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打造服务贸易新高地的思考和建议

2020-11-16 02:13陈新年
中国经贸导刊 2020年25期
关键词:自贸港服务业海南

陈新年

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以下简称“自贸港”)是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大举措。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海南自贸港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标志着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自贸港”,为海南经济社会包括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如何顺应世界服务贸易发展趋势,抓住机遇,克服挑战,形成服务贸易新高地,是海南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海南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主要特点

对外贸易水平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基础和起点。2016年,海南省成为我国首批服务贸易创新试点地区,2018年开始第二轮深化试点。近几年来,海南配合海南自贸区和自贸港政策体系探索,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围绕旅游、教育、医疗健康、运输等重点领域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国际开放度显著提高,有力促进了海南服务贸易的快速增长。

(一)服务贸易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近几年,海南省服务贸易均出现两位数以上的快速增长。2016—2019年,服务贸易总额依次为15.70、24.55、28.33、31.85亿美元,分别增长19.34%、23.92%、16.85%、20.3%(图1)。其中,出口额依次为5.09、11.76、13.27、16.40亿美元,分别增长13.21%、42.69%、14.26%、33%;进口额依次为10.61、12.79、15.06、15.45亿美元,分别增长22.52%、10.55%、19.23%、9.2%。

(二)增长质量明显提高

海南省服务贸易首次出现顺差。在全国服务贸易出现大逆差的背景下,2019年海南服务贸易实现顺差6.5亿元,顺差主要来自旅行、加工服务、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贸易。服务贸易占海南对外贸易的比重稳步提升。2019年,服务贸易占海南对外贸易总额的19.62%,较上年提高1.92个百分点;比我国服务贸易占比高出5个百分点。新兴(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增长很快。2019年,保险、金融、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维修服务分别增长34.6%、121.5%、52.2%、293.9%,高于服务贸易总体增速。根据商务部国际贸易研究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全球服务贸易发展指数报告(2019)》,海南服务贸易结构指数在全国30个省(区、市)中排名第三。

(三)服务贸易结构以旅行和运输服务为主

尽管新兴服务贸易增长很快,但海南服务贸易结构仍然以传统服务业中的旅行和运输为主。2019年,旅游和运输行业合计占服务贸易总额的72.04%。其中,旅游服务进出口总额为95.74亿元,占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为43.59%,是全省服务贸易第一大行业。其中,旅游出口70.28亿元,增长37.06%;旅游进口25.46亿元,下降5.79%,说明海南入境游呈现快速增长,出境游出现下降。

(四)服务贸易市场多元化

2019年海南服务贸易伙伴包括中国香港、美国、爱尔兰、意大利、中国澳门等12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排前五位的国家(地区)均是发达经济体,分别为美国、中国香港、新加坡、英国、韩国,合计占海南服务贸易总额的45.96%(图2)。

二、海南发展服务贸易的机遇和有利条件

(一)全面开放的历史性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4.13”重要讲话和中央12号文件赋予海南经济特区改革开放新使命,明确提出海南“三区一中心”的战略定位,即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和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总体方案》明确海南整体封关运作,赋予海南更大更多的制度政策安排,从自贸区建设到自贸港建设,有很多政策上的突破和制度集成创新,海南将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鲜明旗帜和重要开放门户”。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投资贸易政策和制度体系及国际化、市场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有助于海南集聚全球优质生产要素形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新高地,为服务贸易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

(二)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资源

海南是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资源,碧海、蓝天、沙滩、气温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气候条件,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未来将发挥自身的生态优势,对标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国际化水平,打造世界知名的国际旅游消费胜地。

(三)区位交通枢纽优势

海南处于东亚和东南亚的地理中心,靠近主要国际门户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毗邻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已初步建成连接港澳台及内陆地区、对接东盟、面向全球的国际大通道。已开通43条内外贸海运航线,实现东南亚主要港口全覆蓋。执飞的国际航线达到103条,通达境外62个城市。构建起“4小时8小时飞行经济圈”,形成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对外开放门户。“一带一路”为服务贸易发展提供机遇和发展空间。海南具有的海港、空港枢纽地位和独特的区位优势,有利于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海上和空中的互联互通。

三、海南发展服务贸易面临的挑战和不利条件

(一)逆全球化的挑战

近几年来,由于各国经济增长乏力、全球发展不平衡导致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倾向抬头。新冠疫情的冲击以及防控措施造成的经济停摆使世界经济陷入严重收缩,加重逆全球化思潮的蔓延,全球化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海南服务业利用外资、国际合作、扩大服务贸易都带来较大压力。短期来看,面临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抗疫采取的隔离措施加上贸易保护主义引发的贸易战、科技战,导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断裂或收缩,国际市场需求严重萎缩,中短期内外贸将持续承压。世界银行在2020年6月期《全球经济展望》中称,全球经济今年将收缩5.2%,这将是二战以来程度最深的经济衰退。世贸组织预计今年全球商品贸易大跌13%—32%。最新数据显示,世界各个地区贸易均急剧下滑。自2019年年底至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服务贸易增长动力持续减弱。那些严重依赖全球贸易、旅游、大宗商品出口和外部融资的经济体受影响最为严重。2020年1—4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15144.3亿元,同比下降13.2%。

