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小学智慧图书馆建设的误区

2020-11-18 01:58史威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阅读小学

史威

摘    要    智慧图书馆融合了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5G通讯等多项先进技术,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方向。现阶段,小学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方兴未艾,但也存在一些误区,如建设缺少长期性规划、忽视学生的主体特点、忽视课程的配套作用。本文从三个方面来优化小学智慧图书馆的建设策略:提前做好智慧图书馆建设的长期规划;针对学生特点选择最合适的技术类型;打造与智慧图书馆相适应的阅读课程。

关键词   小学 智慧图书馆 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少年儿童在学校内的阅读需求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对于小学图书馆来说,如何更好地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更好地为学生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阅读需求服务,成为发展的首要问题。而对小学图书馆进行智慧化建设升级,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1]。智慧图书馆融合了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5G通讯等多项先进技术,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方向。当前,众多教育装备厂商也研发出了许多与智慧图书馆相关的硬件与软件系统,提供了很多一揽子解决方案。但是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误区。本文在分析小学智慧图书馆建设误区的基础上,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对小学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提供一些有益启发。

一、小学智慧图书馆建设中的误区

现阶段,从实践来看,我们对小学智慧图书馆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必须避免下面几个误区。

1.建设缺少长期性规划

小学的图书馆一般来说规模较小,但如果进行系统的智慧化升级,也需要不小的资金量。因此,很多学校采取分步进行的方式,也就是每年对图书馆的一部分项目进行升级。但也存在缺少整体规划和构思的问题,相当多的学校只片面看重设备采购而忽视系统的整合,甚至有些学校把智慧图书馆的建设简单地看作是图书馆的数字化[2]。例如,有些学校在建设智慧图书馆时对技术、思路等问题没有思考与规划,在设备采购时只是看哪种设备更为先进,但购买之后发现与学校现有的图书管理平台不兼容,造成先进设备无法有效融入学校智慧图书馆整体系统中,反过来制约了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与使用。

2.忽视学生的主体特点

小学智慧图书馆是为学生服务的,所有的设施设备、软件平台必须考虑到学生使用的因素。而现在一些学校在进行智慧图书馆建设时,往往只考虑外观与理论效果,对学生使用的情况及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得不细,导致一些设备没有发挥出设计时的功能,甚至造成资源的浪费。例如,有些学校为图书馆建设自动借阅系统时采购了自动借书柜,但是自动借书柜高度超过了两米,虽然能实现借书功能,但是普通身高的学生看不到最上面两排栅格内的书,也无法借阅到,因此造成资源的浪费。还有一些小学图书馆在升级时建立了电子阅览室,利用平板电脑做浏览平台,但对电子阅览室内的平板电脑没有进行功能限制,造成一些学生利用平板进行与阅读无关的网页浏览和游戏,设备的使用背离了初衷。还有的小学图书馆在引入电子阅读资源时,引入大量的名著文本,忽略了学生往往是在下课的时间观看电子阅读机,阅读时间短而且多为众人一起阅读同一本书。由于名著文本并不适合学生在课间利用公用阅读机阅读,也不适合多人共读,因此阅读量很低,造成资源浪费。

3.忽视课程的配套作用

对于小学来说,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项目建设问题。再好的智慧图书馆也要学生真正有效地使用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3]。作为学校来说,课程是生命力所在。因此,智慧圖书馆的建设必须考虑配套的课程建设的问题。但是大多数小学的智慧图书馆建设项目都着眼于技术指标和项目要求,没有考虑建成后与学校相应的阅读课程配套的问题,导致一些智慧图书馆建设之后,学生在使用时出现各种不适应,无法有效地使用一些设备的独特功能。曾有学校在建设智慧图书馆时,在图书馆网络借阅系统主页上设计了面向学生征集书目的栏目入口,但由于没有提前说明,实际使用过程中很多学生并不知道这个栏目,参与者甚少。也有一些小学设立了阅读课程,但是这些课程更多地指向传统阅读行为,鲜有结合智慧图书馆无人化、个性化、移动化的特点来进行设计。

二、小学智慧图书馆建设的优化策略

为规避小学智慧图书馆建设中的误区,结合小学教育发展的形势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优化小学智慧图书馆的建设策略。

