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

2020-11-17 13:07张清华王士强
新文学评论 2020年2期
关键词:有情深情乡愁

□ 张清华 王士强

符力是一位海南“土著”,除了到重庆读大学和2018年以来到北京工作,他基本都生活在海南。这片炎热、潮湿的热带区域,原本是不适合思考,不适合诗歌的生长的,符力在这其中是一个例外,确可谓“一股清流”,他的身上没有热烈、激情、奔放的“热带性格”,没有狂飙突进的革命冲动,相反,他是非常冷静、沉着、低调的。实际上,即便放到全国的范围,放到70后诗人的群体中,符力身上的这种特质都是极为显明的。他的写作不跟风、不造势,在一个诗歌写作已然需要“包装”和“经营”的时代,他是自外于这一潮流的,并不是没有机会和条件,而实在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在这个意义上,“海南”之于符力的写作是具有隐喻意义的,它不仅是一个地理意义、现实意义上的岛屿,而且是文化之岛、汉语之岛,其中体现着他的价值立场和美学态度。

符力为人谦逊、真诚、优雅,有亲和力,内在则不无立场、锋芒、风骨。诗如其人,他的诗本真而平实,自然而然,不花哨,不炫技,长于通过对日常生活的凝视而发见其特异、不寻常之处,“切口”不大内涵却很丰富。他诗中的情感态度一般来说是冷色调,是平和冲淡的,不动声色、娓娓道来。但这些,并非不用情、不动情,实际上恰恰相反,是饱含深情的体现。他将深情、真情压抑到了文字的最深处,经过沉淀、审视与再处理,如他自己所说是“把诗意的核心部分放到语言的深层”,是以无情达有情、以缺席而在场,其间有着强烈的艺术张力。在相当程度上,说符力是一个抒情诗人并没有问题,他的诗是有情的诗,他的文字是有情的文字,在当今这样一个寡情、薄情、滥情的世界,符力是一个有情、深情、专情的人,他是真正有爱并且相信爱的。由这样“有情”的基调出发,他的创作也在一定程度上“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达到了较高的水准。可以说,他的写作是走在一条端方、正直的道路上的,不剑走偏锋,不好勇斗狠,看起来不那么“先锋”,冲击力不强,但却是可持续、有后劲、能够不断向前的。

符力的写作具有明显的“在地性”,他的写作一个很重要的主题或母题是家园、故乡。但他的写作不是田园牧歌式的复古,而是关注现实、立足当代的,写出了一位现代人在现代语境中的真实感受。在当今这样一个迅疾变化的时代,敏感的诗人不可能不感到强烈的文化冲突和撕裂感,符力的作品中包含了内心的挣扎、困顿、犹疑、扬弃……他表达着文化乡愁,但这种乡愁不是单向度、表面化、景观化的,而是复杂、纠结、暧昧、富有现代内涵的文化乡愁。他的诗歌写出了独属于他自己的情感历程和态度,包含着深刻、尖锐、欲语还休、难于言明的人生体验,有着深沉的命运感,这也是他的诗歌能够打动人、引起人的共鸣的重要原因。诗中体现着人与境谐、乐观豁达、自尊有爱、平等公义等的人生样态,体现着诗人符力对理想形态之人生的理解和追求。

对于符力而言,从海南到北京、从南方到北方不仅对他的人生有着重要意义,对他的写作或许同样如此,至少是一次检视和提高自己的契机。时至今日,作为诗人的符力已届“不惑”之年,他早已形成了自己稳定的价值观念和表达方式,具有了一定的个人化风格,但是,是否需要来一次自我革命、自我变法,是否有必要“另起炉灶”、重新出发,找寻一个更新、更陌生、更宽阔、更立体的自己,这或许是值得符力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猜你喜欢
有情深情乡愁
虎啸声声,寄爱国深情
乡愁
绿叶对根的深情
深情
乡愁
“浙”里有情,“宁”有大爱
听!90后的他们,对祖国深情告白
红色警报——煤炭
愿你2020有情有钱没病没灾不后悔
落红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