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 污染土壤不同钝化处理对木麻黄幼苗生理响应研究

2020-11-12 12:47张晓勉吴才华谢长明岳春雷李贺鹏黄旭波
浙江林业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钝化剂木麻黄可溶性

洪 婷 ,张晓勉,吴才华,谢长明,岳春雷,李贺鹏,王 珺,黄旭波,李 俊

(1.台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路桥分局,浙江 台州 318050;2.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3;3.台州市路桥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浙江 台州 318050;4.台州市路桥区农业信息化服务中心,浙江 台州 318050;5.温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浙江 温岭 317500)

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不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也会影响植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威胁植物生长,还会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1-2]。上世纪,浙东沿海部分地区兴起的电子废物拆解回收产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但由于部分企业电子废物处理方式不合理,导致Cd,Cu,Pb 等重金属进入环境,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和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危害[3-6]。植物修复技术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是目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行之有效的办法。木本绿化植物具有生物量大、重金属耐性强、不进入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兼具生态修复和景观美化功能等特点,在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3-6]。以植物修复技术为核心,辅以化学、微生物及农业生态措施,形成联合修复体系,可明显提高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效率,成为当今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热点[7-8]。

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具有耐干旱、抗风沙和耐盐碱的特性,自引进后一直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重要的沿海绿化树种,在海岸带生态系统保护、恢复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9]。目前,关于木麻黄耐重金属胁迫的研究已有部分报道[6,9-11],但利用木麻黄作为绿化植物修复沿海因电子废物污染土壤的研究鲜有报道。本文以木麻黄作为修复主体,结合施用钝化剂,研究在Cd 污染土壤条件下木麻黄幼苗的生长及生理响应,以期为木麻黄在浙东沿海电子废物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台州市路桥区(121°17′25″~ 121°40′10″E,28°26′46″~ 28°38′32″N),位于温黄平原东南侧,背山面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夏盛行风向分别为西北风和东南风,光照适宜,年平均气温为16.1℃,雨水充足,年降水量为1 441.9 mm。路桥区峰江街道再生金属园曾是我国最大的电子废物拆解基地,于20 世纪70 年代建厂,2015 年前后关闭,存在将近50 年的历史,园区总占地面积107 hm2,包括园区周边小手工作坊,总占地面积达到10 km2。由于粗放的拆解工艺和小作坊的手工操作,使得电子废物中Cd,Cu,Pb,Zn 等重金属污染物及化学污染物得不到有效处理,拆解电子垃圾产生的残渣、污水经过污灌、渣堆等途径进入周围的农田和水域,造成严重污染[6]。

1.2 材料及方法

污染土壤来源于台州市路桥区峰江街道路西村实验地,距原峰江街道再生金属园1 km。在实验地四角及中心位置各设置8 m×8 m 的取土区,取土深度为0~ 20 cm,2019 年6 月取土,并对所取土壤进行混合、室温风干,去除肉眼可见的植物根、枯落物等,研磨,过4 mm 筛,备用。供试土壤理化性质见表1,其中,Cd 含量达到2.52 mg·kg-1,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12]农用地Cd 污染风险筛选值(0.3 mg·kg-1,pH<6.5)8.39 倍,已达到中度以上污染水平[6,13-15]。

表1 供试土壤和钝化剂理化性质Table 1 Physi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ested soil and pasivators

试验采用污染土盆栽室内控制试验,根据相关研究[16-18]及预实验结果,共设计4 种处理情况:纯污染土不添加任何钝化剂(CK)、污染土+秸秆生物炭(处理A)、污染土+泥炭(处理B)、污染土+凹凸棒土(处理C)。污染土壤风干后按试验设计分别称量装入花盆中,每盆装入原状土5 kg,并加入3.0 mg·kg-1挪威进口复合肥(N∶P∶K=15∶15∶15)作为底肥,混匀后,浇水,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0%。其中,CK 为纯污染土,处理A、处理B 和处理C 每盆按土壤质量的5%拌入相应的钝化剂,混匀,装盆[19-21]。秸秆生物炭、泥炭、凹凸棒土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提供,其理化性质见表1,每种钝化剂处理土壤10 盆,共计40 盆,平衡两周后开展木麻黄种植试验。

