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教学

2020-11-11 22:36
报刊精萃 2020年11期
关键词:分配律计算方法乘法

湖北省咸丰县民族实验小学

培养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为达到这个要求,我们在教学时要做多方面的工作,其中也包括让学生学好简便运算。

一、分析比较,选择最优的简便计算

在简便计算的教学中,课本上给出的和老师教的计算方法往往是最好的方法,但是学生一开始可能接受不了,有的学生认为这种方法简便,有的认为另外一种方法简便,这是因为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简便的方法也就因人而异了。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让学生经历全部的计算过程,然后让他们独立思考、体验并分析比较不同的计算方法,充分地认识到运算的规律,从而逐渐形成最适合自己的简便计算方法。

例如,在计算25×24时,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计算,于是就出现了很多种计算方法。

学生A:25×24=(5×5)×24=5×(5×24)=5×120=600;

学生B:25×24=25×(4×6)=25×4×6=100×6=600;

学生C:25×24=25×(8×3)=25×8×3=200×3=600;

学生D:25×24=25×(4×20)=25×4×20=100× 20=2000;

学生E:25×24=25×(4+20)=25×4+25×20=100+500=600。

大家对学生D的算法意见比较大,显然,学生D的算法是不正确的。通过分析比较,学生D可以从其他同学的计算方法中得到借鉴,并纠正自己的错误,同时掌握了多种计算方法,最后从这么多种方法中,作出比较,看哪种更适合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巩固了学生对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他们在以后学习中的应用能力。

二、联系实际生活,理解简便计算

在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中,小学生理解简便计算的方法是从实际生活问题出发的,所以在简便计算的教学中,应当把数学知识和生活背景结合起来,作为学生自觉建立简便运算的支撑点。联系实际生活,既能使学生理解简便计算的算理,又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为了使学生掌握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的简便计算,老师可以根据实际生活,让学生解决贴近生活的问题:植树节时三年级和四年级去植树,三年级有54人,四年级有46人,每人种5棵树,三、四年级一共种了多少棵树?这个问题有两种解答方式,有的学生先算出三年级和四年级分别种了多少棵,再算出两数的和,即:

54×5+46×5。有的同学先求出三、四年级的总人数,再乘以每人种的棵数,即:(54+46)×5。这时老师让学生比较一下两种计算方法,发现两种方法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第二种先算出两个年级的人数因为刚好是整百数,能够进行简便计算。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体验、感悟到简便计算的巧妙,学生通过生活经验能够容易理解运算定律,就算老师没有明确地指导,学生也能够灵活地运用定律,说明他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认知结构。

三、在错解中解析简便计算

在进行简便计算时,学生步骤有误是很常见的,但是老师不能轻视这些错解,而应该好好利用这些错误的解法,把这种错解当作有用的资源,向学生好好分析,从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的知识。

例如,有的同学会把这两道算式写成这样:

84×99=84×(100-1)=84×100-1=8400-1=8399;

125×8÷125×8=1000÷1000=1。

对于这类错题,学生还不知道错在哪里。这时老师应该给学生时间,让他们仔细观察、好好分析、相互讨论,最后他们可能会恍然大悟:84×(100-1)=84× 100-1,乘法分配律没有运用正确,应该是84×(100-1)=84×100-84=8316;第二道运算的顺序出现了错误,同等级的运算,应该从左往右计算,要简便计算的话,应该“带符号搬家”,所以应该这样:125×8÷125× 8=125÷125×8×8=1×8×8=64。有了这样的错题分析,学生对这种题型就会刻骨铭心了,以后犯错的概率就变低了。

四、在习题中引导学生养成简便计算的意识

对于简便计算,在大多数学生的意识里,只有要求要用简便计算时才会进行简便计算,没有明确要求时,就不会去用简便的方式计算。从这点可以看出,学生并没体会到简便计算的应用价值。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遇到一些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简便计算的教学契机时,老师就应好好利用,慢慢地培养学生形成“我需要简便计算”的心理需求。

例如,在做144÷4×25的计算时,当很多学生还在苦苦计算时,有个别学生很快就算出来了,他们的做法是:144÷4×25=36×25=4×25×9=100×9=900。从计算过程中可以看出这些学生是已经懂得了简便计算的价值所在,这时老师应当给予这些学生赞扬与肯定,让其他学生跟这种算法作对比和评价,学生就会体会到简便计算的好处,因而受到启发和激励。长期这样引导和启发,学生就能慢慢养成简便计算的意识,从而拥有良好的数学素养。

总而言之,简便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它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和思想,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简便计算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以及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教师要激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认识数学,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真正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分配律计算方法乘法
数形结合 突破难点——“乘法分配律”教学新探索
槽道侧推水动力计算方法研究
基于示踪气体法的车内新风量计算方法研究
极限的计算方法研究
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把加法变成乘法
第二重要极限的几种计算方法
除法也有分配律吗
活用乘法分配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