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摘除术行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的麻醉效果

2020-11-14 05:24廖玲玲
关键词:睁眼摘除术扁桃体

廖玲玲

(江西省景德镇市三三五医院,江西 景德镇 333000)

扁桃体切除术这一手术类型在临床中十分常见,即便该手术方式需要较短的手术时间,然而具有较强的刺激性,术后出血和分泌物增多会导致呼吸道阻塞情况发生,使麻醉苏醒期的风险增加[1-2]。所以必须积极探究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本文主要探究对扁桃体摘除术患者行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的麻醉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60例在2017年2月~2020年2月本院进行扁桃体摘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人。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21.36±5.26)岁;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20.36±9.19)岁。两组基本信息存在可比性,P>0.05。

1.2 方法

进入手术室后,为所有患者开放静脉通道,将多功能监护仪连接妥当,稳定数值以后实施麻醉诱导。给予患者丙泊酚、瑞芬太尼、咪达唑仑静脉输注治疗,在无反应的情况下再注射顺阿曲库胺,进行气管插管,使患者的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维持在35~45 mmHg范围内。结束麻醉诱导以后进行麻醉维持。继续给予两组输注丙泊酚,同时让对照组患者吸入七氟烷,维持七氟烷的浓度在0.4~1.0 MAC,观察组维持瑞芬太尼3 ng/ml。并给予患者芬太尼0.1 mg/kg静脉输注,手术期间为维持肌肉松弛,给予患者输注0.5 mg/kg阿曲库胺,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密切监测。在手术结束前半小时,阿曲库胺停止应用,缝合腹膜以后,将芬太尼的浓度调整为4 μg/kg,并将丙泊酚、七氟烷的浓度减少。结束手术以后,停止应用麻醉药物,并严禁使用肌松药拮抗剂。

1.3 观察项目

比较平均动脉压、血压、心率水平和拔管时间、睁眼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用“(±s)”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血液动力学相关指标水平对比(见表1)

表1 比较血液动力学指标(±s)

表1 比较血液动力学指标(±s)

检查指标 观察组(n=30) 对照组(n=30) t P舒张压(mmHg) 麻醉前 76.16±7.22 76.37±7.01 2.034 >0.05麻醉后 77.51±8.20 107.11±8.39 15.056 <0.05收缩压(mmHg) 麻醉前 117.29±16.15 122.29±11.15 1.639 >0.05麻醉后 122.21±12.80 162.27±23.27 13.017 <0.05心率(次/分) 麻醉前 82.21±15.07 83.30±16.41 2.694 >0.05麻醉后 89.22±23.11 106.51±11.02 10.124 <0.05

2.2 拔管时间、睁眼时间(见表2)

表2 比较拔管时间、睁眼时间(±s,min)

组别 n 拔管时间 睁眼时间观察组 30 9.19±5.11 5.36±4.08对照组 30 15.30±5.22 10.61±5.11 t 12.741 10.874 P<0.05 <0.05

3 讨 论

迅速实现麻醉诱导,维持充分的镇痛、镇静效果,且结束麻醉以后,患者清醒时间较快,没有药物残留作用出现时是麻醉效果良好的表现[3]。瑞芬太尼属于阿片受体激动剂,它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且存在药效消除快、作用时间短及起效快等显著优势,然而会使患者的心率减慢、血压降低,与丙泊酚联合应用能够发挥协同效果,使瑞芬太尼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4-5]。

本文研究显示,观察组麻醉后血液动力学相关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且拔管时间、睁眼时间较短(P<0.05)。综上所述,对扁桃体摘除术患者行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能够有效维持患者的血压、心率水平,缩短拔管时间和睁眼时间。

猜你喜欢
睁眼摘除术扁桃体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应用于声带息肉摘除术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MRI图像结合JOA评分对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评估
高龄患者白内障摘除术的安全性及手术疗效分析
你不知道的睡眠冷知识
扁桃体
“水果”变“干果”
扁桃体,切还是不切?
关于“牙髓摘除术、根管治疗术”二词的管见
讽刺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