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的探究

2020-11-06 05:56曹娟张锦谢明夫袁建伟
科教导刊 2020年26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高职院校

曹娟 张锦 谢明夫 袁建伟

摘 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服务社会是高校四大职能之一,社会对高校的依赖性不断加强。区域经济的发展、社会进步、文化品位的提升需要高校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地方政府希望通过高校集聚优质教育资源,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服务“三农”是高校重要使命,高职院校服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发展类型,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其办学价值的根本作为,服务乡村振兴,应该是每个地方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 医药卫生类 高职院校 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20.09.084

Inquiry on Local Medical and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s Serv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Take Heze Medic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CAO Juan[1], ZHANG Jin[1], XIE Mingfu[1], YUAN Jianwei[2]

([1] Heze Medical College, Heze, Shandong 274000;

[2] Heze Municipal Hospital, Heze, Shandong 274000)

Abstract The report of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ointed out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s a major historical task for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and building a modern socialist country in an all-round way. Serving the society is one of the four function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dependence of society 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been strengthened.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social progres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cultural grade need more intellectual support fro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ocal governments hope to gather high-quality education resources through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obtain better development prospects. Serving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is an important miss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a development type of higher education, serving loc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s the fundamental value of running a school. Serv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should be the unshirkable responsibility of each local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Keywords medical and health;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rural revitalization

黨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1]“总抓手”,这个鲜明形象的说法,彰显了十九大报告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2]而服务“三农”是高校重要使命,高职院校服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发展类型,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其办学价值的根本作为。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也提到,职业教育要采取重大举措解决“三农”问题。所以,地方高职院校与“三农”联系可以说是最直接、最紧密的。服务乡村振兴,无论从哪方面来讲,应该是每个地方高职院校不容推辞的责任。

1 目前地方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研究状况

“各行各业要结合自身特点,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支持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提出的要求。[3]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直接要求职业教育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目前,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研究已经引起大家的重视,但多集中在涉农类高职院校。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4]几乎涵盖了高职教育的所有专业,而农业类高职院校只是职业院校的一小部分,它们不能完全承担起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任。因此,这就需要非农类高职院校一定要要树立起正确的历史使命感,只有这样,参与乡村振兴战略才能积极,履行职能才能认真,这样方能为乡村的进步与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从地方层面看,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决定了各地方基于乡村振兴的社会服务需求情况亦不同;从学校层面看,不同类型地方高职院校自身所具有的资源、服务方向与能力等也不同。这就要求各地方高职院校要立足于本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特点,因地制宜,根据本区域乡村振兴下的社会服务需求情况,并结合自身所具有的社会服务的资源情况。理清问题脉络,找出地方高职院校基于本区域乡村振兴的社会服务需求切入点,探索具有自我特色的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及内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拓宽院校社会服务的范围与内容,助力乡村振兴实施。

2 地方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的具体路径与内容

在充分掌握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在课程资源、实训资源、教师资源况、信息资源、公共服务资源等方面所具有的相关资源情况后,再结合菏泽本地乡村振兴的社会服务需求情况,浅析地方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与内容。

2.1 扩容乡土人力资源

乡村振兴有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那就是人才。在这里,至少有两个地方,地方高职院校大有可为。一是人力资源储备;二是劳动力转移培训。前者可通过培养乡村所需要的人才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而后者地方高校教师更可结合专业方向,积极开展相关培训,为乡村建设输出人力资源。

(1)培育乡村所需要的高质量医药卫生人才。菏泽是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大市,农村人口多,医疗服务“薄弱在基层,短板在农村”,农村基层医疗整体水平不高。学校秉承植根菏泽,服务基层的办学理念,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各专业建设团队开展专业调研,根据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逐年完善修订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始终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加强内涵建设为重点,以培养主动适应当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医疗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这种情况下,结合学校专业突出的特点,服务面向的重点定位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服务蓬勃发展的行业现状提醒我们,社区和农村大有可为。为农村基层培养了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实用型医药卫生人才,提高了本地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有力推进了健康乡村建设。另外学校还利用教学资源,实验实训条件,初步建立培训基地,针对农村基层医疗在职卫生人員,积极开展职后医学继续教育。主要针对农村医疗服务市场的需求重点加强全科医生及乡村医生的在职培训,搭建起了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的立交桥,使得农村医疗在职人员在学历、业务能力上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农村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的提升,农民的健康有了保障,这也是乡村振兴健康保障至关重要的一步。

