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彩色隐形眼镜的走俏之路

2020-11-20 12:22孙千慧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20年11期
关键词:医疗器械品类彩色

文 孙千慧

编者按:相比于传统的框架眼镜产品,隐形眼镜因其美观度和方便性而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追捧,特别是随着目前彩色隐形眼镜将产品的种类、颜色、花纹等都拓宽到极为丰富的程度,隐形眼镜市场成为兼顾海量近视人群与美妆用户的“蓝海”。

据博思数据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隐形眼镜市场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2017年期间,中国隐形眼镜消费额平均增长率是17.6%,而全球隐形眼镜市场的平均增长率仅为2.5%。这表明,中国隐形眼镜市场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市场空间不可小觑。另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预计到2025年,中国隐形眼镜市场规模将达到500亿元左右。

相比于彩色隐形眼镜这一学名,消费者更愿意以“美瞳”这一称呼来代指那些具有各种颜色、各式花纹的彩色隐形眼镜。那么,“美瞳”是所有美容隐形眼镜片的通称吗?短时间内,又是如何取得快速发展的呢?本文作者从投资的视角,分纵、横两个维度,来拆解中国隐形眼镜(包括彩色隐形眼镜)终端市场,或许可以为广大眼镜人提供一些新的启示。

角膜接触镜(contact lens,CL),即直接贴附在角膜的泪液层上,与人眼生理相容,达到视力矫正的目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隐形眼镜。大多数人用“美瞳”来通称所有美容隐形眼镜片,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严格意义上来说,美瞳是强生公司的专用商标(帮助眼睛受伤的人遮盖眼睛瑕疵),是该公司为亚洲市场设计的具有美容效果的隐形眼镜系列品牌,英文商标为1·DAY ACUVUE®DEFINE®。2004年8月23日,强生公司在中国申请使用“美瞳”作为专用注册商标,商标到期日为2029年9月27日。强生也是全球首家采用三明治技术(舒氧夹心)生产具有美容效果的隐形眼镜的公司。彩色隐形眼镜一般分为3层,两层透明的角膜接触片将一层专业颜料涂层夹在中间,就像一个“三明治”。发展到现在,“美瞳”通常被广泛代指彩色隐形眼镜整个品类。

中国隐形眼镜市场发展的6大趋势

据国盛证券研究统计,全球眼科医药市场自2015年的247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的337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8.0%。另据眼科医疗公司爱尔康公司(Alcon,Inc.)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眼科医疗器械及视力保健产品市场规模达230亿美元,预计2018年至2023年复合增长率达4%,其中2017年视力保健市场规模约140亿美元,隐形眼镜的市场规模约为80亿美元,占比57%。若将眼科用药市场规模与眼科医疗器械及视力保健产品市场规模叠加作为总体眼科市场规模,则2019年全球眼科市场规模约为586亿美元(不包括眼科医疗)。

具体到中国市场,2018年中国光学眼镜市场包括线上和线下的整体规模达514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隐形眼镜与护理液同比增长,涨幅达20%左右。2019年彩色隐形眼镜在线下及电商渠道销售规模约100亿元,全行业YoY(即Year Over Year,年同比)约25%,线上增速更快。

据Mob研究院预测,2025年,中国隐形眼镜市场规模可达500亿元,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市场。可观的数据预测背后,是中国近视人口基数的庞大与近视人群的年轻化。截至2019年,全国近视配镜人口约4.6亿,高中及大学生近视率持续攀升超过87%,而彩色隐形眼镜在整个隐形眼镜行业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的销售额。彩色隐形眼镜之所以受到消费者们的狂热追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在解决近视问题的同时,亦让眼睛本身更加明亮、有魅力。

中国隐形眼镜及彩色隐形眼镜行业的发展虽不早于发达国家,但有潜力发展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市场。该判断主要基于以下6个发展趋势得出:

趋势一:作为风险类别较高的第三类医疗器械,隐形眼镜(包括彩色隐形眼镜)在需求端、供给端、渠道端均呈现出从医疗用品到消费品化,从消费品化到快消品化的趋势。

趋势二:由于日抛是一次性消费品,具有更安全卫生、更方便携带、减少并发眼病等优势,越来越受到年轻消费者的青睐。随着短周期抛产品,尤其是日抛的普及,隐形眼镜及彩色隐形眼镜市场整体市场规模将呈现指数级增长,用户的LTV得到大幅提升。

