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西兰花小菜蛾“从田间到车间”综合防控技术

2020-11-16 02:12陈纪算毛培成许亚琴马小福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20期
关键词:防控技术小菜蛾西兰花

陈纪算 毛培成 许亚琴 马小福

摘 要:该文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性诱剂诱杀和化学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小菜蛾田间综合防控技术,从采收前先行检查、到厂原料验收、加工过程中控制方法、二次加工(包装)过程中控制方法等方面阐述了小菜蛾车间综合防控技术。通过田间和车间的综合控制,确保成品达到小菜蛾检出的出口质量标准。

关键词:西兰花;小菜蛾;田间;车间;防控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20-0104-02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属鳞翅目菜蛾科,又名小青虫、两头尖,是一种世界性迁飞害虫,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但以南方危害较重,主要为害甘蓝、西兰花等十字花科植物,是当前生产上防治困难的典型害虫之一[1-2]。在慈溪地区小菜蛾常年发生危害,主要集中在春秋2季,一年发生12~15代。主要世代的自然危害损失约为15%~30%,严重的达70%以上甚至绝收,对蔬菜生产产生了极大的威胁[3]。

西兰花是慈溪市主要的栽培蔬菜之一,栽培面积超过3333.33hm2,并且有持续增加的趋势。随着栽培面积的增加,以及近几年恶劣气候的频发,导致小菜蛾在西兰花上发生严重,引起了国内外鲜销与速冻加工市场的高度重视。目前,国内外市场已将小菜蛾的检出与否作为重要的质量标准。

1 小菜蛾田间综合防控技术

由于小菜蛾世代周期短,繁殖率高,且具有迁飞性,防治十分困難,已成为抗药性和最难防治的害虫之一。从源头管理的角度来看,首先应做好田间综合防治。

1.1 农业防治 首先,合理布局,尽量避免十字花科蔬菜的周年连作,实行西兰花与菜用大豆、青刀豆等作物轮作;其次,推迟种植,使易受虫害的苗期和防治困难的现蕾期避开小菜蛾危害高峰期;再次,合理施肥,重施商品有机肥,提高西兰花抗逆力;最后,统一残留茎叶处理,西兰花收后及时清除田间残株老叶和杂草或进行翻耕,消灭越冬虫源,降低害虫基数,压低虫口密度。

1.2 物理防治 小菜蛾成虫有趋光性,在成虫发生期,设置15盏/hm2多佳频振式杀虫灯,可诱杀大量小菜蛾,减少虫源。

1.3 性诱剂诱杀 放置75~80个/hm2蛾类通用诱捕器,每个诱捕器放小菜蛾性引诱剂诱芯1个,诱芯每25~30d更换1次。通过诱杀大量的雄成虫,减少雌成虫的生殖机会,以降低虫口密度。推荐使用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漳州市英格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小菜蛾性引诱剂诱芯。

1.4 化学防治 小菜蛾具有适应性强、环境适宜迅速暴发的特点,在虫口密度达到50~100头/100株时,要迅速防治。一般苗期在50头/100株、生长期100头/100株时,要及时防治[2]。在苗期或莲座初期,卵孵化至1~2龄幼虫盛发期,推荐使用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150g/hm2或5%氯虫苯甲酰胺450mL/hm2,或5%联苯菊酯+5%氟酰脲360mL/hm2;现蕾初期,2~3龄幼虫盛发期,推荐使用10.0%三氟甲吡醚600mL/hm2或5%氯虫苯甲酰胺450mL/hm2;花蕾直径10cm左右、生长后期,推荐使用5.7%乙基多杀菌素+28.3%甲氧虫酰肼150mL/hm2。化学防治注意如下事项:

一是科学使用农药,防止抗性。小菜蛾是一种世界性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到目前为止,小菜蛾已对50种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的抗药性,几乎涉及到所有的防治用药。害虫抗药性是一种“瞬间进化”现象,终止其发展很难,但是合理用药可延缓抗药性的产生[4-5]。因此,不能连续使用一种或同类农药多次防治,要轮换交替使用安全、可靠的药剂,防止抗性。

二是使用出口国基准值相对较高的农药,避免发生农药残留事故。出口西兰花小菜蛾防控中,不仅要考虑防效,还要考虑农药残留安全,因此,农药的选择必须慎之以慎。特别要注意避免使用一律基准的农药,如“吡氟氯禾灵”“腐霉利”“矮壮素”和“多效唑”等。

三是喷药要均匀,喷雾要细致周到。要让叶片背面及近地面的叶片充分着药。喷雾要细致周到,喷药时重点喷雾心叶和叶背及近地面的叶片,使药液接触到虫体。使用小背包喷雾器具时,要特别注意。多虫态并存并且严重危害时,可适当增加施药密度。

