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齐患者冠状动脉心电图编辑CTA与DSA的对照研究

2020-11-14 05:24于俊俊
关键词:伪影房颤冠脉

于俊俊

(江苏省灌南县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苏 连云港 2225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从2017年2月~2019年2月在本院开展冠状动脉造影以及CT冠状动脉成像的相关患者进行随机性的样本选取,获得共计50例的心电图异常和心律失常患者的CT冠状动脉成像信息,本工作所采用的选择标准是患者的心率低于100 bpm。其中男例35,女例15,年龄在45~75区间内,均值(65.26±5.12)岁。50例均于CT冠状动脉成像后1周内行DSA检查。首先都先要进行研究工作知情同意书的前述,开展剂量为1毫升的对比剂原浆静脉注射,只有当碘过敏测试结果为阴性时,才进行后续的冠状动脉CT成像检测工作。

1.2 入选标准

(1)入选病人均伴有胸痛、胸闷等症状,存在严重疾病病史。经精确诊断是冠心病[1]。开展12导心电图检查,呈现ST-T改变,或表现为可疑缺血现象;(2)之前患者曾经实施了移植冠状动脉旁路的相关手术或是将支架植入到其冠状动脉中的手术;(3)患者均无碘剂过敏史;(4)各病例都不存在严重的肾脏或是肝脏方面的功能不全史;(5)除去妊娠、哺乳期女性、不耐受病人。

1.3 方法

检查前告知所选入者禁食6小时,将25~50 mg倍他乐克服入,让心率在70次/min区间,对情绪激动者使用10 mg地西泮,确保其稳定。

1.3.1 SCT冠脉成像扫描方法

应用检查专用双筒高压注射器设备及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AS 64排128层螺旋CT对所选者进行冠状动脉成像扫描。其参数数值:0.20~0.22 mm的层厚,0.18-0.24:1的可变螺距,0.35秒/周的球管旋转周期,管电流强度大小为670毫安~700毫安,管电压值为120千伏。所选择的注射器为高压双筒的类型,采用的注射速率值为5.0毫升/秒~5.5毫升/秒,碘克沙醇(60~80mg(320 mg/ml)和生理盐水(30毫升~40毫升)。整个期间开展的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工作序列是Cardiac Segment或Burst,如果患者的心率等于或大于70 bpm,则采用多扇区或者是双扇区的扫描模式;如果患者存在心律不齐现象,在实施扫描前,要指导病人静坐,确保心律规整,另外提醒其在预扫描时期先吸气再憋气,参照心电图所给出的早搏或者是房颤方面的具体规律,使扫描工作在短时心律规整周期里实施完成[2]。

1.3.2 CAG的检查方法

本工作所实施的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测工作是在SIEMENS血管造影设备(COROSKOP- HICOR)上进行。通过普通的局部性麻醉处理,进行右腕部桡动脉穿刺,所开展的左右两侧冠状动脉造影操作是通过5FJL、JR及5F MP型的造影导管来完成。碘克沙醇(320 mgI/mL)为本工作所用的对比剂,注射时速保证在4 ml~8 ml/s区间内。其中右侧冠状动脉的造影投照体位是从2至3个和4至6个,左侧同理[3]。

1.3.3 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图像的重建和筛选

经扫描后,把处理后的AW4.3所有的期相图像输送,依照其原始数据对菜单进行重建,以间隔大小为5%对期相范围为0%到99%的图像进行重建,将最理想时相选择出来,再在现相关的容积(缩写为VR)、多曲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多层面重建等图像重建,将各个冠状动脉呈现出来[4]。心率不足80 bpm时,重建选取70%~80%的R-R,大部分冠脉图像呈现较好;当心率在80 bpm及以上时,重建选取40%~50%的R-R,大部分冠脉图像呈现清晰。对冠脉图像的相关质量进行分级,具体为:1分代表着不存在伪影,可清晰地显示患者的冠状动脉;2分说明病人的冠状动脉有部分位置呈现模糊状态;3分表明病人的冠状动脉中呈现出轻度、中等程度的阶梯伪影;4分代表着在患者的冠状动脉中存在着错位、中断或者是显示严重模糊的现象;5分则代表无法有效地进行患者的冠状动脉影像识别。如果所得的图像质量分值等于或低于2,则结果优良,如果所得的图像质量分值等于或低于3,则结果符合临床诊断的要求。

