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蓝印花布色谱编制的重要性

2020-11-19 15:51胡耀飞
名家名作 2020年8期
关键词:克莱因印花布印染

胡耀飞

长期以来,中国民间蓝印花布印染基本上是以家庭、村寨族群为单位,印染技艺通过子承父业、师授弟子、口口相传缓慢发展,在时代进步、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这种生产方式必然成为这一民间技艺走向衰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生产方式的个体性、分散性也使蓝印花布印染颜色带有很大的随意性,这与旧时代生产力、社会需求水平是一致的。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如何才能有效提高古老民间技艺与现代社会发展的相融性,登上世界商品交流和文化交流的大舞台呢?我们认为必须建立一套能被人们广为接受的标准生产工艺和颜色表述方式,这就是我们尝试蓝印花布标准色谱编制的必要性。

对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描述,我国古代的许多历史典籍中都有所记载,如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考工记》,书中保留有先秦大量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工艺美术资料,记载了一系列的生产管理和营建制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思想观念。该书在中国科技史、工艺美术史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还有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就有专门介绍染色的《彰施》篇,对诸色质料、蓝淀、红花、槐花等植物染料的使用有较为详细的记载,但都没有具体的物理量化指标。清代在民间流传的《染造秘诀》,曾是行业内部少数人掌握的技法经典。

1983 年11 月《中国纺织科技史资料》第12 集(内部发行) 上,发表了我省温岭地区民间染匠吴慎因(1905——1987)老先生晚年所著《染经》,全书2 万余字,吴老先生“于菜油檠之下不舍昼夜,无间寒暑,埋头于里外间,亲手染印,手胼足胝,六十年于兹矣。实践出真知,又粗识之无,此种不传之秘,坐视其与草木同腐,殊为可惜,故不惜词费,以期古为今用,文献有征。”吴老先生勇于探索、善于总结的敬业精神令人敬佩。

同时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国外,国外对颜色的管理、交流和控制有着非常成功和成熟的经验,其中最为突出和成功的就是“克莱因蓝”和“潘通色卡”。

克莱因蓝,传统名称叫宝蓝。这种颜色的RGB 值是(0,47,167)。这种颜色在1957 年由法国艺术家Yves Klein 首先获得了专利。1957 年,法国艺术家Yves Klein(伊夫·克莱因)在米兰画展上展出了八幅同样大小、涂满近似群青色颜料的画板——“克莱因蓝”正式亮相于世人眼前,从此,这种色彩被正式命名为 “国际克莱因蓝”。

宝蓝色早已出现在我国古代织物颜色的名录中,这个名字足够老,只是克莱因让它变得更时髦和更有戏剧性,为了纪念这个艺术事件,只是为这个颜色起了一个新名字而已。

另外一个潘通色卡(pantone),PANTONE 色卡是享誉世界的色彩权威,涵盖印刷、纺织、塑胶、绘图、数码科技等领域的色彩沟通系统,已经成为当今交流色彩信息的国际统一标准语言。

在服饰、家居以及室内设计行业中,潘通服装和家居色彩系统是设计师们的主要工具,用于选择和确定纺织和服装生产使用的色彩。该系统包括1925 种棉布或纸版色彩,不仅可以组建新的色库和概念化的色彩方案,还可以提供生产程式中的色彩交流和控制。

所以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要通过不断的研究、试样来完成蓝印花布标准色谱的编制,使蓝印花布的“蓝”有一个具体的物理量化指标,分成一定的色阶,建立一套能被人们广为接受的标准生产工艺和颜色表述方式,提高生产的科学性,更有利于蓝印花布的开发和发展,并使蓝印花布的传统印染技艺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一般常态下,要严格控制染液的PH 值,使浸染织物获得与蓝印花布色谱相一致的颜色,得出具体的物理量化指标。

建立一套能被人们广为接受的标准生产工艺和颜色表述方式,编制出《蓝印花布标准色谱》,采用国际先进的颜色管理标准,结合长期生产实践经验,将《蓝印花布标准色谱》分为24 个色阶,使蓝印花布染色管理既有标准又不繁复,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更有利于蓝印花布产品的开发应用。

一般常态下,通过严格控制染液的PH 值和染液的温度,对浸染织物获得与蓝印花布色谱相一致的颜色至关重要。

另外要注意的是:

(1)由于蓝印花布采用自然植物靛蓝染料,不同地区、批次的土靛实际有效含靛成分不尽相同,所以在染液构成后,先以小样试之,然后比对标准染液,对染液浓度加以适当调整。

(2)经过去浆或半漂后的织物,浸染前请先行做PH 值试验,确认为PH 值中性或接近中性后,再入染。

猜你喜欢
克莱因印花布印染
打造“一企一精品”,柯桥区印染 品牌全媒体推广活动启动
蓝印花布:南通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
工信部批复组建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
克莱因蓝
印染书香
吴元新蓝印花布四代传承人的故事
他死了,所以,他活着
世界记住他,因为他创造了一种蓝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将申请世遗
南通蓝印花布申请世界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