趋势三:隐形眼镜配戴率会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而提高。摩根斯坦利的行研报告显示,中国是世界上视力矫正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且年轻人近视率逐年上升,但隐形眼镜配戴率仍较低,约为10%,远低于日本的32%和中国台湾的34%。

趋势四:中国有望成为拉动全球隐形眼镜品类(包括彩色隐形眼镜)消费增长的重要区域。随着中国消费者对更美、更好、更幸福的品类的持续追求,对彩色隐形眼镜的接受度更是不断提高。2017年,亚太地区贡献了全球超过一半彩色隐形眼镜销售收入,其中以中国大陆、日本及中国台湾对产业增长的推动最大。

趋势五:隐形眼镜的美妆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线上渠道中购买无度数彩色隐形眼镜的消费者占比超过了30%,同时该比例也有随年龄降低而升高的趋势。作为整体妆容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购买彩色隐形眼镜是为了配合整妆、穿搭、发饰,来实现眼部修饰美化的效果。

趋势六:随着国产品牌逐渐取代进口品牌,彩色隐形眼镜的普及率会越来越高。中国的品牌商对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渠道的变革、新流量的变化、新技术的更迭更为敏感,更懂得迎合中国新生代年轻消费群体,进而享受品类增长、供应链转移、媒介渠道变化等多重红利,成长为新兴领导品牌。

彩色隐形眼镜终端市场演进的三步曲

在探究隐形眼镜市场的发展演变时,我们可以从投资的视角,分纵、横两个维度,来拆解中国隐形眼镜(包括彩色隐形眼镜)终端市场。从纵向维度来看,隐形眼镜在中国的终端市场分为消费品化、快消品化、美容美妆化3个阶段。

1.从医疗用品到消费品化

在美国,想要配到一副适合的隐形眼镜,需要经过一系列相当复杂的程序。正因为如此,近年来互联网上出现大量帖子期待能更简单、方便地买到隐形眼镜,也有些电商平台试图跨过检验步骤,让消费者购买隐形眼镜不那么费力。

从政策与监管角度看,彩色隐形眼镜在中国的处境与美国没有太大不同。隐形眼镜在中国属于三类医疗器械,被提醒植入人体有致伤、致残风险。2012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药监局)将彩色隐形眼镜正式纳入医疗器械监管范畴。2014年,食药监局发布了关于装饰性彩色平光隐形眼镜选购与使用的提示:“装饰性彩色平光隐形眼镜直接接触角膜,按照风险类别较高的第三类医疗器械进行管理。该产品在上市前需要通过安全性、有效性的评价,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后方可生产、销售和使用。生产此类产品的厂家需要取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经营此类产品的商家需要取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提示还提醒广大消费者:“如需配戴装饰性彩色平光隐形眼镜,应到具备相关经营许可资格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购买,并确认所购产品已经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切勿贪图价格便宜从非正规商家或者网络商铺上购买未经注册的产品。配戴彩色隐形眼镜与隐形眼镜有同样的要求,应认真遵照产品说明书和眼科医生的指导进行眼部健康检查,对镜片进行操作、配戴、摘取、清洗、消毒和保存。”

有意思的是,相较于美国,彩色隐形眼镜在中国的销售渠道要丰富得多,购买方式也无比便捷。打个比方,在美国配隐形眼镜,是一次求医问诊,然后拿着处方才能开药,而在中国购买隐形眼镜,更像是自行去药店买药。

在中国,作为生产门槛和销售门槛都很高的三类医疗器械产品,不管是走进商场还是逛淘宝天猫商城,在符合监管要求的正规店铺购买隐形眼镜(含彩色隐形眼镜),既不复杂也不麻烦,甚至和购买日用品没太多不同。可以说,线上渠道的便捷,加速了隐形眼镜(含彩色隐形眼镜)的购买趋于快捷化、快消化的势头。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彩色隐形眼镜品类从医疗用品走到消费品化的过程。

告别美国式繁琐的、需要多次医师验光师现场检验、短期试戴、长期确定配戴,走到消费者基于对自己眼睛情况及相关数据的了解,自行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我们认为,中国隐形眼镜(包括彩色隐形眼镜)终端市场的医疗用品到消费品化趋势正在形成。