供试木麻黄来源于临海市保障苗圃,2019 年6 月,选用1 年生、地径和高度基本一致的扦插容器苗,去掉容器苗根部基质后定植到相应的土壤处理中,每盆1 株,浇透水,每个处理10 株,共计40 株。定植后的木麻黄在大棚中进行培养,每2 d 浇1 次水。定植10 d 后,每个处理随机取5 株测定株高、地径,作为生长效率比较的初始值。5 个月后每个处理随机取5 株统计株高、地径并采集叶片进行MDA(丙二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等指标测定。

1.3 测定方法及数据处理

MDA 测定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22-23],可溶性糖测定采用蒽酮法,可溶性蛋白质测定采用考马斯亮蓝法[24-26]。株高使用钢圈尺(三圈牌173 钢卷尺)测定,地径使用游标卡尺(晶思达数显游标卡尺)测定。

采用Excel 软件对数据进行基本统计和分析作图。采用SPSS17.0 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聚类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木麻黄生长的影响

从图1 和图2 中可以看出,添加不同钝化剂处理对木麻黄幼苗地径和高生长都具有一定的促进效果:处理A、处理B 和处理C 的苗高生长量分别为CK 的1.25 倍、1.02 倍和1.26 倍,地径生长量分别为CK 的1.47 倍、1.05 倍和1.28 倍。从生长效率来分析,种植5 个月后4 种钝化剂处理土壤条件下(CK、处理A、处理B 和处理C)木麻黄苗高生长量分别是种植时初始值的2.53 倍、3.11 倍、2.63 倍、3.18 倍,地径生长量分别是种植时初始值的14.01 倍、21.41 倍、14.67 倍、17.96 倍。综合生长情况可以看出,处理A 和处理C 可以明显提高木麻黄幼苗的地径和高生长。

图1 不同处理5 个月后木麻黄地径生长量的比较Figure 1 Comparison on ground diameter growth of seedlings treated 5 months later

图2 不同处理5 个月后木麻黄高生长量的比较Figure 2 Comparison on height growth of seedlings treated 5 months later

2.2 不同处理对木麻黄叶片MDA 含量的影响

由图3 可以看出,与CK 相比,添加钝化剂的各处理木麻黄叶片的MDA 含量较低,分别为CK 的39.3%,84.1%和94.3%。说明添加秸秆生物炭、泥炭、凹凸棒土后木麻黄幼苗膜质过氧化反应较小,膜系统受损程度较轻,植物受到Cd 胁迫伤害程度较小。不同处理木麻黄叶片的MDA 含量排序为:CK>处理C>处理B>处理A,其中,处理A 木麻黄叶片的MDA 含量为CK 的39.3%,为处理B 的46.8%,为处理C 的41.7%,说明添加秸秆生物炭比添加泥炭和凹凸棒土在缓解重金属污染、保障植物正常生长方面具有较好效果。

2.3 不同处理对木麻黄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从图4 可以看出,与CK 相比,处理A、处理B 和处理C 木麻黄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低,分别为CK的81.7%,96.4%和80.2%,各处理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排序为:CK>处理B>处理A>处理C。处理A、处理B和处理C 木麻黄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CK 的82.2%,80.0%和92.6%,各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排序为:CK>处理C>处理A>处理B。

图3 不同处理木麻黄叶片的MDA 含量Figure 3 MDA content in seedlings with different treatments

图4 不同处理木麻黄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Figure 4 Content of soluble protein and soluble sugar in seedlings with different treatments

2.4 不同钝化剂处理对木麻黄幼苗生长效果比较分析

为研究不同钝化剂处理在Cd 胁迫条件下对木麻黄幼苗生长的促进效果,采用单因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见表2。由表2 表明,在4 种处理土壤条件下,木麻黄幼苗的MDA 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地径、苗高5 个指标之间存在差异,其中,处理A 的5 个指标与CK 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并且其MDA 含量与处理B、处理C 之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处理B 的MDA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与CK 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处理C 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苗高与CK之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表2 不同钝化剂处理木麻黄相关指标多重比较Table 2 Multiple comparison on different index of seedlings with different treatments

