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与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

2020-11-11 22:36
报刊精萃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生

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中心小学校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记忆成长的黄金时期,同时语文教学的精髓在于通过日常潜移默化的熏陶而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为了使学生能从小就感受到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在小学阶段开展语文经典诵读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一、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意义与价值

語文教学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进文化认同感的最佳手段,因此经典诵读对小学语文教学是有着积极作用的。其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在小学阶段正是增加知识储备的时候,诵读大量的经典名著、古诗词等有助于积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以后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诵读经典还有利于学生提高记忆力、培养语感,更重要的是,经典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例如课外可以让学生诵读《论语》中的一些便于理解的语句,如其中提到的“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其中所讲的都是一些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将德育渗透到诵读教育中,可以让学生起到传承者的作用[1]。

二、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策略

(一)以培养兴趣为主,丰富诵读手段

传统的经典诵读教育方式过于枯燥,学生仅仅是简单的读读背背,对于经典中传达的思想,一概不知。除了上述所提到的机械式的背诵,其实还可以用多种方式使学生对诵读经典产生兴趣。比如说:教师可以模仿网上视频《爱上古诗》幽默风趣的讲述方法,制作微课、小视频,用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爱上诵读经典。也可以采用班级每人每天准备一个经典诵读,为大家讲解内容、交流感想,这样由学生准备经典诵读片段,准备的学生学到了相关知识,听讲的学生也学会了倾听,并且由同龄人讲述,不容易产生抵触情绪。

我国一些古代文学经典作品自带音乐美感,所以当学生进行经典诵读的时候可以搭配一些符合文章意境的背景音乐,营造舒适的课堂氛围,如在《天净沙·秋思》的诵读过程中就可搭配悠悠的鸟鸣、潺潺的流水声为背景乐,构建一个情景进行教学。又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已经被现代人改编成了流行歌曲,每天寻找恰当的时间可以在班级里进行播放,鼓励学生一起合唱,如此一来,不仅潜移默化地学习了文学经典,还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二)制定完善的诵读计划,落实到行动上

首先,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专门负责经典诵读的老师进行培训,提出要求,落实到行动上。其次是制定固定的时间专门诵读经典,必要时可举行诵读经典大赛。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奖励,鼓励学生诵读经典。重点是经典的选择要尽量符合各个年级学生的特点,与语文教学相辅相成[2]。

(三)增加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联动

小学语文教育的特点在于,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仅仅局限于学校,这就要求在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中学校要主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当学校甄选出一些适合这一阶段学生诵读的课外读物后,要利用家长的辅助监督,让学生利用琐碎时间落实自主诵读练习,利用假期时间完成一定数量的经典文学诵读,积少成多,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精心指导,采用得当教学方法

教学效率的高低与教学方法息息相关,教师在经典诵读教学中要因材施教,传授诵读方法也要根据文章的特点因文选法,合理利用学生自身特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一些篇幅较短相对好理解的篇目如《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诵读,一人一句进行诵读接龙,对于能流畅完成的小组要给予表扬,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互相促进共同进步。对于有一定深度的文章则要让学生抓住关键字词句进行诵读,学会用关键词串联全文,以点概面,如在《山坡羊·潼关怀古》的诵读过程中,要让学生突出诵读“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以此为整篇文章的支点,反复诵读,让学生慢慢感悟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的全面改革,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的教学已经成为时下的热点教学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经典诵读不仅是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语文教学本质的回归,教育工作者要不断积累经验,为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道德修养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学生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赶不走的学生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写话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聪明的学生等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