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匠心的特色村志
——《八岔村志》简介

2020-11-17 05:39富宏博
黑龙江史志 2020年12期
关键词:名村赫哲族特色

富宏博

眼前摆着一部令人爱不释手的名村志——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志》,这是一部黑龙江省迄今唯一入选《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的村志。

全省名村志的领头羊

村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积淀着人类发展演变的历史与文明。改革开放以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标志,各地涌现出一大批引领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文化名村、经济强村、新型农村建设示范村、美丽乡村和特色村,成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代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地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山水,记得住乡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如何留住乡音、乡风、乡思、乡愁,继承传统文化精华,挖掘历史智慧,成为史志界的一个新课题。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地方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推动“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要求,2015 年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实施方案》。该方案提倡充分利用地方志的独特优势,全面、系统、客观地记述、编修我国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显著成就,充分反映村落文化的浓厚内涵和农民生活的丰富多彩,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方志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经过两年多的编修,在全国近60 万个村中,《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推出了24 部首批名村志,《八岔村志》入选其中,成为全省名村志文化工程的领头羊。2018 年12 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名村志首发式和推介大会,《八岔村志》受到国家表彰。

精心编修 突出三个创新

国务院2006 年5 月18 日颁布了《地方志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县(市)区以上行政区域都要编修地方志,使编修地方志工作走上了法治化轨道。为贯彻落实《条例》精神,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2014 年9 月11 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第31 次常务会议决定,发布《黑龙江省地方志工作规定》,提出“鼓励编纂部门志、行业志、专业志、企业志及乡镇(街道)志、村志等特色志书、年鉴或者其他地情文献”。县(市)区级以上地方志,领域宽广,内容丰富,五大部类(自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齐备,且又有众多承编单位,经过两轮编修积累形成了一定的基础和经验。村级单位系统单一,相对面窄,加之资料难以征集等因素,给村志编修带来一定难度,如何编修村志,仍在探索之中。《八岔村志》编修人员精心策划、精心研究、精心打磨,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重要讲话精神,立志在“创新”上下功夫,编修出一部独具“创新”意识的精品志书。

体例上创新。编修志书,通常采用编、章、节、目体。《八岔村志》打破常规,从村情实际出发,在体例上采用纲目体。全书设置《基本村情》《村民生活》《村域经济》《新农村建设》《特色文化》《特色体育》《特色旅游》《特色美食及食材储藏》《民风民俗》《艺文杂论》《名人与名村》《大事纪略》《附录》十三个纲目,纲目下设分目和条目两层,全书共设70 个分目、252 个条目,做到横排门类,纵述史实。

内容上创新。编修村志,志体内容是关键。《八岔村志》在记述内容上,没有求其全,而是求其新。一个县(市)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村,地级市有几百个村,全省有上万个村,如果个个村志在内容上雷同,就容易出现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缺少特质。村志的精髓在于“新、特、奇”,《八岔村志》在内容记述上经过反复推敲提炼,意在“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上的“新”字下功夫。八岔赫哲族村是祖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又是党的总书记、总理都视察过的少数民族村,在全国唯一。在内容上把八岔村新鲜的人和物记述的突出,就会成为少数民族村志的典范。例如,《八岔村志》在“新农村建设”纲目的内容上,把全村别墅化的绿化、亮化、环境整治、堤防和护岸工程、产业项目、农村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淡水鱼养殖专业合作社、部落旅游文化、渔猎体试区等新鲜、新生事物记述得淋漓尽致,使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农村面貌跃然纸上。再如在“名人与名村”这一纲目内容上,没有凡凡排列,突出将汪云才编创《乌苏里船歌》主旋律音乐,胡小石为《乌苏里船歌》作词,郭颂演唱《乌苏里船歌》作为主要内容记述其中。《乌苏里船歌》1990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亚太地区音乐教材,并送入太空。

形式上创新。通常的志书,基本上都是文字记述,即使配图也是在志书文前选配几幅。《八岔村志》采取图文并茂形式,除选择标志性十幅图片放在志书文前外,选取170 幅照片和各类彩色图片配插在文内,给读者以历史回眸和形象感、真实感、乡情感。

精心构建 体现四个特色

国家要求在名村的选取上,四大类名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经济强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特色村)要居其一或其二。八岔村是黑龙江省著名的少数民族特色村、生态示范村,独具特色。

