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去留始末

2020-11-20 02:01徐源
档案与建设 2020年9期

徐源

摘要:1955年,为合理调整工业和高等教育分布格局,在国家“一五”计划的指导下,高等教育部等做出将沿海地区一些高校的同类专业、系迁至内地组建新校的决定。这在校内和社会上引发了广泛争论。在地方、企业、学校多方争取下,1956年高教部决定南京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部分内迁援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该系大部分师资和设备得以留存并得到发展。

关键词:南京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内迁;成都电讯工程学院

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是全国重点工科高等院校,也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四大工学院”之一。建国初期,无线电工程系就已蜚声全国,为新中国的电子工业、国防工业等领域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1956年,高等教育部决定南京工学院(以下简称“南工”)无线电工程系内迁援建新校。本文通过馆藏档案对南工无线电工程系内迁的缘起、去留经过等进行回顾和探讨,以期还原这一史实,丰富对其认知,并尝试解读内迁与当时国家形势、战略布局的关联。

一、南工无线电工程系起源

南工无线电工程系是一个历史悠久并享有盛誉的老系,在当时国内的无线电专业领域占据重要的地位,其源头可追溯至国立东南大学工科的电机工程系。

1920年冬,国立东南大学成立初期便增设了工科,起初只有机械工程一个系。1923年,经过工科主任茅以升的积极倡议和苦心经营,学校成立了电气工程和土木工程两个系,其中,电气工程系由电机制造、荷电铁路和无线电三个小组组成,研究方向均为国际先进工业,同时也是培养国内急需人才的专业。

1924年秋,以国立东南大学工科与河海工程学校为基础,改组成立了河海工科大学。1927年6月,大学院决定把国立东南大学、河海工科大学、江苏公立南京工业专门学校、江苏公立苏州工业专门学校等合并,成立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工学院恢复,并设立电机工程科,经由吴玉麟、薛绍清、许应期等教授先后主持工作,得到了稳步发展。在国立中央大学时期,电机工程科改为系。

建国前,我国的电信、无线电行业都被外国垄断。当时设有电机工程系的高校,又大多以培养电力、电机专业的人才为主,对电信方面的人才培养比例极小,甚至有些大学的电机工程系只设电力、电机而无电信。国立中央大学电机工程系成立初期,虽然分设了电力和电信两组,但也不例外地偏电力为主,直到陈章教授来校任教后,这一情况才得以改观。

陈章在交通大学求学期间,全系电信课程均由美国教授开设。1921年毕业留校后,他担任我国无线电事业的奠基者——张廷金教授的助教,参与了许多电子管研发相关的教学试验工作,对电信事业的重要性有深切感受,并立志要努力为我国电信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1936年陈章教授担任中央大学电机工程系主任,此后,他非常注重培养电信专业人才,为学校广延名师,添置设备,经其苦心经营,终于使电信专业的发展局面有所改观。

1939年,国立中央大学电机系成立电机工程学部(1947年改为电机工程研究所),用以培养两年制硕士,并分设电力工程组与电信工程组。在该系师资配置中,电信组的教授人数多于电力组,下设电机、电工、有线电、无线电四个实验室,电信的比重亦大于电力。曾在中央大学电机系任教的有顾毓琇、萨本栋、单基乾、吴大榕、徐璋本、钱凤章、周玉坤、陈国康、陈宗善、钱钟韩、陆钟祚等教授,可谓是名师云集、俊彦辈出。

由此,南京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的前身——国立中央大学电机工程系实力日渐雄厚,因其重视电信工程教育,而且具有相当的规模和师资力量,这为新中国成立后重点发展无线电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以原南京大学(1949年8月国立中央大学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10月校名去“国立”二字而迳称南京大学)工学院为主体,先后并入了一些学校的相关系、科,成立了南京工学院。那时,南工的电机工程系分设为电力工程系和电信工程系。1953年,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和山东工学院等学校的电信系又并入南工电信工程系,至此,全国无线电类的重点系——南京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正式成立,该系集中了华东地区无线电教育界的师资和设备,成为南工的大系,实力十分雄厚。

二、内迁的缘起、方案的确定

高等教育的发展在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和社会经济水平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受以前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地理环境的制约,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特别是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和杭州等十几个城市集中了当时全国近一半的高校,而在中、西部地区高校数量非常少。高教资源分布不均衡给当时国家整体及区域协调发展带来很大的妨碍。“一五”期间,中央明确提出:“为了适应在全国范围内经济建设的需要,在今后的发展计划中,应该逐步地加以改变高等学校尤其是高等工业学校过分地集中在沿海城市的状况,内地的高等学校应该按照合理的部署,逐步地建设起来。”[1]