1.提前做好智慧图书馆建设的长期规划

在小学智慧图书馆建设过程中要有顶层设计的意识,找准智慧图书馆发展的方向,也就是大数据、移动服务、云平台、人工智能、5G通讯等特征,制定出长期的建设与发展规划,使之能够不断成长,智慧化程度能够不断提升。在建设的初期就要确定符合学校实际的技术类型,同时预留未来升级的技术接口。首先,要预留好新设备接入的接口。现在各个学校都在推进智慧课堂建设项目,可以预见到的未来,学生在校内学习时会人手一个信息终端——学生平板电脑[4]。提前预留好设备接入的接口,可以将学生信息终端与学校智慧图书馆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实现学生在教室内查询图书信息,或是智慧图书馆根据学生用户的特点,向其平板电脑推送个性化的图书信息的功能。包括机器人自动检索机、无人值守借书柜、电子阅览室等等,都可以在提前规划好的基础上,分年度逐步推进建设项目,不断完善。通过提前预留的接口,保证新的硬件设备可以与之前已投入运行的设备相互兼容,形成系统。其次,要规划好数据的整合。大数据分析和服务是智慧图书馆的基本特征之一[5]。对智慧图书馆各个设备产生的数据要能够进行有效整合,包括让管理平台有能力引用图书馆外部数据。这些都需要提前进行建设规划。

2.针对学生特点选择最合适的技术类型

智慧图书馆最终要便于学生使用,因此在建设小学智慧图书馆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来确定相关的技术参数[6]。小学生年龄小、自控力差、容易受群体的影响,这些心理特点决定了选择技术参数时要最大程度地帮助小学生借还纸质图书、阅读电子图书、查询图书信息时方便快捷、直观明了。例如,自动借书柜是现在智慧图书馆经常使用的一种无人值守的图书借阅装备。这种自动借书柜有两种技术参数,一种是整柜式,一种是格栅式。整柜式借书柜柜门一般为两扇平开,外形与功能都接近于办公柜。而格栅式借书柜柜门为一格一门,外形与功能更接近于超市存包柜。整柜式借书柜的外形更加美观,但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来说,整理书柜的能力有限,面对整柜的书,有可能因为翻阅造成书籍的混乱,为后期的管理带来麻烦。而格栅式借书柜则更加灵活,学生通过格栅透明柜门可以提前看好要借的书,并记住格栅号,然后直接输入格栅号来借书,更加方便快捷。还书的时候也更为方便,只要打开任意一个空闲的格栅,将书籍放入其中,就通过RFID(无线射频)技术实现了自动还书。

3.打造与智慧图书馆相适应的阅读课程

在小学建设智慧图书馆,不能光注重硬件建设,必须同时建设与完善相应的阅读课程。通过相适应的阅读课程来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教会孩子了解智慧图书馆的功能,掌握使用智慧图书馆的必要方法与技巧,学习使用智慧图书馆来满足自己个性化的阅读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智慧图书馆的功能[7]。在建设配套的阅读课程的时候,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要注意建设了解和使用智慧图书馆的相关课程内容。例如,对于自动借书柜如何查询、如何借阅、如何还书,就需要用专门的课程内容帮助学生了解。还有相关的信息查询功能、阅读自己的阅读行为分析报告的方法,都可以在阅读课程中有所涉及。二是要注意建设相关的智慧阅读的活动内容。要让学生认识到智慧阅读这种阅读方式是一种革命式的转变,认识到智慧阅读的基础是数字化与信息化,在拥有海量的资源和便捷的检索能力的基础之上,如何能够从浅阅读和漫阅读到智慧性阅读的质变,都要在课程中有所涉及,如在海量阅读信息中迅速查找重要信息的能力培养、碎片化阅读与系统化阅读能力培养等[8]。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将学校的智慧图书馆建设推上一个新的高度。

总之,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推动了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在可预见的未来,小学智慧图书馆将会在更多学校中建成,并在学生阅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只要本着实事求是、不断完善的态度,一定会建设出更多技术领先、服务优质、切合实际的智慧图书馆,为学生的阅读服务。

参考文献

[1] 田雪芹.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变革的进展与趋势[J].中国教育网络,2010(11).

[2] 林晓欣.基于“云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和智慧化服务创新的机制与内容[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9(06).

[3] 张泸月.智慧阅读推广:智慧阅读时代的新常态[J].图书馆建设,2018(07).

[4] 赵发珍,杨新涯,张洁,等.智慧图书馆系统支撑下的阅读推广模式与实践[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9,37(01).

[5] 孙利芳,乌恩,刘伊敏.再论智慧图书馆定义[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08).

[6] 张延贤,王梅.图书馆智慧服务的概念、内涵与分析[J].现代情报,2013,33(04).

[7] 康媛媛,胡曦瑋.馆校合作:共建中小学校园阅读推广机制——以香港“悦读学校”项目为例[J].新世纪图书馆,2013(09).

[8] 陈雪梅.浅谈少年儿童图书馆的创新服务[J].图书馆工作研究,2011(13).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喜欢
智慧图书馆阅读小学
Beacon技术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论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