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应激下日粮氨基酸水平对科宝肉鸡生长性能和料水比的影响

2020-11-20 09:52田光洪金定兴
饲料博览 2020年10期
关键词:饮水量肉鸡日龄

田光洪,金定兴,李 新,张 磊,蒋 平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印度尼西亚片区,印度尼西亚 棉兰20111)

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是典型的热带季风和热带雨林气候的东南亚国家,常年日平均气温在30℃左右,湿度70%以上。肉鸡养殖业集约化程度较低,肉鸡养殖主要以公司+农户的模式开展,而养殖方式多为开放式鸡舍地面平养为主,常年高温高湿的天气加上落后的养殖设备使得肉鸡热应激现象十分常见,而热应激带来的肉鸡生长性能下降以及死淘率增加也给养殖户以及印尼的肉鸡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鸡具有非常发达的热调节机能。一般认为10~32℃是肉鸡维持正常体温的正常环境,21~26℃为生存的舒适环境温度范围,肉鸡能发挥最佳生长性能;26~32℃能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温度范围,但生产成绩下降;当环境温度高于肉鸡的等热范围上限值(32℃)时,机体会产生各种非特异性应答反应,此现象为热应激[1]。研究表明,通过调整日粮营养水平[2]、使用添加剂[3]、使用抗热应激药物[4]或者改变饲喂方式[5]均能一定程度缓解肉鸡因热应激带来的影响,而通过营养调控来提高热应激下动物的生长性能则是当前动物营养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如何调整热应激下肉鸡日粮的能量或者蛋白水平,以期获得最佳的生长性能目前争议较大。早期的研究结果表明,高温条件下,提高日粮能量及蛋白浓度能够提高肉鸡采食量和出栏末重[6-7];但也有学者认为高温环境饲喂高浓度蛋白日粮会增加蛋白代谢过程的热增耗,不仅不能缓解热应激,反而使家禽生长性能下降,死亡率增加[8-9]。同时,也有学者认为热应激下饲喂能量水平一致但赖氨酸(Lys)水平不同的日粮其采食量及出栏末重差异显著[2],但仅考查Lys水平改变带来的影响,无法推断热应激下日粮整体氨基酸水平改变时肉鸡生长性能的变化。本试验以日粮可消化氨基酸为研究对象设计3组不同可消化氨基酸水平日粮,并通过补充外源氨基酸以达到日粮氨基酸平衡,旨在探究热应激下饲喂不同可消化氨基酸水平日粮对肉鸡生长性能和死淘率的影响,为东南亚国家高温高湿环境肉鸡日粮的配置提供理论基础。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试验共选用1日龄健康状况相似、无疾病科宝500肉鸡8 000只(平均体重46.7 g)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非热应激对照组(NHC组)、热应激对照组(HC组)、热应激低氨基酸组(HLA组)和热应激高氨基酸组(HHA组),每个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00只鸡,公母各半。各试验组0~7 d饲喂相同日粮,8~28 d试验NHC及HC组饲喂DLys为1.12%的基础日粮,HLA组饲喂DLys水平为1.06%的低氨基酸日粮,HHA组饲喂DLys水平为1.18%的高氨基酸日粮。试验在印度尼西亚新希望六和棉兰公司自养场进行,试验为期28 d。

试验采用封闭式鸡舍地面垫料方式平养,自由采食和饮水,试验期间采用24 h光照。对照组按照《2018版科宝500饲养管理手册》控制温湿度;为模拟印尼棉兰地区高温高湿天气,各热应激处理组按参照张彩虹等[10]的热应激模型:每天从早上7:00开始升温,到9:00升至35℃左右,从9:00到17:00维持(35±2)℃8 h;17:00开始降温,从19:00降至30℃左右,直至次日7:00,温度维持在(30±2)℃12 h,同时控制鸡舍相对湿度在70%~80%。各组采用电热管加热的升温方式,用温控仪控制温度,采用加湿器和喷水的方法控制鸡舍相对湿度,用最高最低温度表和干湿球温度计记录全天的温度和湿度。各重复单独安装饮水装置和流量表以测定肉鸡的饮水量。鸡的免疫接种及饲养管理按饲养管理手册进行。详细的试验设计及分组见表1。

