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 茶 具

2020-11-21 07:40郭丹英
收藏家 2020年10期
关键词:茶具漆器

□ 郭丹英

漆树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馈赠,而漆器则是人类与大自然协手共创的杰作。

早在7000 多年以前,余姚河姆渡的先民就发现了漆树受伤后流出的汁液具有很强的附着力和防腐力的特点,制作出原始的涂漆木碗,薄薄一层生漆却改变了木碗易烂的缺陷,这是一项伟大的技术创举。此后,随着人类对漆器制作技艺的不断提升,在木胎、陶胎、金属胎、皮胎等各种胎体上添加漆灰,并利用桐油和生漆复合技术,让漆器表面呈现光泽度和透明度,在此基础上,经过不同历史时期古人的探索,出现了各种漆器装饰手法,彩绘、镶嵌、针刻、雕漆等把漆器工艺推上一波又一波的高潮。

对于茶具这个大家族而言,以漆作为材质的茶具是其中重要的分支,在历代茶具的发展舞台上,漆器呈现其多姿多彩的身影。

唐代以前的茶具往往一器多用,盛水的容器也有可能是盛酒或其它的液体,因此在唐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漆器是重要的饮食器具。战国是漆艺发展的第一个高峰,特别是楚国的漆器最具表现力,漆器广泛被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饮食、家具、乐器、交通用器等等。如果说战国时期的社会生活中,青铜器和漆器在使用层面平分秋色的话,那么到了西汉的物质文化舞台上,则是漆器一枝独秀,独领风骚。东汉以后,随着瓷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大量使用,漆器相对失去昔日的辉煌,成为日常生活器的补充材质。

图2 审安老人《茶具图赞》中提到的漆雕秘阁就是剔漆盏托

唐代中期之后,茶叶的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采摘及加工技术改进,茶不仅仅止于满足口腹之欲的物质层面,品茶更被文人士大夫赋予了艺术的精神层面,陆羽所著《茶经》为当时茶文化之集大成者。《茶经》中专门提到“四之器”,详细罗列了唐代煎茶(煮茶)过程中所需的28 种茶器,材质涵盖铁、铜、竹、木、瓷、石、纸、丝等,其中讲到“具列”时,提到“具列,或作床,或作架,或纯木、纯竹而制之。或木或竹黄黑可扃(jiong)而漆者,长三尺,阔六尺,高六寸。”具列,相当于现代意义上的茶棚或茶柜,是用来陈列各种茶器具的架子,唐代的具列形式分两种,一种为床式(矮几状),另一种为架式,材质通常为木或竹,也有漆具列,在木或竹胎上黄漆或黑漆的,这是关于唐代漆茶具的文献记载。

图1 唐《萧翼赚兰亭图》(局部) 右侧茶童手中拿的就是黑色漆盏托

图3 宋 刘松年《撵茶图》(局部)在僮仆备茶的四方桌一个角落里,有五个一组叠成一摞的红色器物,从器型上可以判断为朱红色漆盏托,而在盏托右侧叠放着六只白色的瓷盏。

图4 宋 赵佶《文会图》画面下方备茶的一茶童正右手拿茶勺从盆中舀取茶汤,左手持的正是黑漆扣金盏托,四方茶桌上放着七件黑漆盏托,其中四件叠压在一起,还有三件则次第放在桌子上,盏托上承放着瓷盏。

图5 南宋《五百罗汉图》之《吃茶》

图10 福建邵武黄涣墓出土的银扣漆盏托

图13 福建邵武黄涣墓出土的银扣仿兔毫漆茶盏

图17 明 剔红盏托中国茶叶博物馆藏

图11 宋 漆盒镇江博物馆藏

还有一则关于唐代漆茶具的文字记载,段成式在《酉阳杂俎—喜兆》提到:“近有海客住新罗,吹至一岛上,满岛悉是黑漆匙箸。其处多大木,客仰窥匙箸,乃木之花与须也。因拾百余双还,用之肥不能使,后偶取搅茶,随搅而消焉。”《酉阳杂俎》虽为志怪小说,但其中提到的黑漆匙箸间接反映了唐代用漆匙搅茶汤的常识。唐代盛行煮茶(也叫煎茶),把茶饼碾成茶末,放入茶釜中煮,还要加入适量的盐,边煮边用箸搅拌茶汤,因此箸也成为当时重要的茶器。陆羽《茶经》“五之煮”中提到的“第二沸,出水一瓢,以竹夹环激汤心,则量末当中心而下。”这里提到用竹夹来搅茶汤,有异曲同工之妙。

