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教育之我见

2020-11-11 22:36
报刊精萃 2020年11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思想家长

重庆市云阳县

我国的教育教学经历了无数次种种范围与领域和不同程度的体制改革,改革目的无一不是在为更好地全面开展和实施最佳教育教学方式而创造条件。如何在帮助学生掌握文化课基础性知识、生活常识性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的同时,同步发展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同步进行学生精神层面、品质层面的培育和教育俨然是现代教育中的难题。

1.德育教育简析

德育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别称,其涵盖了政治、思想观点、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教育,这些内容紧密相连。政治、思想观点教育是以道德品质为基础进行教育的,道德品质又是以政治、思想观点教育为导向进行的。小学生年龄尚小且经历有限,所以,会将政治、思想观点教育渗透在道德品质中进行教育,以培养学生好的思想道德及行为习惯。

小学时期是人未来发展中最重要的时期,小学德育教育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未来的思想品德发展。从品德心理的视角来分析,学生品德行为在小学时期是最容易发生“质”的变化的。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认知活动逐步从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情感能力也逐步从低级转向高级发展,克服困难的能力和意志得到持续增强,良好的思想、行为也在一步一步形成。根据儿童思想品德发展规律进行德育引导,是促进儿童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发生“质”的变化的重要保证。

2.在小学进行德育教育的途径

2.1 以身作则地影响学生。德国教育学家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师是学生活生生的典范,是学校中最有教益且最直观的模范。”老师在小学生的心目中的地位非常高,老师的任何话语、行为,都可能会在有意无意间地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老师的身教甚于言传。为此,老师应该注重自身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用良好待人接物的态度来影响和教导学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以此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2.2 平等对待,爱心抚育。老师爱护学生不仅表现了老师的职业道德,同时也体现了老师的高尚师德。老师应该秉持着公平、公正的心去看待所有学生,无论是成绩比较优异的学生,还是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老师都应该给予他们平等的重视和关爱,以此让他们在温暖的学习环境中逐步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育事业不仅是教会学生知识的事业,同时也是播种爱的事业,老师应该用爱心和真诚来教育和引导学生。每个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师生间、学生间也不例外。不管什么时候、什么环境下,老师都不能将自身人格凌驾于学生的人格之上。而应该在身份平等的基础上,用平等心来理解和开导学生。例如,对于做错了事情却没有悔过之心的学生,老师绝对不能一味地进行灌输性教育,这种模式不仅潜在地强调了老师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让学生感到非常厌烦。老师应放低姿态,多方面了解学生产生这种行为习惯和性格的原因,可以通过了解家庭背景、成长经历、教育基础等,来全面了解学生的生长环境,以此找到问题的切入点,用真诚的态度来引导和鼓励学生,学生在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和尊重的条件下,一定会快速接受老师的建议,从而改变以往的不良习惯,并在建立自尊、自爱的过程中变得更加自信。因此,身为老师,应该用真诚的心来爱护每一个健康又美好的幼小心灵。

2.3 因材施教,注重方法。一般学科教育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效果。德育教育则不同,其是一个逐步渗透,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的学科,不可能快速见到效果,也不可能用统一的标准或方法来一刀切地进行教育。而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以学生自身为标准来衡量其是否取得进步。这就强调了方法的重要性,老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教学,也可以进行德育主题教学,对于比较自卑的学生,老师可以设计信心建立相关的教育;对于学习没有毅力的学生,老师可以同学生探讨一些与“恒心”相关的故事;对于精力难以集中的学生,老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各种方法来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引导他们精力集中地学习等。总而言之,老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来因材施教,以此逐步接近德育教育的目标。

2.4 创造环境,多面教育。开展多姿多彩的课外活动是有效提高德育教育效率的途径。简单的言传身教、灌输式教学等已经不符合现阶段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相较于单一的课堂学习而言,学生更乐于参加课外实践等活动。为此,老师可以尽可能地安排一些课外活动,并在活动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多面教育。例如,在春游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让每一个学生多带一个塑料袋,将自己在游玩中制造的各种生活垃圾装进塑料袋中,遇到垃圾桶时,再将这些垃圾一起丢到垃圾桶中。这种活动让学生在快乐游玩的过程中,学会了爱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此通过实践教学来引导学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2.5 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开展德育工作。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家庭,受到不同的家庭教育,思想意识、行为习惯都不尽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德育教育就显得更为棘手。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对孩子的影响远远大于教师对孩子的影响,如果家长与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不同步,甚至是形成较大偏差,那么学校的德育教育就无法开展。因此,为了更有效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我们需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并在与家长沟通交流的过程中科学地引导学生家长与学校保持思想一致。家校结合在一起,对学生提出统一要求,大家共同努力,我们的德育教育就会更好开展,更容易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例如,很多家长认为,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成绩是最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总是只关注成绩,对孩子的生活、思想情况却不管不问。对于这种情况,教师一定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等形式来引导家长正确要求孩子,正确开展家庭教育。

3.结论

总而言之,德育教育应该将校内外的各种教育途径充分利用,相互配合,形成联动,为学生的德育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小学生在快乐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最终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思想家长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思想与“剑”
农村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探究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微妙的家长QQ群,引无数家长竞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