(2)开展再就业技术能力培训,培育高素质劳动者,转移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职业院校要为就业再就业服务,这不是一句空话,在面向农民群众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时,要时刻牢记,把能力的提高摆在检验职业教育效能的重要位置。从就业、工作、职业转换以及创业等多个维度提高他们的能力以助力乡村振兴。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紧跟菏泽市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牡丹健康城重点项目,针对本地医药卫生服务表现在对养老、健康服务、家政等相关人员需求的新特点,以响应国家职教改革,落实《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为契机,主要对老年服务与管理、老年保健与管理、健康管理等与本地健康产业有较好匹配度的专业进行扩招。扩招对象包含大量本地农民。现阶段,针对农民的高职教育活动其利显而易见。职业技术能力的提升,其功在当下,思想道德素质提升、文明礼仪养成等,其利在千秋。乡村的村容、村貌将会大大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也会加速有序进行,进而在市场经济中提高农民的竞争力。而在城镇化的发展中,也会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快速融入,从而对农村的整体性发展提供有力的促进。

乡村振兴要求地方高职院校要把职业教育对口支援工作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扶贫、促进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利用院校的教学资源,发挥智力和技能优势面向农村开展教学培训服务,成为区域职业技术培训中心。

2.2 融入乡村产业发展

乡村振兴,就其工作重点而言,就是产业振兴。乡村产业发展,需要地方高职校积极融入。而选择适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乡村产业,更需要地方高职校沉下心来,用心去帮扶农村。地方高职校在科技成果转化、产教融合、参与特色小镇建设方面大有可为,可在增强乡村产业发展动力的同时,拓展乡村产业链,多触角与现代社会密切互动。

(1)依托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产业兴旺依赖于科技创新。专科层次的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科技能力相对有限,服务面相对窄。但只要找准切入点,也能够在服务乡村振兴中大有可为。菏泽医学专科学校药学系设有设施较为齐全、功能较为完善的药化实验室、药分实验室和中心实验室具备一定科研条件,且学校一直在政策与资金上重视科研工作,现有省级中药相关科研课题6项。而菏泽为牡丹之乡,菏泽牡丹种植产业园区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国家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产业园。以牡丹、芍药、半夏、红花、桔梗等为主的中药种植、深加工已经成为本地区的重点发展产业。政府制订政策的导向性显得尤为重要。要想让农民付出劳动、创造价值、分享利润有序进行,就要引导和支持更多农民加入到该产业融合的过程,活跃起来,生动起来,把劳动就业嵌入到全产业链,将家庭经济融入于全价值链,使农民收入体现在全利益链。

以此切入,充分发挥医药类院校在中药学方面的科研优势,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突出深加工与综合开发,拓展中药产品功能,助力牡丹相关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功能农业,必然能达到产业扶贫、农民增收的目标。

目前,地方院校普遍存在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转化质量不高的现象。这就要求院校在强化和提升科研能力的同时,还必须加强与区域相关行业、企业之间的沟通,最好是设立专门的科技服务平台。以准确了解行业、企业的科技需求,及时调整院校的科研方向,实现企业需求与院校所提供的科技服务无缝对接;或是依托院校资源与行业、企业之间直接开展联合技术研发。以技术服务为纽带,以企业为主体,市场需求为导向,创办地方高职院校技术孵化平台,构建科研成果转化、孵化、产业化为一体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一定可以实现院校与行业、企业间的有效对接和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

(2)借助产教融合,推动医养健康产业发展。《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引导菏泽等鲁西南地区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职业院校深度合作,加快乡土人才培育,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助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具体而言,从加快推进牡丹健康城等重点项目建设,到打造国家生物医药大健康创新型产业集群,再到“中国北方医药城”的加快建成,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规划,为我们在现阶段的行动提供了纲领性的指导。

因此,顺应人口日益老龄化趋势,结合医疗改革呈现出医养结合的新模式新需求,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增设老年服务与管理、老年保健与管理、健康管理等匹配度高的专业。同时学校积极落实职业教育方针,深化产教融合,创建护养中心实现了养老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与行业一体化。学校还成功入围教育部首批“1+x”证书试点院校,成立了老年照护证书项目培训工作组、考评工作组,开展了两批高质量培训,并顺利完成教育部“1+X”证书制度老年照护初级证书两批次考评。