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萧翼赚兰亭图》是反映唐人饮茶场景的珍贵作品,里面出现了漆茶器的身影。其左半部分,一老一少两僮仆正在备茶,其中年轻茶童正躬身弯腰准备从茶铫中承接茶汤,他双手捧着一只带托盏,从图中看盏托呈黑色,可以判断是黑色漆盏托,托上承瓷盏,茶童下方的具列(竹茶床)上还放着同样款式的黑漆盏托(图1)。茶盏托在唐代被称为“茶拓子”,李匡义《资暇录》中记载:“茶拓子始建中,蜀相崔宁之女,以茶杯无衬,病其烫指,取碟子承之。既啜杯倾,乃以蜡环碟中央,其杯遂定。即命工以漆环代蜡,宁善之。为制名,遂行于世。其后传者更环其底,愈新其制,以为百状焉。”虽然带托承盏在东晋时已出现,南朝时期流行,但作为专用茶具的茶拓子则始于唐代。1957 年出土于西安市唐长安城平康坊遗址的银鎏金茶拓子便是明证,该遗址共出土茶拓子7 件,其中6 件圈足内刻“左策使宅茶库金涂拓子壹拾枚共重玖拾柒两伍钱一”。还有一件圈足内錾刻“大中十四年八月造成浑金涂茶拓子一枚金银共重拾两捌钱叁分”,为唐宣宗大中十四年(860)前后左策使茶库之用具。刻款中提到“茶拓子”就是茶托,唐代茶托造型多种多样,荷叶形、圆盘形、莲花形等不一,材质也限于陶瓷、石质、漆器、金银器均有,因此在《萧翼赚兰亭图》中出现黑漆茶拓子也就不足为奇了。

图6 南宋 《五百罗汉图》之《乘舆》

图7 日本奈良能满院收藏《罗汉图》(局部) 画面下半部分,一沙弥正从茶瓶中取出茶末,他面前的具列上放着一对黑色漆盏托及龙泉窑青釉斗笠盏。而另一茶童则正在碾茶,他的左侧地上放着一朱红漆茶盘和一外黑漆内朱漆的花口盏。

图8 河北宣化辽墓壁画之碾茶图。两位侍女手持的正是朱漆盏托

图9 河北宣化辽墓壁画之点茶图。画面中左边僮仆正手拿茶匙点茶,白瓷盏下正是黑漆盏托,桌上还有两件黑漆盏托及白釉瓷盏。

到了宋代,漆茶具在宋人饮茶生活中的使用频率更高了。宋代漆器制作工艺也大大提高,一反唐代漆器装饰丰满华丽之特点,转而以清新淡雅作为特色,当时的漆器制作中心集中在温州、杭州、湖州、江宁、苏州、常州等地。宋代漆器主要分两大类,其一为光素漆器,通常只髹一种颜色,或黑色或朱红色,或者内黑外朱两色搭配。另一种为戗金、嵌螺钿或雕漆装饰。

图12 河北宣化辽墓壁画之备茶图,桌上放着的四方笔顶朱红色盒子就是漆茶奁

图14 山西洪洞元墓壁画,上有朱红漆茶托

漆盏托在宋代最为流行,原因很简单,漆盏托较为轻便,而且隔热效果不错,漆托上承放茶盏,手持的份量不重,优于瓷托瓷盏。南宋审安老人的《茶具图赞》中列了“十二先生”茶具,雕漆盏托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茶具图赞》中,把雕漆盏托称之为漆雕秘阁,秘阁是宋代掌管皇家图书典籍的官职,审安老人赋予漆盏托以秘阁的官职,并根据盏托的功能为它取了相应的字号—承之、易持,号古台老人。且给漆盏托写了一段赞辞:“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吾斯之未能信。以其弭执热之患,无坳堂之覆,故宜辅以宝文而亲近君子。”最后一句点出盏托的功能,是与茶盏(文中的宝文,指建盏)配合使用(图2)。

