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气功在高校教师中推广的可行性分析
——以湖南科技大学为例

2020-11-13 02:48张雨舰唐海军敬龙军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习练气功站点

张雨舰,唐海军,敬龙军

健身气功作为一种以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和心理调节相结合的独特的身心锻炼方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1]。2016年被正式写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标志着健身气功已经融入发展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层面上来了。在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的推广普及下,经过18年的发展,截至2018年底,全国健身气功站点达到35314个,习练人数近500万人。纵观健身气功的站点和习练人群,发现我国高校教师这部分群体参与健身气功习练的人数不多。而高校教师是科教兴国战略的主力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他们的身体状况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本文以湖南科技大学为例,针对健身气功在高校教师中推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研究。

1 高校教师开展健身气功习练的必要性

从提高高校教师身心健康、预防慢性疾病来看,健身气功在高校教师中推广非常有必要。

1.1 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需要

每年一度的体检显示高校教师存在健康隐患;尤其是中年教师百分之六十的人属于亚健康状态。以湖南科技大学为例,学校有3500名教职员工,40岁到50岁的中年教师有1550人,对这部分人群就今年十二月份所做的体检结果做个统计:

表1 2019年湖南科技大学40-50岁教师中患慢性疾病人数调查

以上数据表明诸多慢性疾病困扰着中年教师,使得他们工作、生活常常感到力不从心。由于工作、生活节奏紧张,中年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球场锻炼,而且专业球场往往被学生和年轻教师占用的居多;与球类运动相比,健身气功是一种方便、灵活的健身方式。健身气功可调节气血,让练习者在不知不觉中平心静气达到养生的目的,它也是当下非常流行的祛病、养生的健身方式。既能增强人的体质,同时在治疗和预防慢性疾病方面,有着其他运动和药物所不能比拟的效果。

1.2 缓解压力、丰富生活的需要

近些年来,高校扩招导致了师资的缺口,高校教师授课任务重,多的达到每周二十四节;授课之余还有来自科研压力,要做项目、撰写专著和论文,尤其是中年教师承载着来自工作、生活和家庭的多重压力。压力之下的生活必定是单调无比;多数中年教师过着从教室、实验室、办公室到家四点一线的紧张生活,无暇锻炼。如何释放压力和丰富生活,健身气功是不二选择。它可以舒缓神经、稳定情绪、调节身心状态,缓解习练者抑郁、焦虑和紧张状态。易学易练,不分场地和时间,非常便于高校教师练习。

2 高校教师开展健身气功习练的优势

高校是人才之地,汇集了大批高学历专业人才。向高校教师推广健身气功无论从师资还是场地、时间等多方面都有绝对优势。

2.1 专业的指导教师提供了师资保障

湖南科技大学是一所综合性院校,有师资雄厚的体育学院;不仅承担了全校公体课,还培养了大批体育专业人才。有武术专职教师和学习武术专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给教师们传授健身气功的教练都是经过高水平培训及自我长期习练的气功高手,他们在省市级比赛中都是获奖选手,有的是健身气功的裁判员,带领学生参加多个比赛并获奖;这些教练成为高校教师学习健身气功的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2.2 优美的校园环境提供了场地保障

健身气功不像球类运动那样对时间和场地要求比较高,不需要专业场所,只要有安静的环境、清新的空气、适当大小的平地就可以了;这些条件都是高校充分具备的。我国众多高校都有着多年的发展历史,校园的绿色植物覆盖率高。经过精心的设计、逐年的栽培和修整,绿化项目采取了按树种成林的方法装点校园。例如:湖南科技大学经过70年的发展壮大,学校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有省内闻名的樱花园、梅花园、海棠园等等;还有月湖、太阳湖、明湖等人工湖被绿色植物和花朵包围着。优美的校园就是雅致的公园,散发着花的芬芳和浓郁的文化气息。三万五千师生的大学配备了充足的内外体育场馆,每栋教学楼的前后都有宽阔的广场;大楼内也有宽敞明亮的楼道。所有这些都为教师们提供了在优美环境中练习健身气功的场地保障。

2.3 超强的学习能力有助于领悟健身气功的内涵

健身气功是中华传统文化运动化的体现,经过祖先代代相传得来的文化瑰宝。健身气功不单是通过肢体活动来达到运动效果,它讲究内外兼修,融合了中国儒家、道家、法家等哲学思想,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2]。作为高学历人才的高校教师,对我国传统文化的领悟能力强于一般民众。他们会去钻研健身气功的精髓,做到知其然必须知其所以然。相信他们在练习健身气功的同时,在感悟中国传统文化;并且作为教育工作者定会肩负文化传承的使命,让学生们也了解并感受到健身气功的魅力。