利用这些资源学校进一步可创建养老人才职业培训鉴定基地。积极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这个领域,通过学历教育和技能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训学习相结合培育高质量的健康养老员。借助产教融合把健康养老业做强、做精,使养老服务的品质得到升级,打造具有本区域特色的养老服务品牌,把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育为养老服务行业储备人才,一子落下,满盘皆活。一方面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快速融入城镇,搭上城镇化发展的快车道,促进农村的整体性发展;另一方面又促进地方健康产业发展融合,使高职院校成长为潜力巨大的、充满活力的地方经济发展的合作伙伴。

(3)参与特色小镇建设。各个特色小镇的建设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与宜居城市的建设相对应,《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中提到:特色小镇拥有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及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但在这里,“特色”的核心质是什么呢?那就是把种种不可能不寻常变成现实,使之常态化,并形成传统。特色小镇集特色产业、乡村环境、传统文化于一身,是乡村振兴的要素集聚载体。在这里,教育的发掘和引导不可缺席。

特色小镇建设要挖掘乡村资源,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在历史长河中,每个地区均或多或少形成独有的资源禀赋,而特色产业的发展正是将其继承的禀赋显化,并与世界有机联系,从而产业化,商业化。从本质上讲,没有特色就只能继承别人的特色。各地方高职校必须认真深挖本地区的资源禀赋,对前景可观的特色产业进行优势分析,在做强、做精特色产业并形成稳态之后,若有余力,经反复论证,可以积极探寻特色鲜明的特色产业衍生形态。菏泽特色资源牡丹种植产业和牡丹健康城项目都和医药类高职院校特有资源有很强融合性。抓住此优势探索特色产业衍生形态,构建中医药特色小镇如:中药材种植特色小镇、中医药健康养生特色小镇等院校都可以提供文化和智力支持。

2.3 促进乡村基本公共服务功能完善

鄉村振兴,乡村功能完善是归宿。“完善”方是有机和活力的明证。地方高职院校应以“校地互动”的形式,力求形成有机回路,支持农村公共服务建设,促进乡村功能完善。

(1)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学校依托医疗卫生优质资源,结合乡村振兴农村基层医疗服务需要,定期组织学校及医院医疗专家到农村开展义诊、送药活动及开展医疗卫生讲座。而在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方面,学校给予高度重视,灵活利用各假期时间,每年均会组织学生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到广大农村去,到基层一线去,采取各自形式把医学知识、疾病知识、健康保健知识传递到广大农村。实践出真知,在提高基层卫生服务实际活动中,城乡的鸿沟也得以平复。不接触,又怎能培养学生爱农村、爱农民的品质,又怎能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观念与社会责任感。通过实践,用各个鲜明的形象和场景,帮助他们厘清乡村振兴与民族复兴之间的关系,脚踩大地,方能仰望星空,从更高的思想高度看待自身未来发展与国家、民族发展的问题。自然而然,学生们就会将自身与国家和民族紧紧联系起来,在身心与思想上做好准备积极投身乡村建设。

(2)其他资源共享服务。地方高职院校拥有文化及文化资源优势为乡村开展社会服务,主要形式有学校设施共享、学生社团实践工作等。地方院校可以把自身的图书馆、体育馆和电教中心等场所为本区域村民有偿或无偿地开放;可以帮助乡村建立各种图书室、健身场所、文化礼堂等,改变农村文化设施落后的现状;组织学生社团文化下乡,从文化教育、精神活动,通过慰问演出、科普宣传、农村法规普及等活动形式,提高农民人文素养,也对乡村文化进行深入挖掘、有效保护、合理利用。

乡村振兴需要更多元的基本公共服务,世界大势,拼的就是平台,特别是教育、医疗、水利水电及道路建设等,是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石。这方面地方行业高职院校亦大有可为。只有农民生活方式改善了,农民基础性需求满足了,让农民切实尝到高质量生活环境的甜头,才能切实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的重大决策部署,对当下地方高职院校而言,这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要主动参与服务乡村振兴这一历史潮流,做历史的弄潮儿,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统一耦合到振兴乡村的实践中来,构建多元化服务模式。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贡献力量。

课题项目:2019年菏泽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菏泽医学专科学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路径探究。(201956)

参考文献

[1] 王宏涛.发挥高校优势助力乡村振兴[J].行政科学论坛,2018:583.

[2] 解涛,杜建国等.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知识溢出实现路径与政策建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9-03-10.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8-02/04/content_5263807.htm,2018-01-02.

[4] 孙凤山,孙晓波,姜伟强.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策略研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1(1).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高职院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