其实,瓷盏漆托在宋代是标准配置,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六有一小段提到“今之茶肆,列花架,安顿奇杉异桧等物于其上,装饰店面,敲打响盏歌卖,止用瓷盏漆托供卖,则无银盂物也。”文中提到杭州茶肆中有瓷盏漆托出售,并通过敲打瓷盏以及叫卖声来达到营销的目的。在一些现存的宋画或宋(辽、金)墓出土的壁画中,我们可看到瓷盏漆托在宋人饮茶生活中的流行搭配。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刘松年《撵茶图》中,在僮仆备茶的四方桌一个角落里,有5 个一组叠成一摞的红色器物,从器型上可以判断为朱红色漆盏托,而在盏托右侧叠放着6 只白色的瓷盏(图3)。同样,在《文会图》中,也有黑漆盏托的描绘,在画面下方备茶的一茶童正右手拿茶勺从盆中舀取茶汤,左手持的正是黑漆扣金盏托,四方茶桌上放着7 件黑漆盏托,其中4 件叠压在一起,还有3 件则次第放在桌子上,盏托上承放着瓷盏(图4)。收藏于京都大德寺的《喫茶》是南宋宁波籍画家林庭珪、周季常所绘的一百幅《五百罗汉图》之一,画面描绘四僧人落座于禅椅上,每人手持盏托和茶盏,从颜色造型上可以判断为朱红色漆盏托,盏托上承放的则是宋代最流行的黑釉盏。顺便提一下,在画面的长桌上放着一大一小两个四方盒,也应为漆器,内髹朱红漆,外髹黑漆(图5)。《五百罗汉图》描绘的是南宋时期寺院生活的场景,里面有诸多漆器生活用具的描画,其中的《乘舆》中也有一四方桌,上面有两摞扣金黑漆盏托,一摞为4件叠压,另一摞为3 件叠压在一起,同样也是扣器(漆器口沿边嵌了金边或银边)(图6)。此外,收藏于日本奈良能满院的《罗汉图》、河北宣化辽墓壁画都出现漆盏托的形象(图7 ~图9)。

图15 明 丁云鹏 煮茶图

图16 明人仿宋 十八学士图(局部)

宋代墓葬出土的漆盏托也不少,1998 年11 月在福建邵武市水北镇故县村发现的宋代黄涣墓出土一件银扣黑漆盏托颇具代表性(图10),同墓出土了银笼子、银匙、银漆斗、漆盏、漆茶盘等茶具。该盏托呈圆盘形,足外撇,中间有一圆形托圈,中空,以承茶盏。更为讲究的是这件盏托的托圈口沿、盘口沿及底足口沿均包嵌银口,俗称“银扣”,金扣、银扣、铜扣在宋代特别流行,不仅在漆器上使用,在瓷器上也大量使用这种工艺。常州北环新村宋墓出土一批漆器,其中有一件银扣里黑漆外朱漆盏托,底部还有朱漆铭文“苏州真大黄二郎上辛卯”,说明该漆盏托的产地在苏州。另外,湖北武汉十里铺宋墓也有漆盏托出土,江苏武进县剑湖砖瓦厂宋墓也曾出土两件六花瓣形漆盏托,安徽淮安宋墓出土的两件六花瓣形漆盏托和武进宋墓出土类似。南宋民俗有“有丧不举茶托”之说,在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九记载:“凡居丧者,举茶不用托,虽曰俗礼,然莫晓其义。或谓昔人托必有朱,故有所嫌而然,要必有所据。宋景文《杂记》云:“夏侍中薨于京师,子安期他日至馆中,同舍谒见,举茶托如平日,众颇讶之。”又平园《思陵记》载:“阜陵居高宗丧,宣坐、赐茶,亦不用托。”始知此事流传已久矣。”从周密的这段记载可见,宋代朱红色漆盏托是比较常见的,所以存在避讳的问题。

