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如何高效练琴

2020-11-14 17:16吕婷婷
剧影月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琴童练琴基本功

■吕婷婷

笔者自幼随父学琴,大学考入专业音乐学院学习、深造至硕士毕业,后在职业乐团工作已有近十年。习琴25 个年头里,我养成了坚持写练琴计划的习惯。笔者在少年时期起,就协助父亲进行二胡教学,从每一位教过的学生身上,以及观摩父亲上课中常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总结归纳出一套练琴方法运用在自己和学生的练习中,颇有成效。此文中我将从练琴的方法和练琴心态及方式两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能够对琴童和家长有帮助。

一、练琴方法

(一)制定科学的练琴计划

我们在学琴过程中通常会被一些问题所困扰,例如:明明练琴时间达标了,可是为什么距离老师的要求还是有很大差距呢?要怎么让学生面对枯燥乏味的基本功?又或是练琴时间不固定,东拼西凑,最后根本不知道自己练习了什么?这些问题都是因为我们没有制定一个合理、科学的练琴计划造成的。

在每一次上课结束时,我们要先将上课笔记整理归纳,找出这一周练习的主要知识点和需要达到的目标,接下来就是制定练琴计划,这个计划要细致到每一天当中的每一次练琴。例如老师布置的作业是:1.基本功练习;2.乐曲《葡萄熟了》:注意慢板段落揉弦的运用;换把动作的流畅以及快板速度达到每分钟120 的速度。”以这样的作业要求为例,如何制定一个练琴计划呢?

基本功练习:每一天的练琴从基本功开始,包括空弦长音练习、音阶练习、颤音,揉弦等基础技法练习与老师布置的基本功曲目。基本功是演奏技术的基础,是至关重要的,大多数的幼年琴童不理解基本功的意义,经常以枯燥乏味为理由逃之夭夭;家长往往也因为不够了解,为了追求学习乐曲的数量而纵容琴童不练基本功,最后导致练琴效率低,进度慢。基本功练习需要在每日练琴计划中占有至少三分之一的时间。

乐曲《葡萄熟了》快速技巧部分练习: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速度需循序渐进,可定为第一天为每分钟60—80,第二天为每分钟70—90,第三天80—100,第四天90—110,第五天100—120,第六天60—120,第七天回课并记录整理新的练琴计划。

乐曲《葡萄熟了》慢板练习:在快速技巧后进行慢板练习,是为了缓解前边一直重复的快速技巧所造成的肌肉疲劳。在慢板练习中需投入更多精神以拿捏揉弦、换把的运用,精神上的消耗大于肌肉。

困难片段的解决:必要的技术性片段可以针对其进行反复练习10至20遍不等,对于年龄较小的琴童,需要分为5遍为一组的练习,每组之间可稍作休息总结,既能审视练习质量,又能避免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完整性练习:把《葡萄熟了》完整的演奏一次,中间即便有失误也不停顿,练习连贯和流畅性,更重要的是记录下演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为第二天练琴的困难片段。

(二)慢练:质量提升的关键

美国小提琴家路易斯·考弗曼曾在自己的回忆录里写:“慢练是很重要的,它不只是为了音准,而是给练琴者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从技巧、发音、风格三个方面去进行思考,从而将三者平衡起来……”在给学生上课中,经常有家长问我,到底什么速度才算是慢练呢?我觉得首先要了解为什么慢练。我们在演奏一个不熟悉的曲目时,无论是大脑还是双手,都来不及用很快的速度去作出反应的,如果长期用一个不能够让大脑和双手接受的速度去演奏,就会频繁出现错误,造成双手紧张、音不准、节奏不稳、音色不讲究等问题。只有通过慢练,才能让大脑和双手有时间去作出正确的反应,才有精力去注意自己的音准、节奏和音色,再由慢加快练熟曲目,这样质量就能提升且扎实。慢练究竟用什么速度就不用去纠结了,因为对于不同阶段不同程度的演奏者来说,对“慢练”的定义也是不同的。例如:对于初学者或者对这个曲目还在视奏阶段的人来讲,一个频繁出现快速16 分音符的乐句,我们用每分钟40 拍的速度已经有些吃力,那就需要用更慢的速度去练习;对于这个曲目已经有了一定熟练度,或程度较高者来说,每分钟90 的速度可以较为放松的演奏,那么他就可以把这个速度当做慢练。总的来说,当自己在曲目演奏过程中,可以非常放松、有时间去思考其音准、节奏、音色等要素并且能够分辨出自己的演奏是否合格,这样速度的练习就是适合你自己的“慢练”。

