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陶艺教学探索

2020-11-11 22:36
报刊精萃 2020年11期
关键词:陶艺成型课外

永嘉县巽宅镇中心小学

陶艺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间艺术的重要代表。陶艺学习是一项既有趣,又丰富的过程体验,大到成人,小至儿童,都很喜爱接触这一传统技艺。为了学生在陶艺知识和技能学习中能真正汲取其精华,教师可在美术教学中采用如下举措:课前收集、课内讲解、实践运用、课外拓展,在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的过程中把传统艺术的甘露渗透每个学生的心田。

一、小学美术教育中陶艺教学的内涵及必要性

在当前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加入陶艺教学,其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玩,而是让学生通过这个“玩”,能培养他们综合能力,开放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陶艺教学的加入,也能让学生更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受艺术气息,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加入陶艺教学非常有意义。可以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促进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陶艺教学从其本质非常有艺术感染力,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特色。随着我国文化的发展,陶艺也在不断进步。在小学美术陶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带领学生了解陶艺的来源及特点,怀着一颗敬仰的心去接触陶艺艺术。同时,教师也应丰富自己的陶艺知识,最大程度上发挥陶艺教学的教育性,发展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促进学生的审美与求知的欲望。所以,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加入陶艺教学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小学美术教育中陶艺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课前收集,先知先觉,引发共鸣

教师对全套教材做纵向分析,并归纳整理其中关于中国传统陶艺的全部内容。教师课前可以上网下载相关资料或至图书馆查找资料;可以借助旅游的机会到博物馆亲临实物现场感受一番,留下体验的图文资料;还可于课前发动学生寻找相关文字或图片,利用预习资料,更易引发课堂教学共鸣。例如,小学六年级下的《青花瓷》教学的导入部分,笔者就利用课前收集整理,向学生展示了不同类型的青花图片,有时装、汽车、环境布置、花瓶,当学生见到这些淡雅脱俗的色彩图案时,均情不自禁地发出阵阵惊叹。课后学生们纷纷回家收集参考图,画出了许多与众不同的青花纹样作业。从此青花瓷的韵味与风采被学生接受并喜爱,学习传统的热情也在课外延伸。

此外,教师还要熟悉并结合当地传统艺术的资源,将传承名家请进课堂,与学生零距离的交流互动,直观地感受传统的魅力所在。

(二)课内评析,激发兴趣,体验情感。

因为学习是终身的事情,保持兴趣很关键,所以对于课外收集到的各种资料,教师要制成相应的课件,并尽可能地挖掘此传统艺术之背景文化(如:经典传说、故事、名人轶事等),作为引导学生的激趣点,将造型元素和人文情怀等艺术精华在寓教于乐中传递给每位学生,进而提高学习传统艺术知识的积极性,并有谈谈个人感受的主动愿望,以培养评述能力、反馈掌握程度。针对欣赏的课程内容,教师可将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以表格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这样提纲挈领利于学生在图表对照下,更直观全面地进行评述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的审美眼光和欣赏情趣之目标。

(三)实践运用,提高技艺,感悟精妙

当学生有了一定的评判标准后,教师就可让他们行动起来,完成作业体验。参考传统艺术的风格,或从形色表现,或从构图安排,或从情绪表达上进行模仿。对于水平高的学生鼓励多方面运用,对于水平低的可以只要求单项做到即可。这样每位学生都会在各自能力范围内提升自己,找到成就感,从而将传统艺术的精髓或多或少的吸收成为自身的知识与技能。同时在亲身体验的比对下,进一步领悟原作者的高超技艺与深刻的思想内涵,从而对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产生崇拜心理。例如,教学《做做陶艺》一课中,笔者先让学生了解我国从古至今陶瓷发展的历史,懂得陶瓷和人类生产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从杯、盘、碗、壶、罐到室内装潢、医疗器械、电子产品到航天工业都有广泛的运用。接着让学生观察陶瓷的各种成型方式,有拉坯成型、泥片成型、捏塑成型、注浆成型、泥条成型等,并欣赏采用不同成型方式完成的陶瓷作品。然后了解陶瓷作品的一般制作工序:练泥→成型→修坯→晾干→上釉→烧制→完成。根据课堂教学的条件,教师笔者在同年段不同班级分别采用捏塑成型、泥片成型和泥条成型的方式做了碗、人偶和陶盒的示范,让学生在跟学中体验陶土变化多端的趣味感,也感受到那些精美的工艺品制作的不易。在笔者指导下,学生们积极参与。虽然课堂时间有限,但学生的制作热情却是无限的,课后有的做了其他的生活日用品,有的做了特色的艺术摆件……优秀传统艺术已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四)课外拓展,检验效果,启发创新

任何的学习都要以致用为目标,否则只是纸上谈兵。因此课外拓展也成了我们美育的重要阵地。其主要以各级展览和赛事评比形式来实现,通过作品的征集,对课内作业的再加工、或改进、或重组、或创新等,启发引导学生从材料、样式、功能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在实际操作中,除了运用课内所学知识外,也鼓励学生们发挥各自浅能,体现出符合传统手工艺在当前背景下的改良和再生应用的新思路。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应重视美术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通过陶艺教学,在兴趣的指引下,教师引导学生提高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猜你喜欢
陶艺成型课外
热成型零件点焊对碰撞的影响
中国国际金属成型展览会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探索耐火材料成型制品模具材质的运用
借蛋还鸡,一方茶园的成型——办事情,得有路数
“疯狂”的陶艺
取经之路
当代陶艺
陈烈汉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