为了对不同钝化剂施用效果进行更直观的分析归类,以4 种处理土壤条件下木麻黄幼苗的MDA 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地径、苗高5 个指标为自变量,运用SPSS 软件对4 种处理的综合效果进行聚类分析,聚类结果见图5。由图5 可以看出,综合分析不同钝化剂处理条件下木麻黄的MDA 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地径、苗高5 个指标,总体认为分为3 大类更为符合实际。其中,处理A 为一类,总体效果最好;处理C 为一类,总体效果较好;处理B 和CK 属于一类,总体效果一般。本研究采用的3 种钝化剂综合效果排序为:秸秆生物炭>凹凸棒土>泥炭。

图5 不同钝化剂处理聚类图Figure 5 Clustergram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度以上Cd(2.52 mg·kg-1)污染土壤条件下,木麻黄幼苗未出现中毒枯黄现象,地径和高生长没有受到抑制,整体维持正常的生长状态,表现出木麻黄对Cd 污染较强的适应能力;在中度以上Cd污染土壤中,单独添加质量比5%的秸秆生物炭、凹凸棒土可以明显提高木麻黄幼苗的地径和高生长。

添加秸秆生物炭、泥炭和凹凸棒土可有效改善Cd 污染土壤环境,降低木麻黄幼苗叶片的MDA 含量,减轻木麻黄膜质过氧化程度,为木麻黄幼苗生长提供较好的生长环境,使木麻黄叶片中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维持在较低水平。通过多重比较和聚类分析认为单独添加5%的秸秆生物炭综合效果最好。

3.2 讨论

3 种钝化剂处理条件下,木麻黄幼苗叶片的MDA 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3 个指标都较未添加钝化剂处理低,且在各处理下这3 个指标含量排序规律大体一致,说明由于钝化剂对土壤中Cd 的物理、化学等作用,为植物生长提供了相对较好的土壤环境,减轻了重金属对植物生长的毒性作用[16,27-29],使木麻黄幼苗叶片膜系统受损程度较轻,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等渗透调节物质未充分发挥作用;而未添加钝化剂的土壤处理中这3 个指标均较高,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在未添加钝化剂的纯污染土壤环境下木麻黄自身的渗透调节功能发挥了作用,木麻黄通过提高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积累量来降低细胞所受伤害,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代谢,这是木麻黄耐Cd 毒害的一种解毒机制。

本研究主要通过对Cd 污染土壤胁迫条件下木麻黄幼苗叶片MDA、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的分析来对木麻黄耐Cd 胁迫机理进行初步研究,由于研究时间较短(不到一个水文年),木麻黄对Cd 胁迫的解毒机制复杂,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等综合调节机制今后还需深入研究[30-32]。秸秆生物炭、泥炭、凹凸棒土作为钝化剂对减轻Cd 对木麻黄毒性效果明显,但效果各有优劣,复合配置多种钝化剂构成复配调理剂可以扬长避短实现多种钝化剂功能的相互补充。木麻黄作为浙江省沿海地区造林绿化的重要树种,在耐盐及耐寒等抗逆性研究方面已有部分突破,对木麻黄耐盐、耐寒及耐重金属等抗逆能力进行综合研究,将对木麻黄在浙江省沿海地区的广泛应用具有巨大作用。

猜你喜欢
钝化剂木麻黄可溶性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ST2与心脏重构的相关性
3种钝化剂施用下川芎主要部位生长和镉积累情况初探△
传奇木麻黄
木麻黄记
组配钝化剂对复合污染蔬菜地土壤重金属的钝化效果
闽南沿海木麻黄基干林带下潺槁造林初步研究
不同组分与配比钝化剂对Pb、Cd污染土壤修复时效性研究
不同时间下钝化剂对污染土壤中Cd和Pb的钝化效果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白茶可溶性糖总量快速测定研究
春天的木麻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