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教学新理念探析

2020-11-11 22:36
报刊精萃 2020年11期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教材

四川仁和思源实验学校

新课标的引入对传统的教学理念带来了较大的冲击,长期的应试教学将历史课堂变得呆板枯燥,教学质量不断下降,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新课程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为基础,在创新型教学课堂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想和能力为目标,用全新的教学手段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课堂的高效开展。在课改的过程中,教师应首先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不能单纯地以分数为教学目标,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为教学活动带来生机。本文主要就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教学活动的创新进行探究,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提升教学效率奠定基础

一、传统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历史教学目标与实际需求相脱节。传统教学中长期的教学模式,都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安排开展课堂教学,教师教学的目的首先是为了完成教学大纲教给的任务,只求学生能把知识记住,历史知识在学生眼中没有一点兴趣,都是些条条框框的东西,学生的任务就是死记硬背。传统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教师教学不是根据学生兴趣来进行教学内容的编排教学,而是按照个人的感觉想当然地开展教学,没有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感受,新课程改革在推进的过程中,受到很大阻碍。这样的教学目标严重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需求,长期的教学,就会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会变通,只是生搬硬套。

2.课堂导入设计与历史课程相脱节。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施行,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重课前导入教学,他们把功夫用在了课堂导语的设计上,这就是为了创设出能够让学生乐于参与的、身临其境的教学情景。能够重视课前导入,这是一种进步,值得提倡。但是,一些教师过于重视导语的设计,过于追求新、奇、异等,把一些与课程无关的内容弄进来,甚至一些内容还与教学内容相冲突,不但不利于教学的开展,还可能会让学生产生错觉,搞得学生不知所措。

3.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我们平常评价教学效果好坏用得最多的就是考试,分数的高低直接决定教学效果的好坏。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对以往单一的考试的评价方式有了很大的改革,多样化、过程化的评价方式更注重从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学生,也更加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虽然提出了过程化的评价模式,但这种评价方式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还只是一个简单的接触,评价体系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4.教师还没有完全养成自我反思、自我改进的习惯。长期思想观念的影响,让一部分教师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就是知识的权威,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自己说的都是对的,不容置疑,学生都必须无条件地听。对教材没有起码的怀疑精神,认为只要是教材上的,就肯定是完全正确的,也肯定是真实存在的,不会也不敢质疑教材。因此,学生上课其实就是学教材上的,听教师的。

二、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教学新理念探析

1、创新课堂活动,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创新性的教学手段能够丰富教学课堂,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因此,教师应该不断摸索更新颖、更吸引人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让更多的学生爱上历史课。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改变教学方式。“微课“翻转课堂是一种以信息化技术为手段的教学模式,微课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初中历史教学的局限性。该模式主要利用“微课”简短、可重复的特性,帮助学生在原有的认知水平上,来完善和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另外,在制作微课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根据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去制作,避免不切实际、教案漫无边际,让学生爱上学习。例如,在学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文中,教师可以用PPT+视频的形式,在教学中间穿插一些重要的历史影像,并在《义勇军进行曲》的环绕下,让学生深受感染和熏陶,感受到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满腔爱国热血。[1]

2、创新教学情境,提高学习热情情景教学更能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创设情境教学能够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运用多感官参与活动,在学习中学会自主探索。例如,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到《三国鼎立》时,教师可以问到“你们认为三国鼎立的局面是一种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三国的故事里认为哪些是真的?”教师通过设计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讨论当中,除了对一些新颖的话题进行探索之外,也对课本中的知识进行探讨,加深学生的学习乐趣。另外,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故事情境,在故事中增加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感性认识,故事的内容尽量简短有趣,或者穿插一些历史典故,让学生对于历史产生的原因和背景更清楚地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3、加强合作学习,做到扬长避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提高学生集体意识,而且能够让学生不断发散思维,拓展视野,提升历史学习效果。小组成员之间个体的差异,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补学习。不同的个体不同的思维方式,让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特点在合作中相互促进,相互弥补,使得所有的学生能够充分并且全面地提升自身的学习涵养。小组合作的方式方便教师的教学,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实现了寓教于乐的思想引导。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应加以引导学生真正动起来,学习活的历史,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入信息化技术以及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等手段不断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全面综合发展奠定基础。

4、完善历史教学的评价体系。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能够全面、客观地对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能够真正挖掘出教师在教学中的亮点与学生的优势和特长,也能够看到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因此,学校作为评价体系建立的主体,要结合学科实际、学校实际、学生实际等,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评价制度,推动历史教学的发展。

5、深入反思,不断学习,努力自身水平。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首先要深入钻研历史教材,把教材弄懂、弄明白,将教材上的死知识变活,变成教师自己的东西,提升自身水平。此外,还要多多了解课外知识,拓宽知识面,促进自身能力水平的全面提升。教学中,要学会自我反思,自我纠错,在反思中吸取教训,在纠错中积累经验,促进教师自身水平的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新课程历史教材
教材精读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创新理念下数学新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创新理念下数学新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