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桐乡蓝印花布“传统+设计”的研发与应用

2020-11-19 15:51朱亚平
名家名作 2020年8期
关键词:桐乡印花布真丝

朱亚平

桐乡蓝印花布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其印染技艺是利用物理防染印花原理,在自然白色坯布上隔染而成的民间染整技艺。蓝印花布又称“药斑布”“拷花布”,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它是江南水乡传统服饰织品,以前在桐乡被广泛用于被面、蚊帐、包袱等日常生活用品中。

2001 年,桐乡蓝印花布被列为首批浙江省15 个重点工艺美术保护品种之一。2005 年, 被列入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 年,“桐乡蓝印花布印染技艺”成为第四批非遗“国宝”。作为从事桐乡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工作的年青一代,我们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不仅仅是保护和传承蓝印花布这一非遗项目,更重要的是如何使这个非遗“国宝”在新时代有更好的发展,散发出更耀眼的光。

传统工艺的当下困境,其根本原因就是传统工艺的产品已经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要振兴蓝印花布这一传统工艺,就要在继承核心技艺的基础上加强产品创新研发,有效推进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生活,创建传统与现代有机融合的新平台。使传统工艺与现代相结合,设计出更加适合现代人需要和符合现代人审美观点的新产品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新领域。通过设计,让传统工艺更好地走入生活,得到生产性的保护和传承,赋予蓝印花布更强的生命力,从而更好地发展这一非遗项目。

简单来说就是蓝印花布“传统+设计”的研发与应用。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加入现代的设计理念,使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让蓝印花布通过融入当下的时尚元素,更好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增强实用性,更符合现代需求,使蓝印花布新产品也可以或小清新或时尚,满足更多层次的需求,扩大销售市场,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我们要让传统工艺与设计两者更好地交融与融合,尤其在当代社会,艺术多元化,审美多样化,工艺设计复合化,这就要求我们的设计师和传统工艺的手艺人能合理将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专业设计师首先要了解这个传统工艺的特色,跟传统工艺技术人员不断磨合,不断整合、试验,通过交流互动,拓宽产品设计开发的思路,激发我们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的意识、思维和能力,提升产品开发能力。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征,要在当代有更好的发展,要以当代生活中的元素为灵感,以传统工艺为依托,碰撞出新的火花。

为满足多层次需求,首先从材质上来说,可增加真丝、麻料,或以棉麻相拼作为原材料进行手染制作,当然这就要求我们提升工艺,棉和麻、真丝虽然都属于天然植物纤维,但其吸湿性、上色时间和染色时的PH 值要求都各不相同,要研究麻和真丝的特性,通过不断的试验调试出用不同原材料做蓝印花布面料时不同的工艺高求,研究出在麻布和真丝上制作成蓝印花布的一套新工艺,而且不同材质也会产生不同的印染效果,从材质上拓宽产品开发的可能性。

其次是图案的设计创新。传统图案以人物、花、鸟为主,我们可以在传统的图案中提炼其经典,创新手法,使画面更符合现代审美,同时也可设计一些现代几何图案,以点和线构成,将抽象的线条和传统蓝印花布的工艺相结合,再融合其他工艺,使图案更具层次感,可以将实用品和艺术相结合,提升蓝印花布的手工与定制形象。

我们要在继承核心技艺的基础上加强产品创新研发,结合当地特色,有效推进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生活,使传统与现代有机融合。将现代的设计、现代的创意与传统的非遗结合之后,使传统工艺焕发出新的生机,手工艺产品的形态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它的工艺还是被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这样的手工艺产品更能适应现代人的审美,符合现代人的需求,也更受市场欢迎。传统手工艺中最优良的基因是不可改变的,创新的只是符合当代人的生活习惯与审美,非遗保护既要传承技艺和文化基础,又要有当代化的提升和变化。把握好蓝印花布传统工艺的核心,做任何适应现代生活的创新,都要保证传统工艺的精良技艺与文化价值,能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它,更好地传承下去。

猜你喜欢
桐乡印花布真丝
家有蚁穴
蓝印花布:南通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
而今迈步从头越
吴元新蓝印花布四代传承人的故事
三个行业共同研发真丝机洗标准
真丝小衫
巧熨真丝衣服
桐乡蚕桑文化的民俗学考察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将申请世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