表1试验设计及分组

1.2 试验日粮

试验日粮按照1~7 d和8~22 d两个阶段配制试验日粮。基础日粮参照《2018版科宝500营养需要标准》以及新希望印尼片区肉鸡营养推荐标准配制0~7 d DLys为1.22%,8~28 d DLys为1.12%的日粮,低氨基酸组在8~28 d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将DLys降低5%,为1.06%;高氨基酸组DLys提高5%,为1.18%,同时根据表2中DLys水平调整蛋氨酸、含硫氨酸、色氨酸、苏氨酸等其余必须氨基酸水平,以平衡日粮可消化氨基酸水平。各处理组日粮除氨基酸水平及粗蛋白水平外,其余营养指标基本一致,且采用相同的原料结构。

表2 2018版COBB 500可消化氨基酸平衡比例

表3试验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风干基础)

续表3

1.3 指标测定及方法

1.3.1 生长性能

试验开始前以重复为单位进行称重为初重,试验第7天和第28天分别进行称重为末重,并统计试验前7 d和全期各重复的耗料量,对死亡鸡和淘汰鸡的耗料量进行校正。按如下公式计算7 d、28 d肉鸡的平均体重和1~7 d、8~28 d和1~28 d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平均日增重(g·d-1)=(末重-初重)/试验天数平均日采食量(g·d-1)=耗料量/试验天数料肉比=耗料量/(末重-初重)

1.3.2 死淘率和欧洲效益指数(EPI值)

记录每日鸡只的死亡和淘汰鸡数量,统计前7 d和全期的总死淘数并计算1~7 d和1~28 d的死淘率。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各组的死淘率和欧洲效益指数(EPI):死淘率(%)=(死亡鸡只数+淘汰鸡只数)/总鸡只数×100%

1.4 饮水量统计

试验开始前记录各重复流量表数值为初始值,分别在试验第7、14、21和28天24:00记录流量表数值,用记录值减去初始值然后除以该阶段鸡只数量得出平均每只鸡的饮水量。

1.5 统计分析

采用Excel 2019对数据进行初步整理,利用SAS 9.4对不同处理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所有试验数据均采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日粮不同氨基酸水平对热应激条件下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表4可知,试验初重及7日龄末重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1~7 d各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肉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28日龄末重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NHC组显著高于各热应激处理组(P<0.05),而热应激处理组中HLA组显著高于HC组和HHA组(P<0.05)。8~28 d,NHC组平均日增重和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各热应激处理组(P<0.05);热应激处理组中HLA组平均日增重著高于HC和HHA组,HHA组平均日增重和日采食量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全期(1~28 d)NHC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各热应激处理组(P<0.05),料肉比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HHA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其余处理组(P<0.05);HLA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与HC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在数值上略高。以上试验结果表明,热应激对1~7日龄科宝肉鸡日增重及采食量均无显著影响,但会显著降低8~28日龄肉鸡的采食量和日增重,提高料肉比;降低日粮中可消化氨基酸水平有助于提高8~28日龄科宝肉鸡采食量和日增重,降低料肉比,起到缓解热应激的作用,但是与非热应激环境生长性能相比仍有差距。

表4日粮不同氨基酸水平对热应激条件下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日粮不同氨基酸水平对热应激条件下肉鸡死淘率和欧洲效益指数的影响