2.从消费品化到快消品化

隐形眼镜的使用周期,可以分为日抛、双周抛、月抛、季抛、半年抛和年抛等。最初,韩国彩色隐形眼镜在中国火起来,是装在玻璃瓶里的年抛产品,近年来,短周期的产品开始流行。在邻国日本,也是一样。

2011年起,日本政府不再批复一个月以上的隐形眼镜销售许可牌照,不过,由于市面上还有库存需要消化,所以留了4年的缓冲期。2015年,4年缓冲期已到,日本市面上月抛以上周期的产品,已不能合法存在。同年,日本出台新政规定,自2015年4月起,严禁半年抛(含半年)以上隐形眼镜产品销售,认定此类长周期产品(半年抛和年抛)蛋白沉积无法根除,并发症的发生率高,对眼睛不利。通过法律来约束彩色隐形眼镜的使用周期,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保护消费者健康,有意思的是,作为结果,它助推了彩色隐形眼镜市场在日本的快速增长。因为使用周期越短,消费量就越大。

再看中国,短周期的彩色隐形眼镜产品也在走俏。小红书上相关笔记的数量是一种映射:在小红书上搜索关键词“年抛”,显示3万+篇笔记;搜索“月抛”,出现了2万+篇笔记;而搜索“日抛”,笔记数量高达8万+篇,远超“年抛”与“月抛”之和。某彩色隐形眼镜生产企业的数据则对此进行了佐证:其自2019年年中开始量产日抛镜片以来,截至目前,日抛占总销售收入的比例已经超过了15%,并且仍在稳步上升。

随着日抛的普及,彩色隐形眼镜销售量正在快速提升。一方面,日抛作为一次性消费品,无需清洗养护,具有更安全卫生、更便于携带等优势,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另一方面,抛弃周期越短,彩色隐形眼镜的消费量也就越大,也意味着用户的 LTV 能够得到大幅提升。

3.从快消品化到美容美妆化

在笔者看来,彩色隐形眼镜品类迎来大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与美容美妆在中国市场的渗透及扩张有关。过去5年间,美妆在中国的渗透率已从2016年的20%左右增长到2020年的近50%。当面部修饰成为女性,尤其是95后、00后年轻女孩们的日常,不难想象,彩色隐形眼镜也被视为整体妆容的一部分。换句话说,彩妆用户开始习惯于结合服装、发饰与整体妆容来挑选相得益彰的彩色隐形眼镜,即彩色隐形眼镜品类从快消品化到美容美妆化。毫无疑问,这会进一步提升彩色隐形眼镜品类的渗透率和增长潜力,激发巨大的市场空间。我们倾向于相信,既兼顾美感,又有无可取代的功能性的彩色隐形眼镜产品,会成为中国下一代主流年轻消费群体青睐的品类。

在中国,包括彩色隐形眼镜在内的隐形眼镜是一个正在爆发的增量市场。相比亚洲其他国家,中国隐形眼镜使用的渗透率处于较低水平。隐形眼镜配戴率会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而提高。摩根斯坦利的行研报告显示,中国是世界上视力矫正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但隐形眼镜配戴率较低,约为10%,远低于美国的25%、日本的32%和中国台湾地区的34%。

相较于较低的隐形眼镜配戴率,彩色隐形眼镜在中国的接受度其实很高。据动脉网统计,国内配戴角膜接触镜(隐形眼镜)人群仅为近视人群的 7%~8%,约 4800 万人,但彩色隐形眼镜使用人数约2000万人。随着隐形眼镜渗透率的上升,彩色隐形眼镜使用人数规模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阿里健康发布的《2019彩瞳消费洞察报告》里有一个有趣的小发现:线上渠道中,32.9%的消费者会购买无度数的彩色隐形眼镜,该比例也有随年龄降低而升高的趋势。这意味着,没有近视的人群,也开始拥抱彩色隐形眼镜。

彩色隐形眼镜消费品创业,如何进行创新?

