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药学专业的基础化学教学方法探索

2020-11-09 03:11赵薇魏云
现代交际 2020年17期
关键词:高职高专培养模式素质教育

赵薇 魏云

摘要:基础化学作为高等院校生物、化学、环境等相关专业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对后续课程的教育教学任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南阳职业学院中醫中药学院中药学专业的药用基础化学课程实验教学为例,以化学实验小组的建设为依托,探讨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模式、学习模式、考查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化学生素质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力,以期为中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研究基础。

关键词:药用基础化学 高职高专 素质教育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7-0013-03

素质教育是目前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高职高专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区别在于高职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其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主要体现在实用性、技能性、职业性[1],并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基本完成上岗前所需知识和能力的各种准备,实现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继续教育有基础、发展有空间的培养目标。但目前很多学生在面对挑战问题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退缩,学习主动性较差,创新能力也不强,因此,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基础化学作为高等院校生物、化学、环境等相关专业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对后续课程的教育教学任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南阳职业学院中医中药学院中药学专业的药用基础化学课程实验教学为例,探讨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化学生素质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力。

一、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素质教育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以人为的性格为基础,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作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是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发展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的过程中,突出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有机融合这一本质特色,也是新形势对职业教育提出的要求[3]。素质教育直接影响着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将素质教育融入专业实验教学中符合新型技能人才培养需求,实现了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推进,将“成人”教育转变为“成材”教育,更加有助于学生的发展。

素质教育不仅包含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锻炼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也占据十分大的比重。本文主要通过对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提升,探索适合南阳职业学院学生特点的实验教学模式,探索方向主要包括对学生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社会责任感、成就导向、吃苦耐劳精神、团队合作意识、沟通协调能力、适应环境能力、灵活性等素质的提升。通过对学生学习特点的把握,了解合作企业人才培养要求,打破传统应试教育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探索出更适合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职业能力提高和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论,并通过全校范围推广,使我校向企业输送优质人才能力快速提高,进而推动教学模式向新型学徒制转变。

为了丰富教学模式、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除了必备的理论知识学习,还应从“德”和“能”两方面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真正地实现素质教育,探索出一条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实验教学模式。

二、实验小组建设探索

从2017级学生中挑选6—8名学业基础较好、思想品德优良的学生组成化学实验小组,开展符合中药学实际教学情况的基础化学实验探究,之后从每一届新生中挑选出6名左右符合要求的新生加入该小组内,通过任课教师指导、老生带新生、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形成和完善中药学基础化学课程的实验教学并最终实现全体学生都会动手操作、都能熟练操作的教学目的,并在整个探索过程中逐步帮助学生形成并提高对应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从而最终实现对全体学生“德”和“能”的培养。

另外,通过每年优秀新成员的补充加入,使这个学习团队始终处于一个稳定发展的动态平衡中,不会因学生的毕业而断层或少员,并在随后的教学过程中逐步增加新的实验内容,如学科间的交叉实验、综合实验等,从而使整体实验教学处于一个良性发展的状态。

探究实验小组的作用和使命,不仅可以辅助实验教学,更能通过短期目标的实现来锻炼团队,积累经验,在团队初步形成战斗力的情况下,对即将加入的新生进行培训,并着手开展学科内综合实验的探索和成员素质教育的探索。再通过不断努力,初步形成一支人数稳定,专业素养和道德品质较高的实验探究团队,完善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实验教学模式。

三、实验教学方法探索

(一)教学模式

1.做好课程教学大纲

高等职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以能力为本位,培养成为高端技能型人才,人才强调的是技能水平,而技能的培养离不开实验、实训、实习这三个关键环节,其中实验实训操作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强化了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规范观念,也是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有效过渡,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需按照高职高专中药学专业学生知识特点,调整课程内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调整实验课内容及进行方式,培养技能型人才,从而满足企业的需求。

2.建设化学实验小组

在学生中选拔先进生组成化学小组,利用周末时间认识实验器材,提前预习实验课内容。在学生实践过程中发现化学基础知识缺陷和操作问题,并及时纠正和练习。通过拍摄实验操作视频的形式,纠正不良仪器操作习惯,改进操作过程,培养学生自信心。在练习过程中,引导并启发学生根据现有仪器设计小实验,通过资料收集和相互讨论的形式增进知识积累,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和团结协作精神。根据前期所学、知识积累、资料查询和收集,自行撰写实验小论文,互相交流学习,提高自身学习能力。