1.3.4 观察心电图

对R波触发点缺失或现象观察,同时手动编辑心电图呈现异常状况,将触发点删除、移动或添加后,重新建立图像,此时需确保状态在R-R间期。假如R-R间期房性早搏或不等因室性或所引起,则需要将R波上早期呈现的触发点删除[5]。之后经回顾心电门控对有关图像重建进行操控,其厚度值在0.625 mm及以上,重叠期间数值为0.3 mm,层厚值0.5 mm,窗位呈现70 HU,窗宽数值500 HU。重建图像时,心动周期处于45%、75%期间,最后采取VR、MPR 等图像进行处理,并对其各支冠状动脉重组。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中的计数资料采用SPSS 20.0软件整理、探究,并观察冠状动脉成像及CAG冠状动脉狭窄不同状况。若P<0.05,则表明差异存在。

2 结 果

2.1 检查结果

对于本工作中的心律不齐患者(共计50例),房颤者3例,室性早搏者35,12例房性早搏。造影过程中,3例房颤、频发性室性早搏、严重运动伪影分别是3例、4例和3例,共计得到可供观察的冠状动脉节段580段。金标准以DSA检查结果呈现,其中445段冠状动脉正常,110段狭窄;而经CTA检查呈现426段正常,129段狭窄。见表1。

表1 通过CAG和CTA来判断冠状动脉狭窄

2.2 诊断效能

冠状动脉血管狭窄敏感度、特异度在CTA诊断下:前者是96.21%(431/448),而后者是97.32%(109/112),探析其数据,差异不明显(x2=1.528,P>0.05)。

3 讨 论

观察冠状动脉狭窄时,选用CTA诊断,其特异性、阴性预测数值明显要高[7],可在冠心病筛查和治疗、随访等过程中应用。但也会因患者呼吸状况、扫描条件和时间分辨力、对比剂浓度、心律变化和重建时相等因素影响,其中心律不齐作为直接影响MSCT冠状动脉成像的关键因素[8]。若有心律不齐状况呈现,心脏会出现节律性搏动,在各个心动周期中,舒张期与收缩期不能处于稳定状况,使得R-R间期不相等,重建期间,一样时间点的每个心动周期,其相位均有显著变化,进而呈现出触发信号缺失、异位或增多等现象,使重建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受损,引发图像模糊、阶梯状伪影、缺失或错层等,对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无法有效评估。

临床上心律不齐相对普遍,尤其是偶发性的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等。要想将这些病人的CT冠状动脉成像率提高,则须采用无创方法对冠状动脉的狭窄情况正确判断,这一点十分重要。本实验心电图编辑后,两种诊断模式相对而言,其结果比较相似,由此可表示,心电图编辑软件可在心律不齐病人的CT冠状动脉成像中使用,且和CAG均具较高的相符性。

4 结 语

根据本工作所得结果可知,通过心电图的相关编辑功能可促进CT冠状动脉成像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对存在心律不齐现象的相关患者而言,其成像质量明显增加,然而对伴有房房颤、心律完全不齐或频发室早等症状病人来说,采取该方式也不能增强其成像质量,须先应用药物纠正或控制心律不齐[9],缓解时再开展CT冠状动脉成像。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在诊断心律不齐病人期间,也具备较高的精确度,和DSA诊断结果相符,其在今后的临床上可作为一项关键性评价指标,可深层次普及应用。

猜你喜欢
伪影房颤冠脉
两种64排GE CT冠脉成像信噪比与剂量对比分析研究
MR硬件相关伪影常见原因分析及对策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脂肪酸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研究进展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研究3.0T磁共振成像伪影的形成及预防
研究3.0T磁共振成像伪影的形成及预防
房颤别不当回事儿
预防房颤有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