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中个体化心理护理的实践效果观察

2020-11-14 05:24刘景霞
关键词:个体化内科病程

刘景霞

(江西省安义县人民医院,江西 南昌 330500)

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医疗水平的发展,医疗单位的就医服务质量也受到了人们的一致认可。内科疾病范围较广,主要通过药物治疗疾病,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防止以及减少副作用,药物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短时间内疗效不明显,护理模式对预后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疾病的原因,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因此内科护理面临着更高的要求。个体化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要求,制定相关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护理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7年1月~2019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该研究所选病例已经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都知情同意,由此我院对内科护理中个体化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展开了研究。将两组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11例,女性19例,年龄31~79岁,平均(51.28±2.41)岁,患病病程8 h~35 h,平均病程为(24.58±1.03)h;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28~73岁,平均(49.24±1.89)岁,患病病程7 h~36 h,平均病程为(23.53±1.25)h。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性别年龄无意义不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常规内科护理。护理工作人员应该积极的接待患者,保持病室温湿度适宜,光线充足,定期为患者通风消毒,对于危重患者应该严格护理要求,加强基础护理,规范护理操作,遵循无菌技术原则,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如果患者出现异常应该及时的报告医生。

1.2.2 观察组

在常规内科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个体化心理护理。由于一些患者不配合护理工作,缺乏对疾病的医学知识,护理工作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个体化护理,满足患者的需求,这时要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营造良好的科室氛围,部分患者希望尽快的恢复,因此心情比较急切,护理工作人员应该对其说明[1]。护理中,应该尊重患者的人格,保护好患者的隐私权,提高患者的机体功能,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根据疾病的类型确定其饮食,对于心情焦虑的患者多交流,使其多与外界接触,缓解其心情,对于紧张的患者可以试着转移注意力,使其正确的认知疾病,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患者的存在感[2],使患者感受到家的温暖,促进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1.3 评价方法

自制问卷表调查分析两组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获取患者资料采用SPSS 18.0系统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较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n,%)

3 讨 论

近年来,我国内科的发病人数不断增加,原发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内科包括多种疾病,其中既有急性病,也有慢性病,患者的病情容易反复发作,因此患者的心理状态也不相同。情绪影响着治疗以及护理的效果,患者的疾病不同,需求也会不同,近几年来,内科的护理质量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对于患者的不良心态的改善需要转换护理模式。人性化护理重视心理护理,对于患者的不良情绪能够很好的缓解,并且可以使患者更好更快的恢复。个体化心理护理应用在内科护理中,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态,护理工作人员通过主动地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在患者的多个角度分析并对其满足,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使其配合护理工作,内科疾病的病程比较长,主要通过药物治疗,但是疗效短时间内不明显,因此患者可能会产生不良情绪,影响护理效果以及工作的进行。个体化心理护理是一种新的护理模式,将对症护理模式多元化[3],内科患者的心理护理很重要,治疗的过程中还会伴有并发症出现,导致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大,临床护理对老年人心理和生理上的压力都有一定的缓解,促进患者的恢复。个体化心理护理在不同阶段都会满足患者相应的需求,在医院实行,并不断地汲取国内外的经验,审视自己的不足,在一次次的临床实践中进步,对于内科患者的疼痛以及生活上的困难进行缓解或者解除,在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上进行护理,发挥个体化心理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影响患者,缓解或消除其不良心理状态。个体化心理护理对患者的服务内容越来越全面,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认可,并且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了正确的认知,提升了治疗效果,使患者恢复正常社交,促进新型医学模式的进一步落实,使患者安心的接受治疗与护理,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定期观察护理效果,通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反馈意见进行调整,能够使护理工作进行的更加顺利。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67%与对照组83.33%相比较高(P<0.05)。综上所述,内科护理中应用个体化心理护理,有效地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猜你喜欢
个体化内科病程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内转科型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个体化干预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效果分析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霉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