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两淮”概念的时空流变

2020-11-17 05:39张星煜
黑龙江史志 2020年12期
关键词:淮南淮安安徽

张星煜

(江苏省方志馆 江苏 南京 210019)

“两淮”这个名词,经常在历史典籍、论文、图书中出现。作为一个历史地理概念,两淮究竟是指哪里?是淮东和淮西,还是淮南和淮北,还是其他什么概念?今天笔者以这篇文章梳理一下“两淮”概念的时空流变。

时郡时国:“淮夷”“淮南国”与“淮南郡”

首先可以明确的是“两淮”最早的概念发端于淮河流域,与淮河相关。淮河流域最早见诸于史籍记载的以“淮”命名的部落群体是“淮夷”。淮夷是一个古老的部落群体,从夏商一直到战国时期都生活在淮河中下游流域。《尚书·费誓》记载:“徂兹淮夷,徐戎并兴。”《诗经·泮水》曰:“明明鲁侯,克明其德。既作泮宫,淮夷攸服……既克淮夷,孔淑不逆。式固尔犹,淮夷卒获…憬彼淮夷,来献其琛。”《诗经·閟宫》曰:“至于海邦,淮夷来同。莫不率从,鲁侯之功……至于海邦,淮夷蛮貊。及彼南蛮,莫不率从。莫敢不诺,鲁侯是若。”《诗经·大雅·江汉》曰:“江汉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游,淮夷是求。既出我车,既设我旟,匪安匪舒,淮夷来铺。”这些古代文献从侧面反映了淮夷与当时的中央王朝或者诸侯时常进行相互攻伐。淮夷在中国历史上活跃了一千多年,直到战国末期,楚国向东扩张,淮夷附于楚国。

“两淮”概念的起源要追溯到“淮南”的概念。“淮南”作为地理名词最早出现在《晏子春秋》里,齐国相国晏子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之语。而作为一个建置概念,则要到西汉才出现。

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刘邦在夺取天下后,封开国功臣英布为淮南王,建都于六(今安徽六安)。英布的淮南国地域广阔,辖九江、庐江、衡山、豫章四郡五十县之地,北起安徽的淮河,南至江西的赣江,西起湖北的汉水,东至江苏的高邮,版图覆盖了今天安徽、江西、湖北的大部分地区,并涉及河南、湖南、江苏诸省。

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英布起兵反叛,最终失败。此后刘邦又立了自己的幼子刘长为淮南王,建都于寿春(今安徽寿县)。汉文帝七年(前174 年),刘长也预谋造反,但事情败露,被汉文帝流放蜀郡,死于途中。

此后汉文帝,改封城阳王刘喜为淮南王。公元前164 年,汉文帝将原来的淮南国一分为三,分别分给了刘长的三个儿子。刘长长子刘安成为新的淮南王,仍都寿春。但此时的淮南王国比之前小了很多,只有九江一郡的大小。这时的淮南国西邻颖川,东至全椒,北起沿淮,南及长江北岸,纵横二、三百华里,辖十五县。到了汉武帝时期,刘安也学了自己的父亲阴谋造反,结果事情败露,自尽而亡。

刘安死后,汉朝便不复置淮南国,改淮南国为九江郡。东汉末年,袁术改九江郡为淮南郡。曹魏黄初二年(221),又以九江郡为淮南国,四年复改为淮南郡,太和六年(232)改为楚国,嘉平元年(249)又为淮南郡。

两晋南北朝,淮河流域成为政权争夺的战场,淮南郡的区域时大时小,但也基本以寿春为核心,包括今天安徽中南部。

东向到海:唐朝“淮南道”的东扩

公元589 年,隋朝重新统一中国,隋炀帝大业三年(607)隋朝改州为郡,变三级行政体制为两级,淮南郡领寿春、安丰、小黄、长平、霍丘五县。

唐代的行政区划发生了重大变革。贞观元年(627),唐太宗将天下按照山川形势、交通便利分为十个“道”,初为监察区,后逐渐发展成为行政区。淮南道是为贞观十道之一。至贞观十年(636),领有扬州都督府(治今江苏扬州)、安州都督府(治今湖北安陆)及寿州(今安徽寿县)、濠州(今安徽凤阳)、楚州(今江苏淮安)、庐州(今安徽合肥)、舒州(今安徽潜山)、蕲州(今湖北蕲春)、黄州(今湖北黄冈)、申州(今河南信阳西,湖北北部)、光州(今河南潢川)等。