四是注意用药时间。根据政府植保部门预测测报,在幼虫孵化盛期或2龄前进行。同时要注意农药安全间隔期。后期使用农药要注意安全间隔期以及容器的二次污染,尽量避免低基准、安全间隔期长的农药在后期施用,合理安排好施药安全间隔期与西兰花采收期的调整。

五是做好预防工作,要求在莲座期(植株封垄前,心叶开始呈拧心状时,约在定植后30d)、现蕾期(花球直径2~3cm)及花蕾直径10cm左右时各使用1次农药,进行预防打药。另外,气温突然上升、并持续一段时间时(28℃),要注意及时防治。

2 小菜蛾车间综合防控技术

在田间综合防控的基础上,为确保成品不得检出小菜蛾的出口质量标准,经过多年摸索,形成了以下的车间综合防控技术。

2.1 采收前先行检查 原料采收前安排基地植保员和工厂品管对农场种植的原料进行检查确认。每个地块以2hm2为1个小单位,按照5点法抽取20个花球(不割下来),外观目视检查,进行表面虫子确认。(1)若表面确认没有发现虫子,允许采收;(2)若表面确认发现虫子,不允许采收,根据虫害情况采取农药喷洒延期采收或降级处理;(3)若发现表面没有虫子,但茎秆等部位有虫子咬过的痕迹或有虫茧,切开其中的5个花球进行第1次检查;如发现有虫子,扩大抽样量至10个花球进行第2次检查;如第2次检查发现有虫子,扩大抽样量至20个花球进行第3次检查。如第1次、第2次、第3次抽样检查没有发现有虫子,允许采收;如第3次抽样检查仍然发现有虫子,不允许采收,根据虫害情况采取农药喷洒延期采收或降级处理。

2.2 到厂原料验收 以每车为单位,分前、中、后随机抽样3次,每次抽样3~4筐,抽取5kg切成3~5cm规格后抽样检查。检验3个样品(每次5kg,合计15kg)中。(1)若检出小菜蛾≤1条/15kg,合格使用;(2)若檢出小菜蛾2条/15kg,重新抽样,若无检出,使用;若≥2条,拒收;若发现1条,则对该批次进行标识,加强过程挑选;(3)若检出≥3条/15kg,原料降级或拒收。

2.3 加工过程中控制方法 (1)清洗。单独使用盐水浸泡和气泡清洗并不能完全达到小菜蛾去除标准。实施盐水浓度为2.0%、浸泡时间为15min、气体流量为5000L·h-1、超声波功率150W组合清洗,效果更好[6]。(2)以每车原料为单位,在漂烫、冷却后对半成品进行剥虫检查,每次抽取5kg。若未发现小菜蛾,正常加工;若发现1条,则重新抽样,若未检出,对该批次半成品进行标识,提醒包装时加强挑选,若小菜蛾≥2,则降级使用;若发现2条,直接降级或废弃使用。

2.4 二次加工(包装)过程中控制方法 (1)使用基准:使用前对半成品进行抽检,≤1条/32kg,超出的不得使用,库内隔离。(2)振动机筛选:在振荡筛选机上进行筛选,根据产品规格调整筛网,选出规格过小,碎末及异物。每1h消毒1次。(3)输送带挑选:分2次进行挑选。主要目标:剔除规格不符品、不良品、西兰花茎间的虫害及异物;选别方法:上下翻动,目视检查产品茎间的虫体及异物。(4)灯光作业台挑选:分2次进行挑选,主要目标:剔除茎椰菜茎,未发现小菜蛾,产品合格;若发现小菜蛾1条,扩大5倍抽样,若无小菜蛾检出,正常包装,若有检出小菜蛾≥1条,该时间段的产品拆包重新挑选,抽查合格后正常成箱;若有检出小菜蛾≥2条,该时间段的产品拆包重新挑选,抽查合格后正常成箱,若仍有检出,则该时间段的产品拆包降级。

参考文献

[1]邱强.新编原色蔬菜病虫图谱[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2]王磊.小菜蛾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J].河南农业,2017,6(下):4-5.

[3]蒋开杰,吴建能,吴华新,等.慈溪菜区小菜蛾抗药性研究初报[J].上海农业科技,2011(1):109-110.

[4]刘霞,牛芳,王开运.小菜蛾抗药性研究现状及防治措施田[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3(9):363-365.

[5]梁沛,高希武,郑炳宗.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药性及其交互抗药性研究[J].农药学报,2001,3(1):41-45.

[6]陈亦辉,郑丹丹,洪广,等.调理用冷冻西兰花清洗除虫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2017,58(9):1553-1555,1558.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防控技术小菜蛾西兰花
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与半闭弯尾姬蜂种群动态研究
武汉地区春甘蓝小菜蛾发生动态与气象因子关系研究
小菜蛾半闭弯尾姬蜂简化扩繁技术
茶树炭疽病的研究进展
苹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分析
西兰花最好蒸着吃
室内饲养小菜蛾与田间种群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
莴苣—西瓜—西兰花高效种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