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术后恢复期病人负性心理的影响分析

2020-11-14 05:24
关键词:性心理外伤颅脑

邵 艺

(安徽中医院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1)

颅脑外伤指的是因外界暴力作用于头部而产生的颅脑损伤,临床发生率较高仅次于骨折,致死率位居首位[1]。受伤原因分为暴力、交通事故、高空坠落等,多数颅脑外伤患者并发肢体、语言等障碍,因此产生不同程度的负性心理变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预后康复[2]。手术是常见治疗手段,患者术后恢复期是预后康复的关键性阶段,此时采取何种护理方式对于患者而言更为有利,是临床一大难题[3]。本研究选择我院80例颅脑外伤术后恢复期患者分组实施传统护理及其辅以心理护理干预,着重分析其对患者负性心理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9年1月~12月颅脑外伤术后恢复期患者80例,根据就诊时间的不同进行分组,参照组40例患者进行传统护理干预,研讨组40例患者则在传统护理基础上辅以心理护理干预。纳入标准:已确诊为颅脑外伤患者,已采取手术进行治疗,均处于术后恢复期。患者及其亲属对于研究整体过程、目的已充分了解后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年龄超过70岁的患者,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女性患者,合并严重的血流系统、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参照组:男女比例27:13,年龄19.3~68.9岁,平均(39.13±15.14)岁,颅脑外伤致伤原因分为重物撞击、高处坠落、交通事故分别有患者10例、14例、16例;外伤类型分为颅内血肿、脑挫裂伤、脑疝、硬脑膜下血肿分别有患者5例、11例、18例、6例。研讨组:男女比例26:14,年龄18.7~69.2岁,平均(38.78±15.36)岁,颅脑外伤致伤原因分为重物撞击、高处坠落、交通事故分别有患者11例、15例、14例;外伤类型分为颅内血肿、脑挫裂伤、脑疝、硬脑膜下血肿分别有患者4例、12例、17例、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损伤原因及类型等多个方面信息资料均未呈现统计学差异,P>0.05,具备研究对比的有效性。

1.2 方法

参照组40例患者实施传统专科护理干预,护理人员进行个性化饮食、生活、运动方面的指导,并观察分析患者术后恢复期的心理状态,监测其生命体征、不良反应等。研讨组40例患者在传统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2.1 和谐的护患关系

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恢复期时间往往比较长,它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患者与其家属难免产生不安、恐惧、紧张等不良心理变化,而消极的情绪对于康复极为不利。患者的心理变化主要是因突如其来的事件而出现的应激反应,护理人员应当理解并予以重视,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想其所想,急其所急。积极的与患者进行交流,深入了解其真实的想法或解答其疑问。详细讲解颅脑外伤的相关知识,恢复期的注意事项等等,态度热情、真诚,语言温柔、亲切,尽可能保护患者的隐私,尊重患者,不断鼓励、安慰患者及其亲属,并教会患者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

1.2.2 心理干预方式

一、集体心理护理干预,每周定期召集患者,一同听取专家对于疾病知识、恢复期功能康复训练等方面的建议,让患者逐步认识到机体的不适感觉是正常的术后反应,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与治疗,病友相互交流,护理人员给予正面的引导,让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医护工作的进行,同时大大提升患者治愈的信心。二、指导患者进行肌肉放松,护理人员正确示范全身肌肉放松的方式,并告知患者可通过听音乐、读书看报、聊天等方式转移注意力,改善其不良心理状况。

1.3 观察指标

对于两组患者经护理前、后的负性心理(焦虑与抑郁情绪)变化通过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价,焦虑、抑郁评分区间0~100分,50分为临界值,评价分值越高,表明负性心理程度越重。

1.4 统计学处理

将研究收集的观察指标数据运用SPSS 2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类型资料(负性心理变化)通过均数±标准差(±s)表示,t验证,组间数据呈现显著性差异时以P值<0.05反映。

2 结 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负性心理评分值接近,P>0.05,护理后的负性心理评分值较参照组明显更低,P<0.05,组间数据呈现显著性差异。见表1。

3 讨 论

颅脑外伤在临床中属于急症,且病情严重,一般直接进行手术治疗,术后恢复期内患者的负性心理表现明显,此时医护人员应加强护理干预[4]。心理护理干预首先就是要与患者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亲属积极沟通、交流,了解其负性情绪的症结所在,再有针对性的实施心理疏导,并且给予疾病治疗与康复方面的健康教育,有效提升其认知程度[5]。通过集体心理护理干预以及全身肌肉放松的指导等一系列心理干预方式,让患者的负性心理得以改善,并调动其面对疾病治疗的积极性,最大程度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6]。每周定期召集患者,一同听取专家对于疾病知识、恢复期的功能康复训练等方面的建议,病友之间相互交流,促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医护工作的进行[7]。

表1 两组患者的负性心理变化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的负性心理变化对比(±s,分)

分组 时间 焦虑情绪评价 抑郁情绪评价参照组 护理前 72.27±6.72 74.82±7.47护理后 43.96±3.64 45.78±4.29研讨组 护理前 73.34±6.87 74.94±7.57护理后 24.82±1.51 26.02±1.18 t 护理前 0.7041 0.0713护理后 0.4834 0.9433 P 护理前 30.7178 28.0881护理后 0.0000 0.0000

护理后的负性心理评分值较参照组明显更低,P<0.05,组间数据呈现显著性差异。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术后恢复期病人负性心理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获得了较为理想的预后效果。

猜你喜欢
性心理外伤颅脑
橡皮生肌膏在手外伤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中的应用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心理护理对肿瘤介入治疗患者生存质量及负性心理状态的影响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青少年性心理网络色情问题凌浩
初中生性敏感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