除了漆盏托,宋代的漆茶具还有漆盖盒、漆奁。收藏于江苏镇江博物馆,出土于宜兴和桥的宋漆盖盒应该是盛放茶点的。盖盒设计十分巧妙,由盖子和盒身两部分组成,均呈圆形,盒内置银锭式隔板,便于区分不同茶点。盒表髹赫色漆,盖内髹褐色漆,底髹黑色漆,银锭式内格髹朱红漆(图11)。奁在古时是用来盛放梳妆用具的容器,以漆奁最为普遍。宋人周紫芝专门写过茶奁的铭文,铭文曰“震雷发,矞云膏,谷帘香,春睡廛”。考古资料表明,宋墓出土的漆盒,有茶盏、茶瓶等茶具同出,可见漆茶奁是宋代重要的茶叶储藏容器。黄庭坚在《谢送碾赐壑源拣芽》曰:“矞云从龙小苍璧,元丰至今人末识。壑源包贡第一春,缃奁碾香供玉食。”壑源茶的产地与制作龙凤团茶的北苑仅一山之隔,为民间私焙好茶,也是北苑御焙上贡的副纲。黄庭坚收到朋友送的壑源茶,正是用淡黄色漆的茶奁包装的,显得非常珍贵。陈著也有《次韵鹿苑寺一览阁主岳松涧送茶》一诗,其云:“鹿苑书束字字香,满奁雀舌饷新茶。”从中可以看出,不管是茶末还是散茶(雀舌)都可用茶奁包装。现藏于日本能满院的《罗汉图》正好为漆茶奁提供很好的注解,这是一幅禅宗僧人点茶图,画面构图中有四位高僧,均坐于禅椅上,一茶童正一手拿汤瓶,一手拿茶筅点茶。茶童后侧有一茶桌,四方形,一腿三牙直枨,引人注目的是桌上放着两个漆方盒,一大一小,正是茶奁。出土于河北宣化下八里村的辽墓壁画中也有类似的场景,《备茶图》中有一四方直枨茶桌,上有一盝顶盒,从旁边配套的茶具来看,应是朱红色漆茶奁(图12)。此外,山西汾阳金代王氏墓壁画中也有同类器物出现,备茶图中一僮仆双手捧盏托正欲送茶,而另一僮仆手持茶筅正点茶,茶桌上放着执壶(汤提点)、盏托、茶奁(大)及茶罂(小)。

图18 清宫举行茶宴时用的“三清茶”具,有陶瓷的也有雕漆的。

图26 清 黑漆嵌螺钿四方小杯中国茶叶博物馆藏

图21 清 黑漆描金人物纹八棱茶叶瓶广东省博物馆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上文提到的黄涣墓还出土了一件黑漆仿建窑兔毫效果的带托盏,品相完好,非常珍贵。该盏束口,深弧形腹,小圈足,造型和漆色完全模仿建窑兔毫盏,盏内外在黑色漆面上以细毫笔描绘出金兔毫的效果,盏外近圈足处不上漆,呈黑色,盏口沿还镶嵌银边,几可乱真建窑兔毫盏(图13)。这充分显示了南宋时期福建邵武一带工匠制作漆器的高超水平,同时也侧面反映了宋代黑釉盏的流行。

元代延续宋代漆器制作的传统,并在此基础上有了创新。江南的嘉兴成为当时漆艺的中心,出现了张成、杨茂这样的雕漆高手,元代雕漆的特点是堆层肥厚,且用藏锋的手法雕出圆润的花纹,堪称一绝。元代漆器品种以一色漆、雕漆、戗金、嵌螺钿为主,这个时期的漆茶具主要有漆盏托、漆茶盘,在元代壁画中也常有朱漆盏托上承瓷盏的描绘(图14)。

明代也是中国漆器制作的一个高峰期,永乐时期皇家在果园厂设宫廷漆作,汇聚全国各地的名匠,专门为皇室的漆器,产生了一大批精美的漆器制品。明代官府漆作主要分两类风格:永宣风格和嘉万风格,这也是明代漆器作品集中的几个朝代,漆器作品各有特色。剔红、剔黑、剔黄、剔彩、剔犀等各种雕漆手法,把明代漆艺演绎得多姿多彩。明代也是中国饮茶方式发生转型的时期,明之前以团饼茶为主,饮用前皆需碾成茶末,或煎、或煮、或点;明代洪武年间开始茶品以散条形茶为主,品饮方式也发生一次革命,散茶瀹泡成为主流,与之相呼应,茶具也发生重大变革,壶和杯组合搭配方式一直延续至今。此时的漆茶具也以漆盏托和漆茶盘为主,偶见紫砂胎剔红茶壶。剔红盏托在明代还是多见,在许多明代绘画作品中,经常看到文人饮茶场景,漆盏托是必不可少的。明代丁云鹏《煮茶图》中,主人正倚坐于榻上,两奴婢正在备茶,一侧的石几上,放着一湖石盆景以及各种茶具,其中两件朱漆盏托特别引人注目,左边漆盏托中空,白瓷盏刚好嵌入茶托中,而右边的漆茶托似盘形,上面放着一单把瓷杯。几上还有一摞黑漆嵌螺钿套盒和一只朱漆小盖盒(图15)。同样,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人仿宋人十八学士图》中,也有黑漆盏托的图像(图16)。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的明代剔犀盏托刚好与这些明画中的漆盏托相验证(图17)。

