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总书记讲坊城新村新变化

2020-11-18 17:22中共大同市云州区西坪镇坊城新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刘世贵
支部建设 2020年19期
关键词:旧村经济林新村

□ 中共大同市云州区西坪镇坊城新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刘世贵

5 月11 日下午,习总书记来到我们坊城新村考察。我首先作了自我介绍,并引导总书记来到移民搬迁新旧对比展板前,介绍了坊城新村的情况。总书记对着展板,用手指着我们旧村图片问:“这都窑洞吗?”我说:“是。”总书记又指着一排相对整齐的窑洞问:“这是砖窑吗?”我说:“是土窑用砖贴了个面。”总书记用手指着我们搬迁后的新村图片问:“这是你们搬迁房子吗?”我说:“是,每家三间瓦房共71 平米,还有一个小院。”然后,总书记走进我们的黄花加工展厅、技能培训服务站、贫困户白高山家中。

坊城新村是由云州区西坪镇原西咀村和大坊城村合并组建。2016 年开工建设,2018 年建成交工,村民陆续搬迁入住。新村现有在册人口210 户439 人,贫困户77 户158 人。现有耕地2690 亩,其中退耕还林1200 亩;种植黄花600 亩,经济林530 亩,种植小杂粮290 亩,主导产业为黄花和经济林。搬迁来的村民主要靠在周边林场和企业务工创收。村里成立了“世诚专业种植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集中经营管理经济林,一方面积极吸纳47 名贫困户在合作社务工,另一方面也使两个村的搬迁户有了固定的土地入股收益。村民从旧村的土窑洞搬到新村的大瓦房,主要的变化就是住房安全了,喝上了清洁的自来水、做饭取暖用上了天然气,学生上学和村民外出务工方便了,收入也相应增加了。过去一直因住土窑、住房条件差、困绕村里年轻人娶媳妇难的问题也基本解决了,自搬到新村,有9 名大龄青年结婚成了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易地搬迁不仅是为了解决住得好的问题,更是为了群众能致富。要加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精心选择产业项目,确保成功率和可持续发展。要把群众受益摆在突出位置,从产业扶持、金融信贷、农业保险等方面出台政策,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易地搬迁群众来自不同的村,由过去的分散居住变为集中居住,要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加强社区环境整治,开展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爱国卫生运动,确保群众既能住上新居所,又能过上新生活。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既要当好乡村产业项目的组织者、推动者,又要当好群众利益的维护者。

作为农村最基层的党员干部,我一定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团结带领全村的干部群众,把脱贫摘帽作为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把坊城新村建设得更加美丽,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们力争:一是抓好脱贫巩固。关注边缘户和特困户,有针对性地帮扶,确保不返贫。高质量完成复垦工作。二是做大做强产业。加强黄花田间管理,建设扶贫车间,带动村民就近就业。规划村史馆,打造2 处农家乐,带动旅游业发展。三是开展环境整治。发挥网格员、保洁员的作用,发动群众自觉维护干净卫生的环境,绿化美化村庄周边,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以优美和谐的坊城新村迎接八方来客。四是开展文明农村创建。开展移风易俗、普法教育,弘扬孝敬、和睦、文明的家风,全力创建平安和谐的“三零”村。尤其是要让群众认识到全国、省市关注坊城新村,我们更要在文明新风上带好头。五是加强基层党建。共产党员带头,鼓励能人大户带动村民发展产业。积极培养年轻党员,发挥帮扶干部、本村在外人员的作用,形成齐谋发展的合力。持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引导党员服务群众、帮助群众,从身边人身上体现党的先进性。

猜你喜欢
旧村经济林新村
重要历史文化资源周边旧村改造的困境与策略——以广州番禺余荫山房周边旧村为例
云州区坊城新村 乡村蝶变万家兴
经济林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美味的鼠曲粑
浅谈生态环境建设中经济林发展现状和趋势
山西开全国先河 将立法促经济林发展
张家畈新村
增减挂钩土地复垦对项目区景观格局的影响及生态效应
浅谈旧村改造住区景观设计探索研究
侯三元的隐忍与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