(三)机械化训练:肌肉记忆的形成

“人体的肌肉是具有记忆效应的,在同一种动作重复多次后,肌肉就会形成条件反射。人体肌肉获得记忆的速度十分缓慢,但一旦获得,其遗忘速度也十分缓慢。”[]这类现象就是肌肉记忆。一个技术的不熟练往往是因为肌肉还没有对此产生记忆功能,因此机械化训练对于肌肉记忆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以上练琴计划中的第五条阐明,对于重点困难片段练习,需要10-20 次的重复甚至更多,这就是为了让肌肉和大脑对此产生深刻的记忆。笔者在十几年前学习演奏小提琴作品《无穷动》,这首提琴大师帕格尼尼的作品本身就非常有难度,几乎整曲都是快速16 分音符和频繁的快速换把、换弦等技巧;后将其移植到只有两根琴弦的二胡上演奏,更是增加了难度。在练习此作品过程中,仅仅困难乐句、乐段,笔者每天用慢-中-快的速度进行10×5(10遍为一组,每次练5组)的练习,整整半年的时间才把作品演奏得扎实稳定、达到老师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是,高难度作品在经过高强度的机械化训练后,即使十几年不曾演奏过,在复习时仍然记忆犹新,换把和换弦的动作无需经过思考,却经由手指的肌肉记忆自然完成,所达到的熟练度也令我不禁感叹肌肉的记忆效应。因此在之后的教学和练习中,我都会注重机械化练习的重要性,一个技术难点如果仅仅是练习三遍五遍,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这其中存在巧合,下一次演奏可能还会出错,我们需要至少连续15-20遍的正确率,才能够保证我们已经克服此技术难点。

二、练琴心态和方式

制定科学的练琴计划是高效练琴中非常重要的一点,与此同时,培养一个积极良性的练琴心态和练琴方式也是尤为重要的。好的练琴心态可以调节一个人的演奏状态和消除练琴中的“恐惧感”及“排斥感”,往往很多演奏者都是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最后导致把练琴当做是不得不做的任务和负担。想要培养积极的练琴心态和练琴方式就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练琴的“仪式感”

大多数演奏者尤其是幼年琴童,在练琴时往往较为随意,认为练琴不是上课,可以随意吃东西、喝水等等,更有以“上洗手间”为由借机偷懒。笔者一直坚持练琴需要“仪式感”,并且也一直这样要求自己的学生。首先,练琴的凳子、谱架高度必须合理,尽量不要在书桌上摆放乐谱,造成一直低头演奏的不良习惯;演奏座椅要软硬适中,不可以坐在沙发或者电脑椅练琴,不利于培养正确的演奏坐姿。其次,尽量营造一个安静的练琴场所,嘈杂的环境不利于倾听自己的演奏,安静的场所才能让人集中注意力,仔细倾听自己的演奏是否达标。最后,在练琴之前先完成饮食、上洗手间的活动,如果练琴过程中累了可以休息,但是不要养成随意暂停练琴的习惯。有些学生练琴过程中一遇到困难技术片段,就想要通过聊天、吃东西、休息等方式逃避,从而导致练琴计划凌乱、练琴效率低下,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习惯,必须杜绝。

(二)角色带入式练琴

在文章的第一部分我提到了基本功的重要性,以及很多人不喜欢枯燥乏味的基本功练习的问题。的确,基本功的枯燥让人在练习时容易失去专注力,也容易让人觉得厌烦从而逃避。“角色带入式”练琴就是一个较好的解决办法。不要让琴童总是以一名学生的角色被动练琴,可以尝试让其转变为老师的角色进行主动练琴。在练琴过程中,通过实时演奏和录音演奏的方式相结合,倾听、总结自己演奏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思考,罗列出来自身问题,以老师的角色研究为什么会出现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后再转变为学生角色进行练习和消化,依次循环,直到解决自己的技术问题。这样带着不同角色的练琴方法可以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自卑为自信,提高练琴的效率和调整练琴的心态。