为贯彻落实“一五”计划要求,改变高校地域分布不合理的形势,高等教育部经研究决定:整合全国高教资源,将东部地区部分高校的同类专业、系科迁往中、西部地区,进行合并,重组新院校,或者将一些高校整体搬迁至内地,增设新专业,扩大办学规模,以增强其专业实力。通过调整高校地域布局结构以及院系专业,使其地区分布逐步均衡,提升西南、西北地区高等教育水平,促进中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

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根据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共中央有计划地在中西部地区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而成都在四川乃至整个西南地區有着重要的地位,基于城市现代工业发展和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考虑,中共中央将成都确定为全国工业重点建设城市之一,并规划确定成都市的性质为:四川省省会,以精密仪器、电子、机械及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城市,西南无线电工业基地的中心。[2]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加大投资力度,在成都先后重点兴建了电子通信工业的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电子元件工业的西南电子管厂、电子专用设备的南光机器厂等研究所和国有企业,布局成都机械、化工、交通、建材等工业建设。[3]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在苏联援华项目中,涉及无线电工业领域的红光、国光等重点项目建设都安排在四川成都。

但经过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院系调整,四川省(含重庆市)的高校数量较少,以工科为主的院校仅有4所,缺乏专门高校来培养无线电专业高级人才,[4]人才的短缺也严重制约了西南地区无线电工业基地的发展。针对现状,周恩来总理提出:“人才缺乏,已成为我们各项建设中的一个最困难的问题。”[5]他明确指出:“过去,到底是工业救国还是教育救国,争论不休……现在要把工业与教育结合起来。”[6]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调整高校布局的指示精神,1955年3月底,高教部上报国务院《关于沿海城市高等学校一九五五年基本建设任务处理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要把华南工学院、南京工学院和交通大学等学校的电讯工程相关专业调至成都,合并重组,建立电讯工程学院。此后中共中央政治局领导人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彭真等审阅了这份报告并作出批示。后来,周恩来在交通大学迁校会议的讲话中也提到:“……无线电调整到成都,因为西南是无线电工业基地,不是调整早了,而是调整晚了,注意晚了。”[7]

1955年,根据方案的具体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第二机械工业部联合发布《关于筹建成都无线电工程学院方案》,对于建校原则、专业设置、机构筹备、师资来源、干部来源等都作了相应的安排。筹备组由时任二机部局长的吴立人担任主任,华南工学院无线电系主任冯秉铨、交通大学有线电系主任周玉坤、教授黄席椿和南工无线电工程系主任陈章等人为委员,并且抽调南工讲师刘树杞、李嗣范去北京从事具体工作。[8]

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是新中国第一个电讯工程方面的专门学校,旨在培养电器真空、无线电工学、无线电零件与绝缘材料制造、有线电视通讯机制造等方面的专业工程师。在筹备迁系初始,南工服从国家工业战略布局,成立迁运工作组,师生也积极响应,不遗余力地进行内迁准备,做到教学、迁校两不误。1956年夏,南工无线电工程系将部分暂时用不到的仪器设备及图书运抵重庆,全系教职员工也整装待发。

三、内迁方案的调整

内迁决定在社会上和学校内同时引起了广泛的争论。由于南京特殊的国防地位和工业发展状况,南京无线电厂等多所大工厂和研究所向中共江苏省委反映,他们认为把南工无线电工程系搬离南京,必然对长期以来厂、校卓有成效的合作产生不利影响,进而限制省内教育、科研及经济的和谐发展。同时,中共上海市委在给中央的特急电报中也建议:“原定交通大学电讯系今夏调整至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的师资,是否可以留下一部分适合担任有线电讯及无线电课程给新设的‘中央上海机电学院,而原定南京工学院调整至成都的无线电工程学亦可留下部分师资,由各校分担这一任务。把各校无线电师资过多集中在一、二所学校里,对于将来长远发展不一定有利。”[9]南工无线电工程系内多位教授经过慎重商讨也达成一致:从我国电子学科和电子工业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把沿海地区的三个重点院系集中到内地成立新校,对相应领域的教育科研极为不利,主张“南工应保留无线电系以利江苏电子工业的发展与人才培养”[10]。

