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研究

2020-11-18 22:28常永宁
散文百家 2020年7期
关键词:荆轲高中语文文章

常永宁

宁夏中卫市海原县兴海中学

国外文化的输入给国内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得传统文化的弘扬愈发成为一件紧迫的工作。学生不仅是国家建设的栋梁,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主力军。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水平,还可以实现传统文化的良好传承和发展。

一、深入的体会文本所传达的传统文化

新时代背景下,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概念越来越模糊,高中语文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优秀文章,这些文章文本优美、情感真挚,承载了大量的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真挚的情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必须深入的挖掘教材资源,以最合适的方式将其呈现给学生,适当引导,让学生可以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实现文化的升华。比如在对高中语文课文《荆轲刺秦王》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从心中刻画出荆轲敢于反抗的秦国暴政的形象。在残暴的秦国统治下,国家处处民不聊生,在这样的背景下,荆轲为了百姓,他制定了刺杀秦王的计划,虽然知道没有成功的可能,但是仍然决心执行,这样的勇气体现了荆轲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文章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同时学生的情操也得到陶冶。

二、合理的应用纵向拓展教学模式

纵向拓展模式的通常适用于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或者表达方式和思想情感相似的作品上,该模式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已经学过的课文和当前学习的课文之间的联系,达到内容拓展的目的。应用该模式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知识面,还可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更好的感受文化的熏陶。比如,在开展《寡人之于国也》这一篇文章的教学工作中,首先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明白“仁政”和“爱民”思想是该文章主要渗透的传统思想,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 “爱民”这一含义,宣扬了臣子敢于纳谏的精神。为了实现课程的拓展,教师可以将这篇文章和《邹忌讽齐王纳谏》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理解古人劝诫君王的方式。这类纵向拓展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感悟中华传统文化,以此为基础,探索和学习更多的知识和内容。

三、创建良好氛围,让学生更好的感受传统文化

语文学科内容十分丰富,授课形式也多种多样,在渗透传统文化的时候,教师可以应用的教学方式有很多。根据现代教育心理学相关观点,课堂氛围会影响最终的教学质量,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概括来说,教学环境由两方面内容构成: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教学氛围属于精神环境的范围,只有良好的教学氛围,才能更加有效的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想要更好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必须依托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打造富有活力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知识,从而提高语文最终的学习效果。而良好的传统文化课堂氛围的创设需要借助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去实施,硬件部分主要包括教学设备、教师环境,软件部分主要包括教师的引导,教学情境等。比如在开展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营造传统的文化氛围,教师在阅读诗词的时候可以配上具有传统风格的音乐,将硬件和软件结合起来,为学生打造适宜的课堂教学氛围,帮助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方式感受传统文化内容。如,在对《孔雀东南飞》这篇文章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带着学生用书法作品或者国画装饰教师环境,然后在学生朗诵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配上《孔雀东南飞》这首乐曲,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文章主人公的感情以及文章所传递的思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展现文章内容和情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体会,从而获得更好的课堂学习效果。

四、结语

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需要每一位公民的参与。在所有的途径中,加强传统文化在教学工作中的渗透是最为有效的。为了达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教师在具体教学工作中,必须围绕教材内容,广泛的进行经典鉴赏和阅读,深刻的体会汉语思维的表达方式,然后应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知识内容,感悟文章传递的情感,激发学生传统文化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

猜你喜欢
荆轲高中语文文章
荆轲刺秦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文言实词小课堂
荆轲刺秦王
荆轲之死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