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业互联网推动两化深度融合的思考

2020-11-20 02:13孙燕妮李晓娟
中国信息化 2020年10期
关键词:工业化深度工业

孙燕妮 李晓娟

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与工业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并催生出新的产业形态和产品。在以工业化的需求为牵引,信息化的技术为驱动的这一相互交融的过程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实现相互促进、相互提升,并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当前,中国的两化深度融合正进入攻坚期,亟需新的载体赋能企业信息化建设以实现我国工业高质量发展。工业互联网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的产物,以工业互联网方式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本文主要以工业互联网为载体来论述工业互联网是如何推动我国两化深度融合、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

一、实施中国特色的两化融合的意义

我国的工业化和信息化起步晚,发展缓慢,工业化中后期遇上信息化浪潮,不能像西方国家一样先工业化再信息化,党中央及时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提出两化融合,两步并作一步,同步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建设。

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信息化并将其作为国家战略,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两化融合的方向,从十五大到十九大,反映出我国对信息化和工业化关系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两化融合内涵思路不断丰富和创新。如图2所示。

两化融合是实现企业技术升级改造的重要手段,同时别具特色的中国两化融合与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异曲同工,核心都是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發展,进而提升自身工业的全球竞争力。

二、工业互联网如何助力两化深度融合

(一)发展工业互联网是新时代的选择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两化融合战略部署的延续和深化,是党中央立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一以贯之。

随着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日益凸显,基于企业内部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无法满足全球化市场竞争的需要,比如,在上层,各类ERP、CRM、CAM等业务系统迫切需要实现数据的互通与共享,海量设备的连接以及产生的大量数据等都需要新的载体承载,需要新的能够实现范围更广、融合层次更深、水平更高的融合手段。工业互联网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包括网络、平台和安全三大核心体系,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把设备、生产线、工厂、供应商、产品和客户紧密地连接融合起来,为企业提供了跨设备、跨系统、跨厂区、跨地区的全面互联互通平台,使企业可以在整体上对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环节进行优化,并打通企业内部、供应链上下游、供应链之间、产业链间的信息孤岛,实现资源有效协同。如图3所示。

为推进工业互联网的建设以及两化融合的落地实施,国家相继出台相关政策,2017年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打造网络体系、平台体系和安全体系3大体系,并提出工业互联网“三步走”发展目标,一是到2025年,要基本形成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二是到2035年,要建成国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和平台;三是到本世纪中叶,工业互联网综合实力列入世界前列。

发展工业互联网已然成为新时代背景下两化融合的落脚点和着力点。

(二)工业互联网推动两化深度融合的具体表现

从表1可以看出,两化融合可视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法论,是自上而下指导企业如何实施信息化建设,工业互联网技术是用来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载体,是新工业体系的“操作系统”。通过工业互联网实现两化深度融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实现大量设备的互联和海量数据的处理。工业互联网平台利用窄带物联网、云计算、移动通信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部署在企业内部的各类生产设备互联,并与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数据交互,打通ERP、CRM、CAM之间的数据壁垒,通过云平台汇集大量数据资源,实现资源的快速配置。

打通产业链,优化产业链上下游关系。产业链上的上下游企业都接入工业互联网平台,有利于企业可以快速感知用户需求,避免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信息严重不对称,并通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享生产数据,协调生产进程,达到降低资源浪费、提高整体生产效率的目的。

搭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平台上接入企业所汇聚的大量生产数据,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分析技术,可以挖掘出更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其中可以公开的数据信息可供数据分析机构、高校、科研院所等的需要,打通了产学研用合作的渠道。

构建整体安全防护体系,节约管理成本。工业互联网一头连着制造,一头连着网络,网络安全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企业级网络安全体系的投入巨大,中小企业难以负担。但是工业互联网平台接入企业可以组建一支专业化的网络安全队伍,承担网络日常运维、网络安全体系建设和管理,实现了高产出的运维模式。

可见,以工业互联网为载体来实现两化深度融合是两化融合的高级阶段,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并最终实现“智联网”,又通过模式创新丰富和重塑了生产关系。

三、发展对策与建议

对比发达国家,我国制造业信息化水平还有差距,信息化与工业化进程不匹配、不适应、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地域发展差异显著,总体上呈现“沿海高、内陆低”的态势;并存在重建设轻运营、软硬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在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入融合的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发展为主干的方略。下面提几点建议:

政府应大力宣传,加大企业资金扶持力度。政府在建生态的同时,可以组织开展培训会,全面普及融合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积极发挥企业参与的主动性。在开展融合的初创期,由于涉及到基础设施的改进,投资一般比较大,加之投资回收期较长,企业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打退堂鼓,政府适当的资金扶持有助于增强企业投身信息化改造的积极性。

明确发展方向,积极创新发展。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转型升级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可持续性发展道路,要紧紧围绕安全、绿色、节能、提质及增效这五大目标,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深度融合,构建多层次、跨行业、跨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助推两化深度融合迈上更高台阶。

因地制宜,扶“小”壮“大”。由于地域发展的差异性,地方政府应在对其辖区企业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制定制定切实可行的两化深度融合发展的地方政策。全国上下发展一盘棋,国家要积极鼓励发展较好的区域内的示范企业积极推广他们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通过这种“先富带后富”的模式,“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坚持“建平臺”与“用平台”双轮驱动。切忌盲目搞一些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产、学、研最终的归宿都是用,推动我国工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砥砺奋进、真抓实干的务实作风。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既要满足企业的现实需求,又要考虑建设成本,以建设促应用,使得建成的平台能真正发挥好资源配置优势,更好地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服务。

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人才的作用至关重要,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必须是既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又熟悉产业和政策,并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四、结语

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是一个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漫长过程,也是实现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更是实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将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发展作为一项战略常抓不懈。

作者单位:陕西电子工业研究院

猜你喜欢
工业化深度工业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工业技术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2003:工业经济高速稳步增长
深度挖掘
为实现祖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奋斗的青年工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