由表5可知,第1周各组间死淘率及欧洲效益指数(EPI)差异不显著(P>0.05),但从数值上看,NHC组死淘率更低,EPI更高。全期(1~28 d)NHC组死淘率显著低于各热应激处理组(P<0.05),欧洲效益指数显著高于各热应激处理组(P<0.05);热应激处理组中HLA组死淘率显著低于NHC和HHA组(P<0.05),EPI显著高于NHC和HHA组(P<0.05),HHA组死淘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EPI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以上试验结果表明,热应激对0~7日龄肉鸡死淘率影响较小,但会显著增加8~28 d肉鸡死淘率;同时热应激下高氨基酸水平会增加肉鸡死淘率,而饲喂低氨基酸水平日粮可以减少因热应激而造成的死淘数,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表5不同试验组肉鸡死淘率和欧洲效益指数(EPI)分析

2.3 日粮不同氨基酸水平对热应激条件下肉鸡饮水量及水料比的影响

由表6可知,第1周(0~7 d)各组平均日饮水量和水料比差异不显著(P>0.05);8~28 d,HHA组平均日饮水量和水料比显著高于其余各组,NHC组平均日饮水量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全期(1~28 d),各试验组中HHA平均日饮水量和水料比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分别为292.95 mL·d-1和3.74,NHC组平均饮水量和水料比(P<0.05)显著低于其余各组,分别为154.82 mL·d-1和2.05,HC组合HLA组平均日饮水量和水料比无显著差异(P>0.05)。

表6不同试验组肉鸡饮水量和水料比分析

3 讨论

3.1 热应激对肉鸡生长性能及死淘率的影响

迄今为止,关于热应激对禽类生长性能影响的研究报道较多,总的来说,热应激主要通过降低动物的采食量以及营养物质代谢进而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蛋禽表现为产蛋率和蛋重下降、蛋壳质量变差[11],而肉禽则表现为生长减慢、死淘率增加等现象[12]。研究表明,对于家禽来说,环境温度在21~30℃时,每上升1℃,采食量下降1.5%;而当环境温度>32℃时,环境温度每上升1℃,采食量降低4.6%[13]。此外,在正常环境下,鸡的饮水量约为采食量的2倍,而如果舍内温度高于最适温度,肉鸡在数小时内就会增加饮水量,最高时可达到采食量的9倍[14]。

本试验通过控制鸡舍温湿度以模拟东南亚国家高温高湿环境,确保热应激处理组从进苗第1天到28日龄一直处于热应激环境中饲养。从全期试验结果看,在饲喂相同日粮的情况下,热应激显著降低了28日龄科宝肉鸡末重,以及1~28日龄肉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日增重,而料肉比则明显增加,此试验结果与前人报道一致[12]。贺绍君等利用与本试验类似的方法模拟热应激,其结果与本试验结果相似,即28日龄热应激组AA肉鸡采食量及肉鸡体重显著低于常温组,同时料肉比也有升高趋势[15]。肉鸡发生热应激时,一方面其摄食中枢兴奋受到部分抑制,导致食欲下降采食减少,而机体为了应对热应激而消耗自身储存的营养物质;另一方面热应激导致机体肠道功能紊乱,降低了肠道中食糜的消化和吸收,最终导致肉鸡生长缓慢,料肉比增加[15]。此外,本试验结果显示,与非热应激相比,热应激组饮水量、料水比明显提高,死淘率提高近3%,欧洲效益指数降低48。甄龙等认为料比水通常可以作为评估肉鸡是否处于热应激的指标,热应激时肉鸡会通过提高饮水量来散热和降低体温,但同时高料水比极易造成粪便含水增加、垫料潮湿等现象,进而诱发球虫和肠炎等疾病,不仅会影响肉鸡生长性能,同时会影响肉鸡健康状况,导致死淘率增加而造成经济效益受损[16]。

