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连云港市小学生身体机能发展研究——基于2017年、2018年体质测试数据分析*

2020-11-16 06:14赵海龙
运动精品 2020年6期
关键词:年龄组握力连云港市

杨 磊 赵海龙

2018年连云港市小学生身体机能发展研究——基于2017年、2018年体质测试数据分析*

杨 磊 赵海龙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6)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测量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2017年、2018年连云港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点校7-12岁小学生的体质测试数据为依据,探究该群体体质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期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体质健康;小学生;身体素质;比较

小学时期是身体发展的敏感阶段,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学习生活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保证。本研究通过对连云港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点校小学段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身体机能等指标进行比较,依据相关理论寻求产生问题的根源与影响因素,分析城乡小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差异,旨在为政府部门的决策干预和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连云港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点校小学段学生,共选取城乡学校9所。按江苏省体质健康监测抽查要求,抽测小学生5966人,其中男生2892人,女生3074人。年龄在7-12周岁。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以“小学生体质健康”为关键词查阅相关资料,收集整理相关数据。

1.2.2 实地测量法

根据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抽查要求,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按城乡和性别将学生分为城市男生(城男)、乡村男生(乡男)、城市女生(城女)、乡村女生(乡女)4个群体。所选取的学生均未经过系统的运动训练且身体状况良好。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版)》内容进行现场测试。选取50米跑、斜身引体向上(男生)、仰卧起坐(女生)、握力、立定跳远、1分钟仰卧起坐、50米×8往返跑和坐位体前屈等测试项目,从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等方面了解连云港市小学生体质状况,并对2017年和2018年连云港市城乡小学生的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1.2.3 访谈法

通过访谈、电话、微信等方式,就影响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因素与学校的体育工作负责人、体育教师、部分学生及家长进行交流,并梳理归纳得到的信息。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2010对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测试结果

2.1.1 斜身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

测试结果显示,7-12岁低龄组乡男斜身引体向上的数据差异明显要大于城男的数据差异(见图1)。检验结果显示:7、8、9、10、12岁城乡男生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7、8、9岁年龄组城男的斜身引体向上测试结果较好,10、12岁乡男的测试结果较好。

与2017年测试结果相比,仅7-10岁乡男的数据变动较大。说明导致2018年城乡低龄男生在斜身引体向上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乡男测试数据较低。调查发现,低龄组乡男上肢力量素质发展水平较低,高龄组乡男的上肢力量比城男好。

7、8、9、10、11岁年龄组城乡女生仰卧起坐测试结果存在显著差异(≤0.05),其中7、8、10岁年龄组城女测试结果好于乡女,9、11岁年龄组乡女测试结果好于城女(见图2)。

图2 连云港市7-12岁女生仰卧起坐测试结果走势图

2.1.2 握力

测试结果显示,7-12岁学生的握力素质随年龄的增长呈增长趋势(见图3、图4)。检验显示:8、9、10岁城乡男生间存在显著差异(≤0.05),8、9、10岁为城男好于乡男,7、11、12岁城乡男生间不存在显著差异(>0.05);8、9岁年龄组城乡女生间存在显著差异(≤0.05),8、9岁年龄组城女好于乡女,7、10、11、12岁年龄组城乡女生间不存在显著差异(>0.05)。

总体来看,高龄组乡村学生和低龄组城市学生的握力较好。与2017年测试结果相比,同性别同区域数据波动不明显。虽然2018年乡村高龄组学生的平均握力水平较2017年有所降低,但仍好于城市学生。

图3 连云港市7-12岁男生握力测试结果走势图

图4 连云港市7-12岁女生握力测试结果走势图

2.1.3立定跳远

图5 连云港市7-12岁学生立定跳远测试结果走势图

2018年立定跳远测试结果显示(见图5):7、8岁年龄组城乡男生间存在显著差异(≤0.05)。各年龄组城男均好于乡男,9、10、11、12岁年龄组城乡男生间不存在显著差异(>0.05);7、8、10、12岁年龄组城乡女生间存在显著差异(≤0.05)。各年龄组城女均好于乡女,9、11岁年龄组城乡女生间不存在显著差异(>0.05)。总体来看,男、女生都有城乡差异,城市学生好于乡村学生。

与2017年测试结果相比,2018年乡村学生立定跳远成绩变动较大,呈下降趋势。低龄组乡村学生的下肢力量应当给予关注。

2.1.4 坐位体前屈

测试结果显示,坐位体前屈的性别差异较为明显,女生普遍优于男生(见图6、图7)。检验结果显示:10、11岁年龄组城乡男生间存在显著差异(≤0.05),7-12岁乡男总体上好于城男;7、10、11岁年龄组城乡女生间存在差异(≤0.01),同年龄组城女好于乡女。

2.1.5 50米跑

测试结果显示,50米跑用时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减少,12岁为分化期(见图8)。检验结果显示:7、8、10、11岁年龄组城乡男生间存在显著差异(≤0.05),7、8岁年龄组城男显著好于乡男,10、11岁年龄组乡男显著好于城男;7、8、9、10、11岁年龄组城乡女生间存在显著差异(≤0.05),9、10、11岁年龄组乡女好于城女,7、8岁年龄组城女较乡女快。