图19 清 弘历观月图

图20 清 黑漆描金“广州市王广兴”款四方茶叶盒

清代,以乾隆皇帝一朝的漆器加工为最高峰。经济发展繁荣反衬出漆器制作水平的提高,清代乾隆以后,漆器生产开始走下坡路。清代漆器制作呈多样化发展趋势,官府漆器制作和民间漆作坊并存,经过长期实践,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漆艺门类,如苏州以雕漆为主,扬州以漆嵌螺锣钿为主,福建的脱胎漆器也独具特色。宫廷漆茶具以康、雍、乾三朝为代表,最典型的是乾隆的“三清茶”剔红盖碗。清朝历代皇帝嗜茶,宫廷饮茶之风盛行,宫廷内务府专门设有“御茶房”。清宫设有茶库,每年收取各地进贡名茶30 多种,每种各数瓶、数十瓶至百余瓶。乾隆帝在位60 年,曾举行过不少茶宴,每年新正必举行茶宴,挑吉日在重华宫由乾隆帝亲自主持。茶宴有一套规范的礼仪程序,先是由皇帝出题定韵,出席茶宴的群臣竞相赋诗联句,接下来是品茗、品茶点,茶宴上准备的茶美其名曰“三清茶”,由梅花、佛手、松实沃雪烹茶,是乾隆、嘉庆两朝最具代表性的宫廷茶事活动。品饮三清茶有专用的盖碗,器身、器盖上均有乾隆御题的三清诗—“梅花色不妖,佛手香且洁。松实味芳腴,三品殊清绝。烹以折脚铛,沃之承筐雪。火候辨鱼蟹,鼎烟迭声灭。越瓯泼仙乳,毡庐适禅悦。五蕴净大半,可悟不可说。馥馥兜罗递,活活云桨澈。偓佺遗可餐,林逋赏时别。懒举赵州案,颇笑玉川谲。寒宵听行漏,古月看悬玦。软饱趁几余,敲吟兴无竭。”三清茶具材质以瓷器为主(以青花和矾红彩为主),也有玉器和漆器(图18)。在茶宴上,乾隆皇帝会把三清茶具赏赐给一些在赋诗联句中表现突出的大臣,作为对他们的嘉奖。乾隆皇帝一生嗜茶,清宫留下许多御制茶诗。清代《弘历观月图》中描绘了乾隆皇帝品茗赏月的场景,在其右下部分有一具列,上陈设紫砂壶、茶叶罐、水方等各种茶具,有一黑漆戗金茶盘上放着一件打开盖子的茶杯。而茶童也正手捧朱漆戗金茶盘在一旁静候着。茶盘上放着青花盖碗 (图19) 。

清代广东一带的漆描金外销茶盒也颇具特色。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政府下令广州为唯一对外通商口岸,规定来华贸易的外国商人只允许与特许的行商进行交易,并指定于广州城西十三行商馆区和黄埔港一带进行,一直到道光二十二年(1842)洋行制度废止,广州的行商应欧洲市场的需求,把中国出产的茶叶、瓷器、丝绸、漆器、象牙、外销画等,源源不断地通过广州港销往欧洲。当时欧洲正流行洛可可风格,黑地描金的广式漆器正好迎合了欧洲宫廷贵族对东方的幻想。这些茶叶盒通常采用黑漆或赭漆铺地,再采用描金彩绘和书写的装饰手法。黑色、金色与赭红色是中国的代表色,黑地描金法一直是民间漆匠艺人的常用方法。金彩描绘的纹饰通常以人物为主,反映中国传统的戏曲人物、日常生活故事,装饰风格较满,不留白,体现华丽丽的洛可可之风。

