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

2020-11-18 07:16李建龙
矿业工程 2020年4期
关键词:标准化煤矿体系

李建龙

(河北省应急管理科学研究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81)

0 引言

近年来,矿产资源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和燃料,为推动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增快,矿山机械化开采强度和深度的不断增加,人们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部分矿山企业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过于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导致了不断有安全事故发生,严重威胁到工人的生命安全以及整体生产效益。非煤矿山的安全开采水平将直接对整体经济效益和矿井工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因此科学构建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体系,对于矿山企业实现各个生产环节的严格管控,最大程度的消除事故隐患,降低生产事故具有重要作用。相较于其他行业,目前我国非煤矿山的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的现状不容乐观,许多中小型矿山企业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鉴于此,本文深入分析目前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体系的研究现状,找出问题所在,利用安全标准化的基本原理,科学构建安全标准化体系,对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安全标准化工作,积极响应政府相关政策,实现安全生产形势逐步好转做出有益探索。

1 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安全标准化体系主要是在深入分析非煤矿山矿产资源的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安全事故的基础上,建立的科学全面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2]。同时为了确保该体系的有效实施,建立健全责任制度,促使各个生产工序均符合相关标准规定。目前,各行业常用的安全标准化体系主要包括管理标准化、现场标准化和操作标准化三个方面[3],如图1所示。

图1 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体系结构示意图

1)管理标准化

安全管理标准化主要着重点在于如何执行和落实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如交接班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等。为了使各个部门以及各个岗位全员全过程参与,落实企业的主体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管理和监控生产过程中各工序的安全生产以及职业卫生情况。

2)现场标准化

安全现场标准化主要包括了现场设备的安全标准化、文明生产管理标准化、安全标志标准化、现场定置标准化四个方面[4]。其中,现场设备安全标准化主要是指在非煤矿山井下生产中使用的各类机械或者电气设备都具有符合标准的安全防护措施,例如警报器、保险装置以及防护栏等;文明生产管理标准化是指生产环境要有良好通风,各个生产工序可能会产生粉尘、有毒有害气体时,排放点要符合国家标准;安全标志标准化是指在重点防护位置以及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地方要按照相关规定安置安全标志;现场定置标准化是指在生产之前,生产环境要做到工具、器材合理摆放、安全通道畅通、现场符合“三净”标准[5]。

3)操作标准化

由于非煤矿山在进行矿产资源开采时,大部分操作人员为专业技术人员,部分设备的操作内容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危险性。因此所有上岗人员在上岗前要做到一人一证。单位要定期对上岗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和安全技能培训,确保将所有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失误降到最低。

2 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现状

2.1 员工积极性不足

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体系的建设不是一个部门或者一个领导孤军奋战的事,只有全员参与,共同合作才能推动标准化体系顺利运转。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故障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都会影响整个企业的生产活动。由于目前构建的安全标准化体系没有将考评制度和员工自身利益相联系,所以没有很好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2.2 监管力度不足

安全标准化工作的落实和顺利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评和监管制度。检查和管理工作不到位,处罚力度不够等问题严重影响到了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制度的实施。部分员工的安全意识及责任心不强,没有全面精准的考评制度,很难进行自我约束管理,参与到体系的建设中。

2.3 资源共享不足

由于非煤矿山的安全标准化建设应用于实践的时间较短,所以供各企业的借鉴经验较少。在进行安全标准化体系构建时,工作人员缺乏与其他部门、单位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很多细节的制度过度依赖自身经验,没有科学的理论支撑。

非煤矿山的井下通风系统是由多个相关系统复合而成的,其中各个系统不只是简单的组合而是密切配合,相互制约。因此,在整个井下通风系统中可能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因素非常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全国各地各个行业陆续开始建设安全标准化体系。根据调查和统计,目前非煤矿山的安全标准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效果,推动了企业安全生产的自主性。但是由于应用于实践的时间还较短,所以仍然存在一些隐患。

3 安全标准化体系构建对策与建议

在提出上述所存在隐患和问题的基础上,利用安全标准化的基本原理,参考其他行业安全标准化应用实施过程,针对性对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体系的构建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将奖惩制度和考评制度与每个员工自身利益相挂钩,切实调动每个人的自我约束力和积极性。在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的体系构建中,考评制度是最终确定体系标准化等级的重要指标。但是由于考评项目繁多,很多项目很难进行量化,所以容易缺失客观性和公正性。如果采用定性的分析又势必会对最终考评结果造成不利影响。所以为了尽可能保证结果的科学性,在考评原有项目的基础上新增加一项对安全考评有效性进行考察的子元素,如图2所示。该元素包括了考评人员的资质、受教育程度、工作经验、专业背景以及其他的综合因素。从提升考评人员素质的角度出发,提高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中考评制度的公平性与科学性。

图2 安全标准化体系-考评体制结构示意图

2)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

非煤矿山的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过程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只有企业的每一个从业工作者都意识到了安全生产的目的与意义,才能最终使所构建的安全标准化体系发挥最大的价值。因此,要针对不同工作岗位和不同需求的从业人员定制个性化的教育培训。

3)加大对安全生产项目的投入力度

不仅从经济方面,而且要从人员分派方面加大对安全标准化体系实施的投入力度,真正从根本上加强对安全的重视程度。同时,为了保证资金的不滥用,事先制定合理的资金耗费计划,建立专项账户,严格做好资金流动的记录和管理,真正做到专款专用。

4 结语

科学构建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体系,对于矿山企业实现各个生产环节的严格管控,最大程度的消除事故隐患,降低生产事故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深入分析目前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体系的研究现状后,找出问题所在,利用安全标准化的基本原理,从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加大对安全生产项目的投入力度三个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为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持。

猜你喜欢
标准化煤矿体系
《大众标准化》2022年征稿启事
标准化简述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
英国深井煤矿关闭
英国深井煤矿关闭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上半年确定关闭煤矿名单513处
去年95.6%煤矿实现“零死亡”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