3.2 热应激下日粮可消化氨基酸水平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改变日粮可消化氨基酸水平是否会改善热应激下肉鸡的生长性能目前尚无直接文献报道。一般认为,肉鸡热应激时由于采食量下降,能量及蛋白摄入不足,饲料通过添加油脂提高能量水平能够起到缓解热应激的作用;然而与油脂相比,蛋白质在代谢过程中热增耗较高,日粮中补充蛋白质虽然可弥补采食量降低而造成的蛋白质摄入量减少,但也会增加蛋白质代谢过程产生的体增热,反而会加重热应激对肉鸡的影响,同时过剩的蛋白质在代谢成尿酸的过程中还会进一步消耗摄入的能量,从而影响生长性能[9,17]。因此,学者们一致认为在热应激下通过添加油脂、降低日粮粗蛋白含量,而通过添加限制性氨基酸从而达到氨基酸平衡有助于缓解热应激,提高热应激下肉鸡生长性能[18-19]。

在本试验中,高氨基酸日粮和低氨基酸日粮虽氨基酸浓度有所变化,但通过外源限制性氨基酸的添加而达到了日粮可消化氨基酸的平衡。试验结果显示提高日粮可消化氨基酸水平会加剧热应激带来的影响,试验中热应激高氨基酸组1~28日龄肉鸡采食量和28日龄末重显著下降,同时死淘率比热应激对照组提高了17%,盈利指数(欧洲效益指数)降低近31,同时饮水量显著提高,表明了热应激下饲喂高浓度氨基酸日粮会增加肉鸡氨基酸的代谢负担和氨基酸的代谢产热,不仅会消耗机体能量造成能量负平衡,导致生长受阻,同时也会加重内脏器官尤其是肠道、肝脏和肾脏负担,导致肉鸡猝死风险增加[20]。不仅如此,高温天气还会降低饲料源Arg的可利用性使得实际可消化的Arg水平明显低于配方设计值进而表现出Arg的缺乏症,导致肉鸡饲料转化效率降低[21],而高Lys水平日粮会明显增加Lys与Arg的颉颃作用导致日粮精氨酸的消化率降低[2],若无外源添加Arg的情况下会明显影响肉鸡生长性能,这也可能是热应激高氨基酸组生长性能较差的另一原因。

此外,国外早期研究表明,高温天气会明显改变肉鸡蛋白质或者氨基酸的需要量[9]。从本试验结果看,常温环境下肉鸡的最适氨基酸水平在热应激环境下生长性能并非最佳,而降低日粮可消化氨基酸水平反而能促进热应激时肉鸡的采食量,提高生长性能,同时降低死淘率;结果与前人研究相似,即热应激时通过降低蛋白或者Lys浓度能够降低因氨基酸代谢而产生的体增热,进而起到缓解热应激的作用[2,5,9]。但本试验中低氨基酸组为了达到日粮氨基酸平衡,因此其余可消化氨基酸浓度尤其是必需氨基酸浓度也存在不同程度降低。因此,本试验结果也证明了热应激情况下,肉鸡的可消化氨基酸需要量低于正常环境温度时的需要量。从当前的试验来看,热应激下肉鸡的最佳可消化氨基酸水平还无法确定,同时,低可消化氨基酸水平提高热应激肉鸡生长性能的机理仍需进一步研究。

4 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热应激会降低8~28日龄科宝肉鸡采食量和日增重,提高水料比及死淘率,影响养殖效益;热应激条件下,日粮高可消化氨基酸水平会加剧热应激的影响,而在氨基酸平衡的前提下使用低可消化氨基酸水平日粮能够提高8~28日龄科宝肉鸡生长性能、降低死淘率,起到缓解热应激的作用。

猜你喜欢
饮水量肉鸡日龄
春季肉鸡健康养殖要过六关
牛羊猪的最佳饮水量
肉鸡腹水咋防治
初配日龄对大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不同初配日龄对二元杂种母猪繁殖成绩的影响
女性多喝水尿路感染风险小
规模化肉牛养殖场的饮水管理措施
不同去势日龄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每天要喝多少水?饮水量公式帮你算
蛋鸡和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