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及思考

2020-11-06 05:56李丽明
科教导刊 2020年26期
关键词:实践思考群文阅读古诗词

李丽明

摘 要 古诗词凝聚了中华民族无数文人雅士的心血和付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更是我国不断进步过程中需要中华儿女传承发展的精神粮食。当今时代信息瞬息万变,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但缺乏对古诗词的专业学习及欣赏能力,导致李白、苏轼等古代诗人的作品得不到很好的传承。而群文阅读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的古诗词学习能力和阅读能力更上一个台阶,古诗词阅读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不断强化。本文将高中语文古诗词与群文阅读教学相结合推进古诗词的教学学习。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古诗词 群文阅读 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20.09.071

Practice and Thinking on Reading Teaching of Ancient Poems

and Words in Senior High School

LI Liming

(Gansu Zhenyuan No.2 Middle School, Qingyang, Gansu 744500)

Abstract Ancient poetry embodies the painstaking efforts and efforts of countless literati and scholars of the Chinese nation. It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spiritual food for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eople in the process of continuous progress. In today's era, information is changing rapidly, and the channels for people to obtain information are diversified. However, the lack of professional learning and appreciation ability of ancient poetry leads to the works of Li Bai, Su Shi and other ancient poets not to be well inherited. Group reading can give full play to students' autonomy in learning, make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and reading ability to a higher level, and strengthen the ability of thinking and understanding of ancient poetry reading. In this paper, high school Chinese ancient poetry and group reading teaching combined to promote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ancient poetry.

Keywords high school Chinese; ancient poetry; group reading; practice and thinking

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引导,才能使学生学到真本领,真正做到“授之以渔”。高中语文古诗词的阅读学习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点,由于古诗词篇幅长、内容多、一词多意,学生学习起来难度大,加之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无法激起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久而久之,使学生丧失了对古诗词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思维也得不到提高。群文阅读是教学方式的创新,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语文阅读的技巧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

1对题材内容进行有效划分是开展古诗词群文阅读的基础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内容丰富多彩,题材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国的古诗歌可以说是卷帙浩繁。但是,古诗词的题材却是比较局限的,概括的来说大体可划分成描写爱情、闺中哀怨、山水田园、边塞边关、思念家乡、送别以及咏物、咏史等多种类型的诗句。这其中诗人有浪漫派、现实派、婉约派、豪放派等。能很好的区分题材不仅有利于学生考试时的正确作答,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和审美水平,还是可以锻炼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1]因此,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并没有按照相似题材的古诗词编排在一起,而是分散在教材的各个章节。这样的教学设计又对我们的教师教学过程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对古诗词的阅读理解能力,创新教学方式,在学习完一种题材的古诗词之后,让学生从课本中找出相同题材的古诗词进行自学,最终老师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系统的集中讲解,特别是对重点难点要仔细讲述,感受相同题材中不同诗歌的异同,使学生在此过程当中,能够充分体会到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诗歌所创设的意境,从而不断加强学习的古诗词学习能力。例如,对于山水田园诗来说,可选择人教版高中语文中经典的田园诗《归园田居(其一)》与一些描写田园的拓展诗集如《夜归鹿门歌》以及《春江花月夜》和《积雨辋川庄作》、《新城道中(其一)》等,將经典田园诗以及拓展的田园诗集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有机结合,并有效地开展古诗词的群文阅读教学。《归园田居(其一)》表现出作者对官场黑暗生活的厌恶之情,表达出了作者对纯洁思想以及美好生活的追求。而辞官归隐之后的田园生活,让诗人舒心愉快,如释重负,享受着田园生活的乐趣,表达出诗人对美好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而《夜归鹿门歌》通过描写诗人夜归鹿门山的所见所闻所感,分别描写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到鹿门山等景物,构成的意境优美恬淡,同样表达出对归隐的向往和闲适自得的情怀,同时在清闲脱俗的隐逸情趣中也隐寓着孤寂无奈的情绪。[2]题材不同,分析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不同,自然对诗歌思想情感的掌握程度也不同。结合题材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打破学生一看到古诗词就怕的固有思想,解决学生对古诗词题材区分难的问题。

