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2020-11-11 22:36
报刊精萃 2020年11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政治思想

重庆市江津区委党校

思想决定着行为,思想政治教育决定着人才发展高度,新时代发展下各种思潮与互联网文化相互撞击,学生在网络和新媒体中受到各种思想的和文化影响,加之学生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很容易接受各种新思想,因此削弱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为坚定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立场,接受和认可共产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发展,高校必须要从学生群体特点和社会舆论影响,重新寻求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道路,基于多个维度,发展的高效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现状

现如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生变化,一,思想政治教育,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仅要坚定学生马克思主义立场和共产主义信仰,还要让学生具有创新性思维,通过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掌握和学习,实现思维的提升和学习的创新,达成新时代人才创新发展的目的。二,积极在新媒体中开展多元化、趣味性和深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时代,用户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互动者,又是信息的制作者、发布者和传播者[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学生为主,在学生经常活动的领域全方位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利用新媒体的交流功能,为学生提供新的实时了解渠道和思想政治学习平台,利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趋势。三,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深入,当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逐步拓展,不再局限于学生发展,逐步从社会与行业需求,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基于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探索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从学生活动和创新创业发展角度,积极实现学生活动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明确了以人为本,以问题为导向的基本教育路线,教育教学以学生实际发展为根本,针对学生思想、价值、文化等存在的问题,规划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方针,探索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效策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迎合学生特点,依据学生思维和兴趣等情况,以个人素质为切入点,创建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积极性,缓解学生心理负担。

2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2.1 指向性较差。现阶段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缺失,因为实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指向性,思想政治教育部门无法把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导致人才培养目标与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脱节,很多高校都没有从人才培养目标,规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基本都是照搬全抄其他学校的教学模式,盲目地引进各种思想教育方案和教育理念,没有从高校学生的去群体特点设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最终导致教育无法引起学生关注,教學效果低下,无益于高校人才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本职教育功能[2]。

2.2 忽略人本思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学中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无法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学比较枯燥缺乏灵活性,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都是以规章制度的制定工作为主线,学生在教育中处于被动地位,教师在教学中受限于自身素养和自身观念的限制,无法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导致教学缺乏针对性。因为,高校大学生极其具有个性,追求自由,讲究开放,学生具有较为突出的接受能力以及活跃性,学生思想与见解具有相当的个性,单一且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失去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自然思想政治教育无法对其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3]。

2.3 专业师资匮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专业的教师,教师普遍缺乏高素质,特别是缺失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教育观念比较陈旧,无法灵活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的教育优势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局限了自身的教育视野,影响思想政治工作质量。虽然,高校正在积极完善思想政治教师培训体系,但目前培训机制还处于短缺状态,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同质化、单一化明显,思想政治教师本身无法满足立德树人的基本教育任务,需要从高校生活和学习持续性提高教育能力,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规划思政教学目标,确定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路线。

3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建议

3.1 积极在学生活动中渗透思想教育。学生活动能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优良的校园文化可为学生思想教育塑造优质的环境,对学生道德水平影响显著,容易触动学生内心世界。不良校园文化则是会淡化思想信念和导致学生价值取向歪曲,教师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生活动中,按照马克思以及共产主义信仰,从科学发展观角度,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引导作用,实现学生活动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形成积极向上的人身观和价值观,抵御外界不良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共同促进高等教育发展。

3.2 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融入核心价值观。学生活动只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方面,要真正切实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不断地促进校园文化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为学生创设开放性和自由的学习生活,迎合学生群体特点,依据现代的各种文化与意识挑战举办专题讲座和网络论坛等,在贴吧和学校中引导学生认识各种不同的思想、文化和意识,协助学生解决思想矛盾,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强化理想信念教育,进而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逐步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以便于学生在矛盾、困惑前做出正确的选择。

3.3 加强心理教育,优化思政教育内容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从心理教育的角度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灵问题,及时排解学生心理疑难,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与广度,以心理素养为核心,设定网络心理健康咨询室,依据现阶段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例如社交障碍、现实交流障碍等等,通过组织心理健康活动和游戏等等,消减学生心理压力,促进学生成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4 结语

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划不再局限于思想和政治教育,而是坚定不移地走多元化发展道路,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文化自信、创新能力、教育活动以及心理健康、创新创业等密不可分,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载体,解决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是促进高校人才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探究
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探究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我校再获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冰雪休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