处分别测得吸光度值Ai、Ac。以VC作为阳性对照。根据公式计算清除率。

清除率=(1-Ai/Ac)×100%

1.4 数据分析

各指标均平行测定3次,并采用SPSS进行数据统计,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IC50表示当清除率达到50%时对应的被测样品浓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龙眼核油脂的理化性质

龙眼核含油率为7.33%,龙眼核油脂的理化性质测定结果见表1。

表1 龙眼核油脂的理化指标

从表1可见,油脂常温下液态,颜色呈黄色,色泽透明澄清,与大豆油相似,符合大众对食用油的认知。参考 NY/T 751—2017《绿色食品食用植物油》中植物油脂[16],对比分析龙眼核油脂的理化性质。龙眼核过氧化值较低,说明油脂中过氧化物含量少,尚无氧化酸败,符合国家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碘价大于130 g/100 g,高于多数常见食用油,表明龙眼核油脂为干性油,不饱和度较高,具有良好食用油开发潜力;酸值高于多数食用油脂,表明游离脂肪酸含量较高,但低于雪松、黑松、海州常山油脂;皂化值反映游离脂肪酸、甘油酯的和脂肪酸的分子质量大小,高于常见的植物油脂,低于冬青卫矛、山桃、金银木、芥菜等[17,18],因龙眼核油脂为毛油未精炼,故酸价和皂化值高于食用油标准,后续开发需要进一步的脱酸处理[19]。

2.2 龙眼核油脂的脂肪酸组成

龙眼核油脂的脂肪酸组成通过与数据库检索进行定性分析,并按峰面积归一法进行定量,其分析鉴定结果见表2。

表2 龙眼核油脂脂肪酸组成及含量

从龙眼核油脂中共鉴定出12种脂肪酸,由月桂酸、肉豆蔻酸、十五酸、棕榈酸、肉豆蔻酸、十五酸、棕榈酸的饱和脂肪酸,和亚油酸、亚麻酸、油酸、β-谷甾醇油酸酯的不饱和脂肪酸组成,不饱和脂肪酸的总质量分数为42.77%,其中以亚油酸为主,亚麻酸次之。亚油酸和亚麻酸质量分数达到36%,它们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利于婴儿发育、降血压等[20,22],对身体健康十分重要。龙眼核油脂的亚油酸含量高于低芥酸-油菜籽油(22.2%)、杏仁油(18.2%),但低于向日葵油(66.4%)、核桃油(61.0%)等高品质食用油,亚麻酸含量高于核桃油(6.7%)、高芥酸-油菜籽油(8.6%),略低于低芥酸-油菜籽油(11.0%)。因此,龙眼核油脂营养价值丰富[23]。

2.3 抗氧化活性

油脂中多酚含量为(127.0±6.3) mg GAE/kg,低于芝麻油(153~387 mg GAE/kg),接近橄榄油(111~198 mg GAE/kg),而高于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花生油等常见食用油(多酚含量均低于85 mg GAE/kg)[24]。龙眼核油脂对ABTS+清除率和DPPH清除率见图1、图2。

图1 龙眼核油脂清除ABTS+·的能力

图2 龙眼核油脂清除DPPH·的能力

龙眼核油脂的多酚含量丰富,多酚除了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功效,而且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如:降血糖[26]、抗真菌[27]、抗炎[28]等,是食品添加剂的良好来源。富含多酚的龙眼核油脂,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开发潜力巨大。

3 结论

我国龙眼核产量高,利用率低,具有巨大开发空间。龙眼核含油率为7.33%,油脂不饱和度高,过氧化物含量低,而酸值较高,在后续开发需进一步脱酸处理。龙眼核油脂脂肪酸组成显示,其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丰富,亚油酸、亚麻酸等人体必需脂肪酸,质量分数达到36%,营养价值高。龙眼核油脂中多酚含量高,DPPH·和ABTS+·清除效果高于常见食用油脂,抗氧化活性强,具有良好开发潜力。

猜你喜欢
亚麻酸亚油酸龙眼
油菜高亚麻酸育种探析
高亚麻酸保健功能油菜新品系选育
滩羊肉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的近红外预测模型建立
4种槭树种子油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比较
买龙眼
浅析植物油在婴儿配方乳粉中的应用
5月龙眼市场监测分析
6月龙眼市场监测分析
改良的亚油酸—硫氰酸钾显色法在抗氧化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α—亚麻酸及其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