时任南京工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的汪海粟多次与系主任陈章教授等人磋商,并征询南京有关大企业的意见,最后达成共识:南工无线电系不宜内迁,理由有三。1.世界先进国家正以迅猛速度发展无线电技术与教育,而我们却采取集中紧缩的政策,是否合乎潮流;2.整个华东、华南处于国防前线,而无线电与国防的关系至为密切,将其全部教育机构向后方撤退,害多利少;3.南京有许多电子工业方面的国家重点企业,多年来与南工无线电系在技术与教育等方面充分合作,已见成效,若目前撤去,损伤至大[11]。

当时,江苏省正在筹划地方的十二年科技规划,也在考虑江苏的工业布局和科技发展,在规划中,南京将筹建一所新的无线电高等专门学校,南工负有培养师资、奠定教学基础和积极配合筹建的责任。学校及社会上对于迁校的意见反映到江苏省委,省委经过慎重商讨和考虑,认为南工无线电系内迁会影响江苏地方科技规划的落实。恰逢当时周恩来总理在上海就华东地区工资改革进展情况进行视察,时任江苏省委书记处书记许家屯赴沪向周恩来面陈省委关于南工内迁的意见,周恩来听取汇报后表示返京后将与有关方面重新研究。

汪海粟院长知悉此情况后,认为迁系一事可能存在转机,他要系主任陈章联络系里钱凤章、王瑞骧、陆钟祚、吴伯修、闵詠川等教授,联名电呈周恩来,阐明保留南工无线电系的原因,陈清利弊,请求总理裁夺。

周恩来在听取江苏省委的报告及几位教授的陈述后认为:一个重要学科的兴衰,对于一个国家学术科技关系极深[12],而且当时国际局势的进一步缓和,使得高等学校内迁计划有因时制宜修正的必要。他随即指示高教部对此问题重作考虑,慎重处理。高教部急电通知南工无线电系暂缓启程,后来根据周恩来的指示重新研究,做出了决定:1.南工无线电系停迁,留南京;2.调南工无线电系15名骨干教师去成都支援新校;3.南工已运入四川的仪器设备,除有线电部分外,全部运回南京。就此保留下了南工无线电工程系的大部分。后来谈到此事时,陈章教授感慨道:“周总理能在此关键时刻听取下情,及时迅速地做出这果断决定,确实令人感佩。”[13]

四、结语

赴蓉援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88年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是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中国民族电子工业人才的摇篮”)的教师扎根西部,为新中国的电信事业和西部的教育科研事业发展奉献了智慧和力量。而留存下来的南工无线电工程系经过老一輩和年轻一代南工人的努力,在其后的数十年内发展壮大,现已成为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并且为学校开辟了新兴的尖端学科领域,衍生出了电子器件系(现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和生物医学工程系(现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学校电类学科在科研水平、教学质量、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对外合作、科研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均取得重要成果,并在我国电子信息学科领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第四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通信工程”分别被评为A+、A、A-,并同时列入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六十多年前的那场内迁,是院系调整的余波,也是新中国成立后试图改变旧有高校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少数大城市的格局而进行的战略调整,亦是党中央基于当时国防形势的考虑,而内迁方案的调整和最终确定也是多方慎重协商、妥善解决的结果。

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党中央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防建设发展战略的全局出发,调整东、西部高校布局结构以及院系专业,毫无疑问是符合当时的国内和国际形势的。从内迁通知下发,到南工立即行动,积极落实部署,确定内迁方案,都体现了高校对中央决策的拥护和支持。另一方面,校内学者、相关企业以及地方党委政府也不可避免地会从自身专业发展和本地工业、教育的实际情況出发进行考虑,保留一定的看法。

党中央根据具体情况,实事求是,适时调整策略和方案,只搞部分内迁,抽调部分专业师资和设备援建新校,使得高校原有的优势学科得以保留和延续,同时推动中、西部地区的国防科技事业进程和工业化建设,促进了东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南工无线电工程系最终的保留和发展现状,印证了这一卓有远见的决策。

参考文献

[1]李富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R].1955.

[2]赵斌.成都城市中心区演变与优化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9.

[3]刘兴全.成都城市资本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113.

[4]四川地方史编纂委员会.四川省志·教育志(下)[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0:23-24.

[5][9]凌安谷.交通大学内迁西安史实[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122,116-117.

[6]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周恩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78- 79.

[7]成电的筹建和诞生[EB/OL].[2016-03-02].http://blog. sciencenet.cn/blog-211702-959991.html.

[8][13]陈章.周总理与南工无线电系[N].新华日报,1987-01-08.

[10]陈章,孙文治.怀念我国电信老专家钱凤章先生[J].电子高等教育,1988( 4):34.

[1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靖江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靖江文史资料第14辑[M].1997:128.

[1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靖江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靖江文史资料第11辑[M].199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