3.丰富课堂内容及形式

教学形式多样化,包括演示实验操作、播放实验教学视频、师生教学互动、随堂练习、分组讨论、学生自主提问等课堂形式,使學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找到乐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和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4]。

(二)学习模式

1.先进生带动后进生,全方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通过提前摸底,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再据此进行分组,一个小组,每组2个先进生辅导带动2个后进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进行课堂讨论,小组之间自主问答,总结学习内容,互相督促检查学习情况。每组选拔一位小组长,小组长对实验小组成员具有考核评价权利,实验小组成员对小组长有推选权利,通过双方互相评价机制,提高学生管理意识和竞争意识。

2.培养化学小组“小老师”,指导监督实验过程

上述提前选拔的化学实验小组成员,通过周末的提前学习和训练,已基本具有正确的实验操作能力,在实验教学中可以每组分派一位成员,指导其他同学实验操作。这种方法既能锻炼学生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又巩固了前期所学内容,学生在认识到自身不足的同时,又能激励自己达到更高的目标,对所有学生都能起到鞭策作用。

3.根据实际条件及所学知识,设计相关小实验,撰写实验小论文

引导并启发学生根据现有仪器设计小实验,通过资料收集和相互讨论的形式增进知识积累,再根据前期所学、知识积累、资料查询和收集,自行撰写实验小论文,互相交流学习,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通过上述培养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资料查询和收集的过程中全方位地锻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考查模式

学生成绩按照“50%平时成绩+50%考试成绩”模式,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作业、课堂表现、实验课表现、实验报告五部分内容,考试试卷包括40%实验课内容,充分体现出高职高专院校中药学专业课程对动手能力的要求。

四、综合素质锻炼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深化学校课程和教学改革,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6],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采取切实措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去了解社会、参与实践,学会动手动脑、做人做事[7]。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意愿和选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努力使每个孩子都得到适合的教育和自由的发展。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以育人为本,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是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前提下,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推动学生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质。化学实验小组的建设通过全方位的锻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职技术人才。

(一)管理能力

化学实验小组设组长1名,副组长2名,宣传委员1名,随着小组组织架构的逐步完善,已基本构建出自己的运行模式。化学实验小组不仅完成教师指导的实验,同时也可自行组织活动,小组成员在教学过程中担任指导“小老师”,充分锻炼了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学习,最终达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8]。

(二)心理素质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的成长主要依靠其自身主动性的发挥。小组成员在教学过程中担任指导“小老师”,在监督指导其他同学操作时,首先需要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敢于表达自己,在面对其他人的质疑时,可以坚定自己的信念,增强自信心,更好地面对工作,克服困难,迎接新的挑战。在面对挑战的同时可以提高学习主动性、创新能力和行为能力,激励学生主动迎接挑战和考验。

(三)应变能力

为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更好地实现与企业的对接,学生需要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小组成员在完成实验操作的同时会自行拍摄练习视频,后期自行剪辑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发现并解决问题,既提高了操作技能,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我,锻炼了应变能力,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四)学习能力

要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就必须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积极主动精神,发挥学生个性特长,使整体素质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改善和提高。小组成员在练习过程中可根据现有仪器设计小实验,通过收集资料增进知识积累,再进行小组讨论相互学习,在相互促进的同时,也能激励先进带动后进,提高学习能动性。小组成员能够监督指导其他同学实验操作的前提是自身实验操作的正确性,此举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

五、结语

素质教育在高职高专教育中是实践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根基,要想将学生培养为社会责任感强、社会适应能力强、具有良好的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技能型人才,素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实验小组的建设是南阳职业学院中医中药学院为适应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趋势、培养面向生产一线的高级技能型人才、结合特色中药学专业学生的特点进行素质教育研究探索的其中一步,以期尽快探索出适合学院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探索出适合学院学生实际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白立强.以科学发展观引领高等职业教育新发展[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16-19.

[2]唐东存.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融入专业教学的研究[J].高教学刊,2017(2):191-192.

[3]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课题组,张振英.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培养方案研究[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1-2+7.

[4]黄浩,于鹏飞.从形式到内容,翻转课堂下的核心素养培养研究:以初中物理《磁现象磁场》为例[J].成才之路,2019(7):58-59.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5.

[6]王群瑛.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8(6):15-20.

[7]朱步楼.凝心聚力推进素质教育[N].人民日报,2018-08-15(7).

[8]周丽娟,李凌.创新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工作方法[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6(6):49-52.

责任编辑:赵慧敏

猜你喜欢
高职高专培养模式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