广东省博物馆收藏的清黑漆描“广州市王广兴”款四方茶叶盒最具代表性(图20)。长17.3、宽12.5、高9.3 厘米。盒呈长方形,木胎,通体髹黑漆,其上再描金及红彩绘茶号为主题的通景画。正面纹饰描绘广州一带的茶商正在号茶箱的情景。隐约可见“正山”“六安”“月字龙井”等茶号字样,这些都是当时中国最著名的茶叶品牌。盒也可开启,带锁,有钥匙孔。内装一锡制长方形茶叶罐,盖面錾刻连珠纹,盖钮为圆珠形象牙钮,颇为精致。这些广作漆描金茶叶包装既体现了东方器物的高贵和华丽,同时,漆器有质轻、坚固、防潮湿、耐用等特点,用来包装茶叶能起到密闭防水、保存时间长、不变形、不褪色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吸引欧洲茶商关注,同时迎合了他们喝茶的喜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人茶室及茶桌上的重要物件。

清 黑漆描金人物故事纹八棱茶叶盒(图21)

通高38.6 厘米。广东省博物馆收藏。

盒体呈八棱形,高颈,外撇式底足。木胎,通体髹黑漆,其上描金,开光内绘庭院人物纹,杂以杂宝纹。内有随形锡茶叶罐,双层盖,内外盖均嵌圆形骨珠作为装饰。盒颈部中央留有菱形钥匙孔,盒子盖上后可以上锁。

图24 清 剔漆杯广东省博物馆藏

图23 清 犀皮茄形茶入中国茶叶博物馆藏

图22 清 黑漆描金人物纹茶叶盒中国茶叶博物馆藏

图25 清 酸枝木镶嵌螺钿花鸟纹椭圆形茶盘

清 黑漆描金人物纹茶叶盒(22)

长23、宽17、高14.5 厘米。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

盒体呈八方腰圆形,木胎,通体髹黑漆,开光内描金彩及橘黄彩庭院人物纹,打开盒子,内装一对不规则形锡茶叶罐,锡罐錾刻折枝花,双层盖,内盖钮为圆珠形象牙。当时外销往英国的漆茶叶盒,是有规格批次的,由于当时外销盒数量大,英国商人只要订下相应的规格及批次,粤地的茶商就下单生产制作,带有浓浓中国风的带锁漆茶叶盒就这样源源不断地输入英国,成为英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

除了茶盒,清代的漆茶具还有嵌螺钿茶盘、茶入、茶杯、茶柜、茶船、茶叶罐、茶壶桶等,这些形态各异、装饰多样的漆茶具大大丰富了清代茶具的品种。

清 犀皮茄形茶入(图23)

口径2.8、高13 厘米。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

以犀皮工艺制作而成,内为木胎,髹漆后色彩多样,富于变化,周身纹饰有流动感。器身仿圆形茄子造型,茄蒂作为器盖,颇具韵味。漆器成品稳定性能佳,用以制作茶入是最佳选择。

清 剔漆如意云纹杯(图24)

口径5.9、底径3.8、高4 厘米。广东省博物馆收藏。

撇口,直腹由上至下渐收,圈足。胎骨用红黑两种颜色的漆交错髹涂形成有规律的色层,斜刀深雕如意云头纹,通体雕饰的如意云纹可见朱、黑两种色层交叠形成的规整而纤细的丝缕似行云流水般。杯内镶嵌锡内胆。

清 酸枝木镶嵌螺钿花鸟纹椭圆形茶盘(图25)

口长76、底长47、高3 厘米。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

茶盘呈椭圆形,唇口,以酸枝木制作而成,其上以软螺钿镶嵌折枝花卉纹。

清 黑漆嵌螺钿四方小杯(图26)

口长5.7、底长2.6、高4 厘米。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

杯呈四方体,上宽下窄,方形圈足,形制小巧。杯内为铜胎,外壁以髹黑漆并以软螺钿镶嵌装饰山石花草纹图案,细致典雅。

猜你喜欢
茶具漆器
战国漆器的设计研究
荆楚文化 漆器之美——项目式美术课程设计的探究学习
哲品π杯 便携茶具
品雅茶具
漆器的探秘与鉴赏
漆器收藏三问
不该屈尊的大美漆器
冯可宾买茶具
挑选茶具的讲究和学问
贾星儿的快乐之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