结合在立定跳远项目上城市学生的表现较乡村学生要好的情况看,城市学生具有较好的腿部爆发力,但没有体现在50米短距离跑的速度上。

图6 连云港市7-12岁男生坐位体前屈测试结果走势图

图7 连云港市7-12岁女生坐位体前屈测试结果走势图

图8 连云港市7-12岁学生50米跑测试结果走势图

图9 连云港市7-12岁学生50米×8往返跑测试结果走势图

2.1.6 50米×8往返跑

2018年50米×8往返跑测试结果显示,50米×8往返跑成绩随着年龄增长变得越来越好(见图9),7-9岁城市学生的测试成绩相对要好一些。检验结果显示:7、8、9、11岁年龄组城乡男生间存在显著差异(≤0.01),7、8、9岁年龄组城男速度显著快于乡男,10、12岁年龄组城乡男生间不存在显著差异(>0.05);7、8、9岁年龄组城乡女生间存在显著差异(≤0.01),7、8、9岁年龄组城女速度显著快于乡女。

2.2 对比分析

2.2.1 力量素质

力量素质是人体在运动中克服阻力的能力。斜身引体向上、仰卧起坐、握力、立定跳远等测试项目均能从不同层面反映人体的力量素质。调研结果显示,7-12岁低龄组乡男斜身引体向上的数据差异明显要大于城男的数据差异。由于性别的差异,12岁学生在握力上开始出现分化,高龄组乡村学生和低龄组城市学生的握力表现较好。

与2017年测试结果相比,仅7-10岁乡男的斜身引体向上数据变动较大。低龄组乡男上肢力量素质发展水平较低,高龄组乡男的上肢力量要比城男好。2018年高龄组乡村学生的平均握力水平较2017年有所降低,但握力表现仍好于城市学生。2018年乡村学生立定跳远成绩较2017年变动大,且表现为下降趋势。低龄组乡村学生立定跳远的表现应当给予特别关注。

2.2.2 柔韧素质

柔韧素质是指运动时人体各关节的肌肉、肌腱和韧带等组织的伸展能力和关节的活动幅度。坐位体前屈主要考察的是柔韧素质。通过对比2018年与2017年该项数据发现,乡男的柔韧素质总体上优于城男,女生普遍要优于男生。

2.2.3 速度素质

速度素质是人体快速移动、快速完成动作或对外界刺激做出快速运动反应的能力。该年龄段速度素质测试项目为50米跑,从测试结果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速度素质逐渐变好,12岁左右为速度素质发展的分化期。与2017年相比,2018年城乡各年龄组的速度素质变化不大。值得注意的是,城市学生具有较好的腿部爆发力,但没有体现在50米短距离跑的速度上。

2.2.4 耐力素质

耐力素质是人体在长时间内克服疲劳坚持运动的能力。耐力素质测试项目为50米×8往返跑。2018年测试结果显示,7-12岁小学生耐力素质随着年龄增长变得越来越好。乡女在12岁时耐力最佳,与同龄城女甚至其他年龄组的乡女表现出显著差异,这与该年龄组的耐力水平提高有关。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2018年测试结果显示,连云港市小学生力量素质总体向好。7-10岁乡男的斜身引体向上数据变动较大,低龄组乡男上肢力量素质发展水平较低,高龄组乡男的上肢力量好于城男,高龄组乡村学生明显好于城市学生。乡村学生下肢力量有下降的趋势。乡男柔韧素质总体上优于城男,乡女柔韧素质较之往年提高幅度较大。城乡各年龄组学生的速度素质变化不大。耐力素质随着年龄增长变得越来越好,乡女12岁时耐力最佳。

3.2 建议

(1)减轻违背教育教学规律、有损小学生身心健康的过重学业负担,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开足开好体育课程;重视课外锻炼活动,严禁随意、挤占体育课时间,保障学生有充足的体育锻炼时间;通过在校园内开展体质健康宣传活动,让学生了解体质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2)根据连续多年的学生体质监测数据,梳理不同年龄段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情况,科学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通过对学生的体育锻炼和生活进行指导,使每一位学生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运动习惯,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3)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要按标准配齐体育教师和体育教研人员;科学合理地确定体育教师的工作量,把组织开展课外活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课余训练、体育比赛等纳入教学计划;保障体育教师在职称(职务)评聘、福利待遇、评优表彰、晋级晋升等方面的同等待遇。

[1]国家体育总局.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2]姬南南.济宁市城乡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对比研究[D].济南:山东体育学院,2018.

[3]江苏省2014年第四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发布[EB/OL].http://news.163.com/15/1217/11/BB1JEAUJ00014SEH.html.

[4]王军利.关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存在问题的思考[J].体育学刊,2015(1):70-74.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Function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Lianyungang City in 2018--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hysical Fitness Test Data in 2017 and 2018

YANG Lei, etal.

(Lianyungang Normal College, Lianyungang 222006, Jiangsu, China)

2019年连云港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9LKT2124)。

杨磊(1982—),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体育社会学。

猜你喜欢
年龄组握力连云港市
儿童握力弱,未来健康差
《莲年有鱼》
不容忽视的握力
学习母鸡
高原地区736例消化性溃疡临床特点分析
关于组织中年龄多样性与世代差异的研究
握力与长寿
你能活多久,握下手就知道
乳腺占位性病变弹性评分3分患者年龄与肿瘤良恶性相关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