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 年山西“晋”字牌戏剧品牌形象的对外传播研究

2020-11-19 15:51宋慧晶
名家名作 2020年8期
关键词:山西戏剧艺术

宋慧晶 鲁 欣

一、近40 年山西“晋”字牌戏剧品牌对外传播的现状

对于我国的文化语境来说,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表达艺术,对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彰显独特艺术魅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早在十三世纪初期,我国的戏剧就已经开始了对外传播,其中受影响最大的地方是欧洲和东南亚。

山西作为戏剧大省,有丰厚的戏剧文化底蕴,在文化输出和对外传播中具有较大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尤其是1992 年10 月3 日,著名晋剧艺术家郭彩萍将山西地方传统戏剧《三岔口》《调寇》等晋剧名段带到日本表演后,引起了强烈反响,成功地迈出了山西省戏剧艺术对外传播的第一步。几十年来,随着山西戏剧“晋”字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晋剧《走西口》、说唱剧《解放》、眉户剧《雷雨》、话剧《立秋》等一批舞台艺术精品逐步走向国外市场,纷纷在国内外大型会展、友好活动中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受到文化部“欢乐春节”、友诚共建等主流文化传播品牌的青睐,成为山西文化在国际舞台上集中展示的亮丽名片。

二、山西“晋”字牌戏剧对外传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整体上看,山西戏剧对外传播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戏剧类型较为单一,据统计,近年来,山西戏剧开展对外交流传播活动的剧种主要是音舞类和杂技类,戏剧中最重要的戏曲艺术除了几个大型院团的精品项目出过国以外,其他地方戏曲如蒲剧、梆子等还未有出国表演的突破;二是戏剧文化较为小众,缺少立得住、传得开、叫得响的“晋”字戏剧品牌优势,说到底还是因为国内外戏剧艺术的文化背景差异,中国传统戏剧难以冲破语言、文化、思想意识的藩篱,没有被国外主流艺术审美观念认可和接纳;三是戏剧传播渠道较为传统,缺乏新时代网络技术的宣传和推广,山西戏剧传播过分依赖政府间的文化交流活动,对于企业的自主传播以及新兴媒体视阈下运营商的传播,如微电影、国际社交媒体、内容分享网站等媒体形态,还没有纳入山西戏剧对外传播推广的主流渠道中来,相对于国际知名戏剧品牌的市场化运作来说,山西戏剧在海外的宣传推广这方面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平台和媒介。

三、山西“晋”字牌戏剧品牌对外传播的主要对策

(一)以文化认同为桥梁,为山西戏剧走向世界培育创作的土壤。因为主流观念、意识形态、政治思想等方面的差异性,山西传统戏剧中折射出来的大同、家和、诚信等品质,以及讴歌真善美、揭穿人性丑恶等具有普世观和共同认知的文化内容,可以更多地加入山西戏剧创作中去,这些符合国外主流观念的美好精神,势必会加深国外观众对山西戏剧艺术的理解和认可,为山西戏剧的对外传播清除文化差异的障碍。

(二)以文化交流为抓手,为山西戏剧对外传播打造强有力的“晋”字品牌。在“一带一路”等政策的惠及范围内,积极参与省内外、海内外的戏剧节、艺术节、文化交流项目,加强与海外文化阵地的联络,通过友城、结对院校、山西侨胞社团等团体,充分发挥山西驻毛里求斯晋非贸易合作区、黄河电视台海外频道等机构作用,争取在山西品牌中华行、山西品牌丝路行等已有对外传播品牌中占有一席之地,通过戏剧艺术的“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发挥戏剧对外传播的独特魅力,逐步建立起在国外叫得响的“晋”字牌戏剧品牌。

(三)以新兴媒体为渠道,为山西戏剧对外传播拓展有效路径。借鉴国外戏剧团体运营模式,掌握国外戏剧推广规律,考虑国外受众的艺术消费观,运用新媒体资源,加大网络技术的融入和考量,提升外国戏剧爱好者的参与度和认可度,增强舞台表演效果以及戏剧的表演张力,不断打破传统戏剧的局限性,增强戏剧产业“晋”军阵容的整体宣传实力。同时,通过新媒体网络平台,加强对戏剧人才的培养和管理,逐步推选出一批具有国际视野、业务精深、执行力强的山西戏剧对外传播人才。

猜你喜欢
山西戏剧艺术
“书”写山西 以艺战疫
第十次春节前夕考察 习近平为何探访山西这两个村
山西农业
山西农业
传统戏剧——木偶戏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