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实践研究

2020-11-11 22:36
报刊精萃 2020年11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生活化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教育体育局

在我国,陶行知先生是生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倡导者。他提出:“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强调了教育和生活的连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道德与法治》课标倡导“回归生活”的课改理念,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学生生活的规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确立生活主题,营造学生文化,同时注重对学生生活的服务、指导和提升。因此,在平时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加大对生活化这一模式的探索研究力度,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果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一、中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将生活化教学模式运用到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着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其一,有利于激发中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兴趣。由于道德与法治内容比较枯燥,其中涉及到很多抽象的概念,所以中学生表现出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普遍不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适当地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引入生活元素,可以增强教学内容对学生的熟悉感、亲切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二,有利于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由于道德与法治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普遍感到吃力。但是如果教师引入生活元素,通过熟悉的生活化场景和事物进行讲解,就可以让学生快速理解,从而做到高效吸收。由此可见,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其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实际生活与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意识,让学生做到“知行合一”,既可以在课堂上学习并掌握知识,同时又能将这些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用来解决生活问题,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治思维,使学生在生活中能够遵守法律、弘扬道德,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二、中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运用生活化课堂导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对课堂教学整体实效性有直接的影响。为了让课堂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教师可以运用生活化的课堂导入,通过熟悉的生活场景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新课学习之中,为接下来课堂教学的有序、高效进行打好基础。例如,在讲解《网上交友新时空》这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采取故事化的方式进行新课导入,给学生讲解网络上中学生在网上结交朋友最后上当受骗、受到伤害等故事,也可以直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相关的新闻事件。这种具有生活化气息的课堂导入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课堂一开始就做到全神贯注。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带领学生进入新课学习,可以让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深化学生知识理解

道德与法治学科中有很多抽象化的概念和内容,中学生无法透彻理解,也就无法做到熟练掌握。对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生活元素,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以此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消化。例如,在讲解《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这节内容的时候,中学生由于认知水平有限,人生阅历浅,对“责任”没有明确的概念,不清楚自己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也不知道自己应当承担怎样的责任。面对这种抽象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生活化场景,比如火灾中消防员为了群众安全不顾自己安危奋战在火场的视频;交通警察冒着大雨仍在站在十字路口执勤的视频;教师生病打着点滴仍然在讲台上讲课的视频等,通过这些鲜活的事例让学生明白“责任”这一抽象的概念,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使课堂教学达到预期目标。

(三)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知行合一

将生活化教学模式运用到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理论知识,更是希望学生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做到“知行合一”。所以,教师在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时候,不仅要做好课堂上的生活化教学,还要组织学生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讲完《爱在家人间》这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各种类型的实践作业,让学生用自己的行动表达对父母的爱,比如帮妈妈做家务事,在爸爸下班后给他泡一杯茶,节日的时候用自己攒的零花钱给父母买一份小礼物等,引导学生“知行合一”,真正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内化成一种行为和品质。

结语

综上所述,中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在新课改实施的背景下越发突出,教师要根据中学生的成长规律和道德与法治学科特点采取生活化教学模式,一方面促进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的理解,另一方面让学生能够做到“知行合一”,将学到的道德与法治内容真正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生活化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中班幼儿生活化美术活动的实践探索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