(二)来自内外竞争的压力

海南服务贸易虽然增速很快,但规模还很小。2019年,海南占我国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只有0.41%,与上海、北京、广东相比,发展空间和差距明显。2019年,上海服务贸易总额1843.8亿美元,占全国的23.48%;北京1623.7亿美元,占全国的20.68%。与中国香港比差距明显,与新加坡相比,差距就更大。2019年中国香港服务贸易总额1.4万亿港元(按1港元兑0.1276美元的平均汇价折算为1786.4亿美元),新加坡5509.34亿美元,而且均为顺差(图3)。

2018年,海南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運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6个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合计为912.41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1.8%,上海、广东2017年分别为16467.15亿元、25445.96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79.2%、53.6%。

(三)产业发展滞后

先进制造业发展是现代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海南是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制造业占比不高,占GDP的比重只有11.8%,就业只占2%。2018年,服务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2.66%,增加值占GDP比重为67.50%,税收收入占全省税收收入的比重为80.14%,劳动就业占比为49.23%。在服务业增加值中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新兴服务业增速很快,但比重仍然较小,包括保险、金融、电信计算机及信息、文化和娱乐、教育、维修和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四)行业龙头企业发展不够

海南现代服务业各行业企业营业收入不高,龙头企业发展不够,带动作用不强。2018年,除金融业外的现代服务业营业收入超亿元的企业共200家。其中,100亿元以上的企业1家,50亿—99亿元的企业1家,5亿元以下的163家企业,占81.5%。海南全省有进出口业务的服务贸易企业不足一千家,其中只有16家年进出口额过亿元,海航集团、阿里传媒、金海浆纸3家企业占海南服务贸易总额的47.81%。2019年进出口排名前30的企业中,海航系有3家,其他企业实力不足。

(五)人才短缺的挑战

服务贸易需要复合型人才,既要掌握现代服务业及新兴服务业发展业态或模式的知识和技能,又要熟悉国际贸易中服务贸易的知识和技能,这方面的人才缺口比较大。与其他省市相比,海南对服务贸易人才引进的力度还不够。本省高校培养相关人才也很有限,仅海南大学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企业若要培养服务贸易方面的人才,需要时间和增加企业成本,并且专业人才的流动性大,不易留住。

四、海南加快服务贸易发展的几点建议

海南服务贸易的现有规模与海南自贸港地位还不相称,亟需顺应世界贸易发展趋势,发挥海南自贸港优势,不断扩大规模和水平,提升质量,扩大顺差。《总体方案》提出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制度,意味着跨境交付、境外消费、自然人移动等服务贸易模式上存在的壁垒将进一步消除,对跨境服务贸易的限制会更少。在“既准入又准营”的自由化便利化条件下,要加快服务贸易发展,建议在相关产业发展方面采取鼓励支持性政策措施。

(一)抓重点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夯实服务贸易发展的产业基础

围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夯实服务贸易发展的产业基础。巩固发展好旅游、运输等优势服务产业。旅游服务是海南的特色和优势产业,也是海南服务贸易的核心产业,旅游服务出口是海南服务贸易收入的主要来源,要继续巩固和发展。培育壮大互联网、医疗健康、金融、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以生态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等为主的先进制造业,补齐先进制造业短板。

(二)抓新领域新业态发展,推动以“互联网+”为先导的新兴服务出口

重点建设数字产品与服务、维修、研发设计等特色服务出口基地。推进服务贸易数字化,运用数字技术提升服务可贸易性,推动数字内容服务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推动以数字技术为支撑、高端服务为先导的“服务+”整体出口。

(三)用活高水平的开放政策,完善服务贸易促进体系

用好已有服务贸易交流合作平台,搭建新平台,支持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贸易促进活动。发挥已有专业性展会、论坛为支撑的服务贸易会展,鼓励其他投资贸易类展会增设服务贸易展区,鼓励搭建新的服务贸易会展平台。引导数字化背景下服务贸易模式创新,鼓励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推动服务贸易模式创新,打造服务贸易新型网络平台,促进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各服务行业之间融合发展。

(四)抓一批龙头企业,支持服务贸易企业发展

发挥好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作用,支持重点领域服务出口。拓宽服务贸易企业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服务贸易企业。对重点服务出口企业实行免税或零税率。加大出口信用保险和出口信贷对服务贸易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人民币在服务贸易领域的跨境使用试点。

(五)抓人才短板建设,培养与引进并重

多管齐下培育服务贸易人才。鼓励“产学研用”相结合,加快形成政府、科研院所、高校、职校、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为社会源源不断的提供相关人才。加大国内外人才引进力度。开设优惠条件吸引国内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提高外国人才工作便利度。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全球人才招聘制度和吸引外国高技术人才的管理制度。开展外国高端人才服务“一卡通”试点,建立住房、子女入学、就医社保服务通道。

(作者单位: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所)

猜你喜欢
自贸港服务业海南
自由贸易港背景下海南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海南书香节 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
从自贸区到自贸港:由来、发展及中国实践
2019长三角服务业企业100强
从自贸区到自由贸易港
2018上海民营服务业企业100强
辽宁地区自由贸易现状及问题研究
59国免签游海南
热带宝岛海南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