地域特色。八岔村位于同江市东北部黑龙江右岸,北与俄罗斯隔黑龙江(俄称阿穆尔河)相望,是祖国东北边陲沿江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村域面积144.33 平方公里,幅员中有国家级八岔岛自然保护区,在全国村寨中,一个村就有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极为罕见的。八岔村由于特殊区位,境内有黑龙江大界江风光,江阔水深,鸥飞鱼跃,令人流连忘返。八岔岛上锦绣湿地,具备了三江大湿地的所有特点,每到春夏,芳草萋萋,树木葱茏,水波荡漾,天高云淡,让人赏心悦目。特殊的地理区位,优美的自然风光,使八岔村成为全国美丽宜居村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又是全国文明村、全国美丽休闲旅游村庄。

民族特色。八岔村是我国六个人口较少的民族中,赫哲族的主要发祥地和聚居区之一。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赫哲族人民在这里繁衍生息,依山狩猎,沿江捕鱼,形成了自己民族独特的体育、独特的美食、独特的民间舞蹈和民间艺术。比如,除常规的体育项目外,八岔赫哲族村民在长期的渔猎生活中,创造出“叉草球”“杜其烈”“鹿毛球”“打瓦”“顶杠”“鱼王角力”“叉鱼”“掷木轮”“赶鱼汛”等独具风采的特色体育项目。八岔村鱼类资源十分丰富,有鲟鱼、鳇鱼、大马哈鱼等名贵鱼类,更有“三花”(鳌花、鳊花、鲫花)“五罗”(哲罗、法罗、雅罗、铜罗、胡罗),本地特种虫虫鱼、“雅莫斯哈”、细鳞鱼等,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特色美食。如生鱼片、烤鱼片、刹生鱼、刨花、鱼毛、鱼条、烤鱼、晒鱼干、“和和饭”等赫哲美食,为来此的旅游观光者所青睐。《八岔村志》将赫哲特色体育、特色美食及“萨满舞”“天鹅舞”等特色舞蹈详尽记述书中。

文化特色。八岔赫哲族人民千百年来在生产生活中,独创了口耳相授,世代传承的“伊玛堪”(口头说唱文学)、“说胡力”(民间故事)、“特仑固”(民间传说)、“嫁令阔”(民歌),还创造了本民族独有的鱼皮艺术、鱼皮画。《八岔村志》将这些特色文化的说唱形式、讲述内容、说唱人、流传状况、代表作品都以条目形式加以记述。行文朴实、严谨、简洁、流畅,给人以启迪和赏悦,让读者对这个崇尚“莫日根”(英雄)的民族更加敬仰了解。

风情特色。八岔村民在生产生活中,也形成了独特的民风民俗。《八岔村志》将赫哲族的婚俗、丧葬习俗、节庆习俗、礼仪、宗教信仰、禁忌、民间药方、赫哲语言、谚语、歇后语等都做了详细记述。“乌日贡”(赫哲语欢乐、喜庆之意)是赫哲族最为盛大的民间文化活动,承载了丰富的民俗事象,代表着赫哲族创造的渔猎文化历史和现代文明,对赫哲族的历史发展与社会进步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特别有意义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 年5 月24 日下午视察了八岔赫哲族村。他在村文化站伊玛堪传习所讲话中,赞扬了赫哲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特别是渔猎技能高超,图案艺术精美,伊玛堪说唱很有韵味。讲到民族融合时说:“各民族要像石榴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在八岔村讲的这句名言写进了党的十九大报告。

《八岔村志》以践行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脉、彰显时代发展为己任,入选《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成为全国地方志系统的重要品牌。在体裁运用、篇目设置、资料选择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创新,突出“名”和“特”,从而形成系统的、高质量的、可读性强、雅俗共赏的地方村志范本。《八岔村志》就是全国村志中的一滴水,让越来越多的人从这滴水的折射中不仅感知这个民族,而且感悟中华优秀文化的博大精深。

猜你喜欢
名村赫哲族特色
传承赫哲族音乐的几点思考
云南拟新增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历史文化街区
佳木斯市赫哲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调查探究
陈承宝长
赫哲族舞蹈的研究综述
第三届“云南十大刺绣名村”获奖名单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傲慢与偏见》的艺术特色解读
赫哲族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