开元四年(716),以扬州都督府长史兼淮南道按察使。至德元年(756)设淮南节度使,辖有扬、楚、滁(今安徽滁州)、和(今安徽和县)、舒、庐、寿等七州,治扬州。乾元二年(759)又曾短暂设置淮南西道节度使,长期领有申、光、蔡三州,鼎盛时期领有十六州地盘,至大历三年(773)废。

唐代淮南道辖境相当广阔,因行政划分依照山川形便的原则,淮南道已基本符合“淮南”这个称谓,大致包括淮河以南,长江以北,湖北应山、汉阳以东直至东海,治所在扬州。

从唐代开始,“淮南”的建置概念开始东扩,由过去以寿春为中心主要以今天安徽南部为主体的区域扩展到以扬州为中心的今天江苏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直达大海的区域。这个区域为后来宋朝的“两淮路”建置打下了基础。

一分为二:宋朝“两淮路”的形成

宋朝建立后,宋廷采取强化税收的手段以增加中央的收入,通过强化漕运管理以方便物资的交流,强化行政管理以保证社会的秩序,在区划管理上也采取相应措施。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在唐朝“道”的基础上划全国为十五“路”,以加强对府州县的管理。江淮间设置淮南路,统辖“东至于海,西抵濉涣,南滨大江,北界清淮”的大片区域,辖扬、和、楚、泰(今江苏泰州)、海(今江苏连云港)、泗(今江苏盱眙)、舒、庐、蕲、亳(今安徽亳州)、濠、光、滁、寿、通(今江苏南通)、黄、安等十七州,以及无为军(今安徽无为)、高邮军(今江苏高邮)、涟水军(今江苏涟水)、建安军(治今江苏仪征县真州镇)等四军(宋代“军”是在军事要冲设置的州级行政区,地位“同下州”),其统辖区域地跨今天的江苏、安徽长江以北地区、湖北东北部。

由于淮南路辖域过大,各类事务繁重,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宋廷将淮南路一分为二,分置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淮南西路辖寿春府,庐、蕲、和、舒、濠、光、黄等七州,六安军(治今安徽六安)、无为军(治今安徽无为),治庐州。淮南东路辖扬、亳、宿、楚、海、泰、泗、滁、真、通等十州,及高邮军、涟水军两军,转运司(掌行政)治楚州,帅司(掌军事)治扬州。

淮南东路、淮南西路并称“两淮”,这是“两淮”的最初概念。北宋两淮路相较于唐代淮南道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地域范围不再局限于淮河以南,如其统辖的亳州、宿州、海州均跨过了淮河。由此原本因淮南东路、淮南西路而并称的“两淮”在实际上又横跨淮河南北,为后世“两淮”的概念的嬗变埋下了伏笔。

宋室南渡后,淮河以北的亳州、宿州、泗州、海州和寿州下蔡县在绍兴议和(1141)中割让给了金国。淮南东路,只剩下杨、楚、泰、滁、真、通六州和盱眙军。淮南西路剩下庐、蕲、和、濠、光、黄、舒等七州以及安丰军、无为军。

“两淮路”变为宋金对峙的前沿,战略地位大大抬升。为了加强江淮之间的经营,南宋朝廷在两淮路大大加强军事力量。淮南东路方面,升淮安军为淮安州,升涟水军为安东州,改盱眙军为招信军,增设新的淮安军(今安徽五河)、清河军(今江苏靖江)。金朝崩溃后,宋军一度向北扩大淮东路,增设邳州(今江苏邳州);淮南西路方面,升舒州为安庆府,又在寿州增建安丰军、怀远军,依托巢湖建镇巢军,在荆山县(今安徽怀远)增设怀远军。

为了加强两淮路军事指挥,南宋朝廷也开始下放权力,在两淮路设置军事统帅。建炎元年(1127),宋廷任刘光世为江淮制置使,三年(1129)改任淮南制置使,同年任胡舜陟为淮西制置使。绍兴四年(1134),分任刘光世、韩世忠为淮东、淮西宣抚使。绍兴三十二年(1162),任命张浚为两淮宣抚使,总辖淮东、淮西两制置司,此后宋廷多次任命官员出任这一职务。南宋末年,战争形势日益迫切,南宋朝廷往往授予一名制置使统领两大战区的权力,在这一阶段任命了一些官员为两淮制置大使、两淮安抚制置使等职,总揽两淮军事,这些官职也是最早以“两淮”命名的正式官职名称了。