(三)练琴的舞台场景化

许多学生在登台演奏时,常常无法发挥出平时练琴的真实水平,这跟演奏心态有很大的关系,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紧张”和“怯场”。对于舞台表演中的怯场我认为主要由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两方面造成的。我们不可以轻易的定义“紧张”只是单纯的心理作用,平时训练的熟练度、以及练琴的环境、心态都与其息息相关。“艺高人胆大”这句话说的就是生理因素,如果在平时训练中储备了扎实的基本功,把乐曲的困难技术片段都练得“炉火纯青”,那么就算是心理上的紧张,也仅仅是小打折扣而已,肌肉的记忆力和大脑的潜意识还是会发挥出几乎真实的水平。关于生理因素的解决办法在前文已有论述。那么心理因素我们如何解决呢?我认为我们在舞台表演时的怯场,大多数是由于环境的改变造成的不适应,平时练琴都是一个人在家里随意的练习,没有穿上华丽的演出服,没有台下的评委和听众,自己也是置身于演奏之外,仅仅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已。但是在舞台上演奏时,追光灯的照射和台下听众的关注,肃穆的气氛会让自己变得紧张和敏感,常常把出现的失误放大化,恐慌的情绪油然而生,进而影响接下来的发挥,这些问题在平时居家练琴中并不会出现。

总结出来就是我们在练琴与舞台表演时的心态是不一样的。正因为舞台上我们需要关注和展示内容的不同,因此我们平时在练琴过程中就需要场景化,将自己的心态处于舞台表演之中,把舞台上会发生的心理问题在平时练琴中解决。以下两点就是我自身和教学中总结的行之有效的办法:第一,学会录音录像练琴。我们常常觉得这个作品已经练好了,但是一开启录音、录像模式就会发现很难完整的录完一首作品,总是会发现其中的瑕疵。这就是因为当你非常专注于自己演奏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的挑剔和紧张。因此经常把自己设身于录音、录像的演奏状态,能够调集大脑细胞适应这种演奏状态,习惯于这样相对“紧张”的环境,就会为今后登台奠定了强大的心理基础;第二,穿上漂亮的演出服,在一个相对于平时较大的空间,找来亲人、朋友等进行小型音乐会。杨宝智在《林耀基小提琴教学法精要》一书中,曾谈到:“独奏者在舞台上的那个片刻,必须是音乐厅的领袖人物、艺术的主宰,用你的音乐带领观众进入一个美好的、想象中的世界。”将自己置身于音乐会的场景中,不要在意演奏的瑕疵,而是要追求完整性和流畅性,同时更重要的是音乐性,能否在音乐中感动自己,感染观众。此外,演奏者的“台风”也是尤为重要的,从上台到鞠躬、坐定、调音、演奏、谢幕等流程都是需要数十次乃至上百次的训练才能够表现的成熟、自然和自信。这个也是将练琴场景化的目的所在。

总之,乐器的学习是一条漫长的路,不是一蹴而就的。演奏技术与表演风格这两个方面都是需要练习和积累的,二者缺一不可。从幼年琴童走向专业的演奏者,需要数十年的磨炼;从第一次登台,再到成熟的舞台表演艺术家,更是演奏者一生的功课。习琴道路上的困难从来都不是单一不变的,不同阶段所遇到的问题各不相同,从一开始纯粹技术上的困难,再到心态上的问题,再到临场表现等,循环不止,越成熟的技艺也标示着将面对越艰辛的挑战。在枯燥乏味、日复一日的练习中,唯有运用高效的练琴方法、积极的练琴心态、多变的练琴方式才能够让自己在演奏的艺术道路上走的更远。毕竟,音乐表演艺术家所代表的生活方式就是不断地练琴,舞台表演仅是艺术作品(练琴成果)的呈现。此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总结归纳的高效练琴法,希望能够对读者们有所帮助,通过不断的练习和钻研,攀岩到演奏艺术上更高的巅峰。

猜你喜欢
琴童练琴基本功
在“基本功”上下笨功夫
乐乐姐姐热线
练琴
挤时间练琴,家长的必修课
练琴
梅兰芳苦练基本功
琴童风采
琴童风采
琴童风采
琴童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