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2020-11-11 22:36
报刊精萃 2020年11期
关键词:西沙群岛语文课堂

襄阳市襄州区石桥镇史李小学

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是小学生语言行为习惯养成,以及人生观、思想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要开展多元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成绩及语文综合素养全面提升,实现语文教学实效。

一、利用新颖有趣的导语,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关键环节,在设计导入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需求,精心准备课堂导语,引导学生快速走入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下面老师会带你们去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你们想去吗?”此时学生精神大振,纷纷提出问题:“老师,你要带我们去哪啊?”然后教师顺势在黑板上书写“桂林山水”四个大字,学生们恍然大悟:“哦!”接着又会产生新的问题:“桂林在哪啊?”此时教师再顺势引导:“桂林在我国的广西海自治区,那里景色优美、风景迷人、有山有水,如果你们想一睹桂林山水的美景,就跟随作者一同来领略它的风光吧。”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好奇心大增,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组织角色表演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活泼好动、表现欲强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气氛活跃。如果仅仅采取单一的教学模式,久而久之,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甚至失去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感。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故事情境或游戏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可以采取“找朋友”、“开火车”等游戏方式来扩充学生词汇量,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又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学生的表现非常活跃,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由此可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

三、应用多媒体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要积极应用多媒体教学形式,通过生动、立体、直观的视觉音效,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教授到《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节时,就可以应用多媒体播放形式,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首先,教师引领学生进行课文诵读。之后,让学生们自行阅读课文,并在阅读过程中了解体会课文内容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紧接着,教师开始播放课前预选的西沙群岛的视频影像,通过这种生动、立体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在学生观看过程中,教师针对不同场景也进行了适时的讲解延展。比如,当视频中出现了五光十色的美丽海水景色时,教师从旁适时诵读“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蓝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的高低不同,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以帮助学生加深课文印象,更好的学习掌握课文知识。当视频播放完毕后,教师要求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描写,并为大家诵读。随后,一位靠近讲台的学生举手回答道:“老师,我可以回答。‘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力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文条 ;有的头上长一簇红缨 ;有的周身像插好多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遥遥 ;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的数不清。正像人们说得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老师,这是我最喜欢的段落描写。”教师对这位学生提出了赞扬。视频播放完毕后,教师给学生们布置了写作训练任务,题目为《这儿真美》,结合参照《西沙群岛》作者的写作顺序及语言描写方法去描写景物,良好的实现语文教学实效。

四、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激发学生兴趣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标准答案,以及学生能否在考试中取得良好成绩。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涉及具有开放性的题目,允许和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教师就要加以鼓励和肯定。只有这样,才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他们积极思考、提出不同见解,并针对标准答案提出质疑,从而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让学生的心在知识的天空中自由翱翔,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被激发出来。

四、从生活化教学中体验快乐,培养学生兴趣

曾经有位学者说过:学习的关键在于活学活用,如果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学了就跟没学一样。语文新课标提出的语言文字的训练要实现“生活化”,指的就是在对学生进行语言能力训练的过程中,要坚持学以致用这一基本原则。练习训练所用的材料,要来源于生活;课本中的练习,也应尽量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因为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和提高。为此,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要结合教材内容特点,设计一些扮演解说员、导游、推销员等综合性较强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多元智能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得到自然发展。例如在学习了《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选学课文后,引导学生按照学到的清晰表达一个意思的基本方法,尝试一下自己做“推销员”,把各自家乡最有名的水果推销给各户,看谁表达得最出色。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以自己的方式分别介绍了西瓜、桃子等水果,语言描述得都相当到位。这种生活化的技能训练方式会使学生感觉学习非常具有趣味性,他们不仅能够从中学到知识和技能,还能锻炼其综合能力,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快乐,自主创新的能力也将得到不同程度的开发。

总之,有效的兴趣教学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有助于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语文教师要注重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并从中获取知识、拓展视野、掌握技能。

猜你喜欢
西沙群岛语文课堂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甜蜜的烘焙课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美在课堂花开
嘻游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一株西沙群岛野生诺尼种子内生细菌CICC 10707的分离与多相鉴定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