由横变纵:元代到民国“两淮”由行政区到盐政区的转变

“两淮”概念的一个重要变化在元代,这一时期“两淮”从行政区向盐政区转变,并被后世明、清、民国所沿用,直至新中国初期才在政府部门和职官里被废止。

元朝统一后,虽然在行政上也曾有淮西、淮东道宣慰司,但宣慰司在元代属于监司性质,且元代的行政管理体制以行省统路、府,以府领州、县。淮东、淮西被置于在河南江北行省这片广大的区域内,因此在行政上“两淮”的概念逐渐被淡化。

与此同时,“两淮”在盐政中的概念逐渐开始凸显。虽然早在汉代就已经有均输官管理盐务,唐宋也设置过盐铁使、转运使、茶盐司等官职机构,但将食盐运输单独设置专门机构进行管理则是元代开创的。

元至元十一年(1274),元廷将提举淮盐使司更名为两淮都转运盐使司。根据《元史·百官七》的记载:“两淮都转运盐使司,秩正三品。国初,两淮内附,以提举马里范章专掌盐课之事。”这里“两淮内附”明显是沿用宋代“两淮”的说法,是指淮东路、淮西路归附元朝。理由是元代还设立了两浙都转运盐使司、福建等处都转运盐使司、四川茶盐转运司等,皆以行政区域命名。

但今天我们所指的“两淮盐场”绝大部分位于今天江苏长江以北的沿海区域(有的因海岸变迁也已不再靠海),淮西路并不是产盐区。因盐场分布于淮河南北,所以后世称之为淮北盐场、淮南盐场。元顺帝至正十四年(1354)在两淮设置了29 个盐场,其中淮南25 个,淮北4 个。

因此,到了元代,“两淮”的区域范围由行政区转为盐政区,由宋代的淮西、淮东逐渐转为淮南、淮北。

明代于扬州沿置两淮都转运盐使司,下设泰州、淮安、通州三个分司,共设30 个盐场,其中通州11 个,泰州9 个,淮安10 个,这些盐场也全部位于今天江苏境内。因为盐运有利可图,为了防止腐败,明代又设两淮巡盐御史,专司巡查盐务。

清沿明制,于扬州置两淮都转运盐使司、两淮巡盐御史衙门。乾隆二十八年(1763),淮安分司改为海州分司,迁至灌云县板浦镇。道光十年(1830)后,废巡盐御史,两淮盐政改由两江总督兼任。

1912 年民国建立后,废两淮盐运使,改设两淮盐政局,后改为两淮盐运局。同年又恢复两淮盐运使旧制。1913 年,北洋政府在扬州设两淮稽核分所,主管两淮盐税征收。次年,于仪征十二圩设淮南稽核分所,于灌云板浦设海州稽核分所。1934 年,国民政府改两淮盐运使公署为两淮盐务管理局。1946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改苏北盐务管理局为两淮盐务管理局,驻连云港,下设淮南分局,驻东台县。

民国时期,两淮盐场绝大部分位于长江以北的江苏沿海,但1933 年山东日照县的涛雒、董家滩、廒头、安东卫等四个盐场并入临兴场,改称涛清场。因此,两淮盐场也一度延伸至山东境内。

1949 年3 月,中共华中工委决定,成立两淮盐务管理局,苏中、苏北盐务均归其领导。1950 年4月,华东盐务管理局设立淮北盐务管理局负责苏北的盐业税收和制盐场管理。1954 年10 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成立后,设立了江苏省盐务管理局。从此,“两淮”这个地理名词也就从政府官职机构中淡出了。

化域为城:江苏、安徽各有“两淮”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两淮”的概念又有所改变,从一个宽泛的地域概念变成了两座城市的合称。

1945 年8 月15 日,日本投降后,苏北日伪拒绝向我新四军投降。9 月6 日开始,新四军第三师先后发起了对淮阴、淮安的进攻,至22 日两座城市解放,这就是我军战史上的“两淮战役”。这里的“两淮”是指当时的淮阴、淮安两座城市。

当时的淮安、淮阴两座城市既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又互相不同。为了解释方便,这里以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初的“淮安”“淮阴”为中心点进行叙述。