从横轴来看,隐形眼镜尤其是彩色隐形眼镜,正在经历供应链端的快速反应及技术迭代,这使得在用户能够感知到的产品端,不管是原材料、功能,还是审美、设计等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叠加新内容形态和流量媒体来更有效地触达用户。如果以上维度同时向前迈半步,且互相叠加影响、发酵,将会创造出相对有持久力品牌的机会。

从中国的消费阶段来看,现在大部分一二三线城市处在最后一个阶段,即升级阶段。升级的典型特征,是消费者追求变好、变美以及更强的精神附加价值。以“好”为例,包括了原材料越来越好,越来越新鲜、健康与便捷等更好的感受。从供应链端来看,目前中国拥有全世界前所未有的供应链能力和消费市场,且凑巧能够将它们运用在产品端的产品力和产品设计上,使得消费者能切身感受到供应链端的技术创新。从流量和媒介端来看,消费品创业创新又面临了一次变化。媒介会改变消费者对产品和品牌的认知,流量则改变了产品触达用户的效率,每一次流量和媒介的大变化,就意味着你又多了一个红利,这在中国尤其特殊:互联网及快速变化的流量结构和媒介形态,充当了放大器的作用。

对于彩色隐形眼镜这一消费品的创业创新者来说,如果做到了供应链端、产品端、流量与内容端各个维度的加成,即拥有了最大、持续最久的红利,就有机会做出相对有持久力的品牌。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你只做到了3个维度中的一个,则可能起来得快,坠落得也快。回到彩色隐形眼镜,其创新发展有以下几大特征:

1.彩色隐形眼镜属于升级品类

显而易见,隐形眼镜尤其是彩色隐形眼镜,作为替代框架眼镜的眼部问题解决方案,符合消费者追求更美、更好、更个性等诉求,我们将之归类为升级品类。

2.成熟供应链转移到中国的可能性

目前,彩色隐形眼镜的供应链主要集中在韩国和中国台湾,中国内地彩色隐形眼镜供应链体系还不算成熟。不过,我们已经看到,国内部分隐形眼镜/彩色隐形眼镜生产商,已经在吸收改进国外的技术和设计理念,吸取国际先进的镜片材料和自动化的生产经验,在柔性生产、花色创新、配合度、舒适度、甚至产能上,都有非常明显的迭代和进展。

随着国内消费者需求的迅速起量、市场的飞速发展、技术的日渐成熟、工艺的稳定迭代,我们有理由期待,未来隐形眼镜的供应链将逐步向中国转移,也许今天,只是刚刚开始。

3.满足更个性化的产品需求

从透明片到彩色片,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工艺的完善,带来用户可感知的产品组合的多样化。彩色隐形眼镜一般分为3层,即两层透明的角膜接触片将一层花色夹在中间。随着生产工艺的演化发展,从目前市场主流的隐形眼镜产品矩阵里,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不只单色、双色、三色的彩色隐形眼镜,甚至将有可能出现6种甚至7种颜色叠加的产品。

此外,超薄、散光、防蓝光等功能性产品的问世,也为不同视力问题人群提供了更多更好的解决方案。材料、技术、工艺的迭代发展,使得隐形眼镜产品类型和呈现方式越发多样化,用户需求得到更大限度的满足。

4.适合视频传播和线上销售

彩色隐形眼镜的一大难题是,直径、颜色、度数、透氧量、含水量等无数指标在一起排列组合,导致SKU数量无穷多,而太多的SKU又为线下多点陈列和库存管理带来很高的难度,因而,它适合线上销售。

与此同时,由于彩色隐形眼镜与彩妆产品具备强关联性又无品牌利益冲突,且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很适合在直播和短视频形态下展现并传播。而恰恰当下的中国,电商飞速发展、媒介形态与流量结构同时发生变化,国内的年轻消费者逐渐形成了浏览视频内容并即时在线购买。

值得一提的是,抖音等主流新媒体平台,也在逐渐尝试放宽对隐形眼镜相关类目的内容限制。流量平台和内容端的变化,也为彩色隐形眼镜品牌带来了新的增长红利。❏

猜你喜欢
医疗器械品类彩色
医疗器械检验数据修约问题的探讨
彩色的线
外来医疗器械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医院医疗器械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及维修管理策略
有那样一抹彩色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彩色的风
参展推荐品类索引
2013年三季度全国玩具品类进出口统计
2013年二季度全国玩具品类进出口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