2 古诗词意象的掌握是打开古诗词大门的钥匙

古诗词的美不仅在于其词美含蓄,更重要的是诗人采用意象来展示诗歌的美,将诗人的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学好古诗词的难点就是将意象理解透彻,懂意象才会懂古诗词。古诗词中的意象内容比较丰富,总体可以概括为6类:树木类、花草类、鸟兽类、自然现象类、时令节日类、地点类。其中古诗词中对于树木的描写主要代表类型有松柏以及竹子和梧桐等,而花草类的描写以莲花、梅花、菊花、牡丹等为代表;鸟兽类有乌鸦、燕子、青鸟等;自然现象类有月亮、夕阳等;时令节日有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和清明节等;地点类的古诗词描写主要以长亭以及南山为主,人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中必修三中的《蜀道难》与《扬州慢》《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马嵬》《登岳阳楼》可以开展有效的群文阅读设计,《蜀道难》是我国著名的唐代诗人李白的主要代表作品,其写作手法主要运用了浪漫主义,并结合作者自身的丰富想象力,从诗词中充分展现出了蜀道的突兀以及崎岖峥嵘的磅礴气势,表达出了对蜀地山川气势的赞美之情,并从侧面反映出了李白的浪漫主义色彩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敬畏之情。《扬州慢》是宋代词人姜夔的代表作,在诗词中“杜郎”成为词人的化身,表面上是对历史的颂扬,对古人的敬仰,实则是写己与叹今。全诗表露出诗人对金朝统治者发动掠夺战争所造成灾难的无奈,也是对南宋王朝偏安政策的谴责,有一定的积极意义。[3]《马嵬》诗词的内容借鉴了李隆基和杨玉环悲惨的爱情故事,表达出了对国家衰败灭亡的痛恨心理,具有讽喻之意。再比如《爱莲说》中的莲含义就是君子之花。而王昌龄的《采莲曲二首(其二)》中的“莲”代表的却是佳人。《西洲曲》中的“莲”为爱情之花,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男子的思念。比如杨柳、长亭等都可以表示离别。结合意象开展群文阅读,可以让学生加深对古诗词的了解,体会古诗词的奇特,学会用不同的意象表达情感,促进个人思维能力的提升。

3 思想情感的掌握是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重点

好的诗歌情感需要读者仔细阅读,了解每个词的意象,这就要求我们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有较强的诗歌鉴赏能力。常见的古诗词情感类型主要包括忧国忧民、建功立业以及思念家乡和离别绪、生活有感等内容。在古诗词的群文阅读当中,可以根据思想情感进行群文设计、细化区分。有效加强学生在古诗词阅读领域的情感区分能力以及鉴赏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对于古诗词阅读的整体学习水平。在对《咏怀古迹(其三)》这篇古诗词进行全文阅读训练设计时,可以拓展诗词《过华清宫》以及《春望》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古诗词进行学习。《咏怀古迹》充分总结了古代人物的一生,借以抒发自我的情感以及对人生的感慨和悲哀,杜牧的《过华清宫》则是揭露出统治者的腐朽昏庸;《春望》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5]此诗通过描写春日长安凄惨落魄景象,表达出对国家的兴衰感慨;后四句描绘出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对国家大事的担忧,充溢着凄凉痛苦。全诗以“感时花溅泪”表达对国事的担忧,又以“恨别鸟惊心”表达思亲之情,强调忧思之深以致头发斑白稀疏,充分地表现出诗人爱国之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出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可结合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王昌龄《闺怨》进行群文阅读学习。唐代诗人王维撰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高中古诗词必须学习的名篇之一。此诗表达出了出门在外游子对家乡至亲的思念之情。诗伊始便紧扣主题,描写了在异乡异土的生活状态,没有亲人在身边是孤独凄凉的,常常想念自己的家人。特别是在遇到佳节良辰时,思念之情越更加浓厚。接着在写到和远在家乡的兄弟一起过重阳节登高时,怀念过去也在怀念当时的自己。而北宋词人范仲淹创作的《渔家傲·秋思》,词人用近乎白描的手法,先描摹出了一幅荒僻、凄惨悲伤的边塞鸟瞰图,紧接着抒发出边关将士壮志难酬以及思念家乡担忧国家的情怀。整首词表现将士们在艰苦生活下的不屈不挠,在眼下外患未平,功不成名不就的情况下,依然坚守边关,表现出壮士们的英雄气概。王昌龄的《闺怨》表达出闺中少妇未曾有过相思离别之苦。晴朗的天空,精心打扮之后登上高楼眺望远方。忽然看到春意盎然的柳枝景象,思亲之情涌上心头。她后悔一开始没有阻挡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6]对于每一种情感类别的古诗词在教授的过程中都需要举3个以上的例子,让学生更加系统的学习,掌握诗歌情感。

4 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破解高中古诗词学习难题,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了解古诗词题材内容基础要打牢,意象要记牢,思想情感要用心体会,群文阅读选择要科学合理,只有这样,群文阅读教学才能高效开展,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教学效果才能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詹碧容.高中古诗词群文阅读的策略探微——以“感悟杜甫的孤月情怀”教学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5):5-8.

[2] 賀琳玲.高中古文群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长江丛刊,2019(8):61-62.

[3] 杨艳丽.高中“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探索[J].中学语文,2017(24):12-13.

[4] 王文东.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实施策略探析[J].课外语文,2019(7):130-130.

[5] 杜立春.阅读绽光彩——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应用方略[J].家长,2019(4):143-144.

[6] 张超.“群文阅读”教学法在高中古代诗文教学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6.

猜你喜欢
实践思考群文阅读古诗词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猜诗词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统筹财政支农政策培训教材编写的实践与思考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对高校传统音乐教育落实到教育实践的思考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国有企业落实中纪委“三转”要求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