明代淮安城(今淮安市淮安区)叫山阳县,而淮阴城(今淮安市淮阴区)叫清河县,两县都属于淮安府,府治在山阳县。清代淮安府基本承袭明代,府治仍在山阳。

进入民国后,全国范围内排查重复的地名,因“山阳”和“清河”分别与陕西山阳县、河北清河县重名,于是1914 年山阳县更名为淮安县,清河县更名为淮阴县,这就是“两淮战役”里“两淮”的由来。1948 年12 月“两淮”解放后,曾短暂设立“两淮市”。三个月后,两淮市裁撤。1950 年将淮阴县城析出,设立清江市,淮阴县辖有农村地区。1958年,清江市与淮阴县合并,成立地辖淮阴市。1964年,清江市与淮阴县再度实行市县分开。从1949 年至1983 年,清江市、淮阴县都归属淮阴专区(1970年后称淮阴地区)领导,淮安县新中国建立初隶属盐城专区,1954 年归属淮阴专区。

1983 年,江苏省行政区划改革,实行“市管县”的体制,改清江市为地级淮阴市,淮安县、淮阴县都是其下辖县。由此原来的“两淮”变成了“三淮”,即地级淮阴市、淮安县、淮阴县。1988 年,淮安县撤县改市,成立县级淮安市。

2001 年开始,江苏省实行“三淮一体”战略,也就是地级淮阴市、淮阴县、县级淮安市走向一体化,共同打造区域中心城市。同年,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原淮阴县为淮阴区,原县级淮安市成为新地级淮安市的楚州区。这一名称上的变动对当地人造成不小的混乱,因此到2012 年楚州区再度更名为淮安区,实现了市区同名。

由于城市的发展变迁,当年的“淮安”、“淮阴”已经连成一片,都变成了今天地级淮安市的一个部分,“三淮一体”战略让“两淮”走入了历史,江苏的“两淮”终变成了“一淮”。

然而直到今天,在安徽省的一些官方文件中仍然有“两淮”的说法,安徽省的“两淮”也是指两座城市,分别是淮北和淮南两个地级市。这两个能源型城市的产生、发展得益于“两淮煤矿”的开采。

今天的淮南市发端于1903 年发现的大通煤矿。1903 年,清廷派戴锦章率洋枪队到大通办矿,因井下水大无法排出,最终停办。1909 年,段书云、牛云桥等人集资筹建大通煤矿有限公司,至1912 年建立淮南第一座近代矿井,是为现今淮南城市的发端。此后经历民国几十年的发展,淮南成为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煤矿区。1949 年3 月,淮南地区解放后,中共中央华东局决定在淮南三镇(田家庵、九龙岗、大通)的基础上设立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4 月,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改设为淮南矿区。1950 年9 月,建县级淮南市。1952 年6 月,建立省辖淮南市,直至今天成为安徽省的地级市。

淮北市的建立则稍晚。淮北地区早在清乾隆年间就已在烈山开采煤矿,烈山煤矿经历了清、民国直至新中国一直在开采。1955 年,华东地质局派出325 地质队进驻烈山地区(当时属于濉溪县)开展煤田地质勘探工作,至1957 年勘探出这一地区煤层的存储量约有8 亿吨。由此,安徽省委、省政府决定大规模开采淮北煤矿。当年11 月,安徽省委成立闸河煤矿筹备处。1958 年3 月,改为濉溪煤矿筹备处;5 月,改为淮北煤矿筹备处。到1959 年底时,淮北矿区连同职工家属已超过6 万人,符合了建立城市的标准。1960 年4 月濉溪县撤县建市,设立濉溪市。1971 年3 月濉溪市改名为淮北市,此后直至今天淮北市成为安徽省的地级市。由此,安徽也就有了自己的“两淮”。

结语

耙梳历史,“两淮”作为一个地理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指代的地区虽然基本都在淮河流域,但“两淮”指代的地理范围随着时代的变迁时大时小,且政治中心总体上由西向东转移。南宋时期为淮东、淮西两路,元至新中国初大致为地跨淮河南北的苏北沿海地区,解放战争期间又用来指代当时的淮阴和淮安两座城市。时至今日,安徽省在一些官方文件里仍用“两淮”来并称淮北市和淮南市及其辖域,而随着“三淮一体”战略的推进和城市的发展,江苏省在官方文件中已停用“两淮”这个名词,“两淮”这个地理概念也就逐渐走入了历史的尘埃之中。

猜你喜欢
淮南淮安安徽
“天下第一笋”——淮安“天妃宫”蒲菜
《安徽医学》稿约
梨园寻梦淮安缘
凝眸古城淮安
喜看淮安“空中走廊”
CRADLE OF TOFU BY DAVID dawson
2012年高考安徽压轴题的困惑与探索
高钙植物肉
淮南王的驴子
看中国·在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