3 高校教师开展健身气功习练的策略

在高校教师中推广健身气功可采取多种策略,让习练的教师们动作规范,取得成效。

3.1 先集中学习,后分散练习

目前学习得多的健身气功功法有四种: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和六字诀。湖南科技大学工会联系教练为大家传授了前两种功法。采取先集中学习后分散练习的方式教学。每周安排两次学习时间,一次两节课;动员有意向学习健身气功的老师在指定时间到体育馆集合,集中学习。八段锦分四周学完,五禽戏分三周学完。因为学习人数多,教练带来了部分专攻传统体育项目的研究生辅助教学,为教师学员们纠正动作。学员们掌握了动作之后分场地、分时间段进行分散练习。有晨练习惯的可以分居住小区分散练习,办公人员可在上午及下午工间休息时间练习。做实验的老师可以在工作之余花二十来分钟个人操练,达到工作松弛有度、及时缓解身体的疲劳和压力。周末,教练会召集大家在大操场上集体练习,对学员们的动作予以指导,以便更加规范。

3.2 聘请资深教练做健身气功讲座

学校工会可与省市健身气功协会联系,聘请资深教练为教师们做健身气功讲座;使教师不仅把动作练准确,对功法的由来、用途和健身气功的功效有深层次的领悟。懂得习练健身气功要在调身、调息、调心额基础上,做到神形结合、松紧结合、动静结合才能不断提高练功层次,获得疏通经络、畅通气血和强身健体的效果[3]。认真观摩教练的示范练习,使学员掌握功理、功法达到养生目。在讲座现场为教师学员们解疑释惑,帮助他们加深对健身气功动作要领的理解;学员们以教练为榜样,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3.3 建立微信群,相互鼓励

学校健身气功教练为学员建立健身气功微信群,所有爱好者有了更广阔的交流平台。教练会经常在群里发有关健身气功习练的多方面帖子,交代习练时的注意事项、上传视频资源,推荐健身气功图书等。学员们也经常发图到群里,相互监督和鼓励。教练和学员们借助平台发通知,交代集中练习的时间和场地,组团去省市观摩比赛等等。通过微信群的交流,教师学员的健身气功功法的技术动作得到进一步规范。

3.4 申报站点进行交流、表演和比赛

近些年来,健身气功站点在不断增多,练习者的队伍不断壮大;但是调查发现近八成的站点都是社区为单位组织的;高校站点不多。随着高校健身气功习练者的增加,为了推动学校健身气功的进一步发展,教练向省健身气功管理部门申请到了湖南科技大学健身气功站点。有了组织就有了依托,站点就有参赛的机会了。比赛为健身气功练习者搭建了更为广阔的相互交流、切磋技艺、展示自我的平台。在校工会的积极推动下,在每年一度的校运会上,健身气功队走方阵接受检阅,同时进行汇报表演,在优美的中国古典音乐中,气功队教师身着统一服装进行健身气功表演,成为一年一度师生期待的节目。展现了学校为广大教职工强身健体所取得的成效,大大提升了高校教师学习健身气功的积极性;通过表演、比赛,教师有一定的满足感,信心得以提升。学校设立奖项,增加比赛趣味性,吸引更多教师加入健身气功的习练队伍中来。

4 高校教师开展健身气功习练的成效

教师们练习健身气功后,在身心健康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对健身气功习练的教师们做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4.1 睡眠质量得以大幅度的改善

健身气功的习练时要求教师学员意识集中,排出杂念,思想内敛,意识引导动作,从而能更好调节各种神经功能,治疗焦虑、抑郁、失眠等疾病。通过访谈及问卷调查了解到在练习健身气功前,由于工作、生活压力大,很多教师有失眠症;难以入睡或不能保持深度睡眠,早上醒来头晕沉沉的,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参加健身气功习练之后,教师们纷纷反映睡眠质量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白天工作精力充沛了,生活感到轻松和愉悦了;幸福感增强。

4.2 体质增强、免疫功能提高

健身气功注重每个动作的运动幅度、方向变化、节奏韵律及肢体间的协调配合,要求动作中关注意念,以及动作和呼吸要协调配合。强调内动带动外动,可以有效调理腹脏、疏通经络、培养元气、强壮身体[4]。通过练习健身气功,教师们发现自己体质明显提高了。颈椎病、腰椎劳损、高血压和高血脂等慢性疾病都有所缓解,血压也有了改善。体质提高了,对感冒、发烧等平常易发疾病的抵抗力增强,身体大大改善,性情也跟着改变,没过去那么急躁了,心绪平缓了。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得到大大的提高。

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战略,在高校教师中推广健身气功练习,发挥我国传统健身养生类体育项目“治未病”的优势;让教师们成为健身气功的参与者、受益者;促进健身气功在高校能科学、健康、有序地发展。通过习练健身气功增强体魄、健康生活。教师身心健康了,才能为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做出贡献,人民才有希望,祖国才有未来。

猜你喜欢
习练气功站点
老年人习练太极拳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中年女性间歇习练太极拳的强度、能量消耗与间歇恢复探究分析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气功(一)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气功(二)
以“夏季百日攻坚”推进远教工作拓展提升
习练六字诀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健身气功表演的当代社会价值
积极开展远程教育示范站点评比活动
谈选练健身气功功法或动作的方法
怕被人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