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与名画中的马蹄声(上)

2020-11-22 01:53曾孜荣
幼儿美术 2020年1期
关键词:九色鹿莫高窟敦煌

曾孜荣

我们欣赏古代的绘画,就像在观看历史文化的缩影,透过画面,我们可以了解古代的历史、文学和古代人的生活。我试图在浩如烟海的名畫中以“丝绸之路与名画中的马蹄声”为线索,分享一些美丽的中国图像。

敦煌莫高窟初唐323窟《张骞出使西域图》,大概是最早描绘张骞出使西域的绘画。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以长安为起点,经过河西走廊到中亚、西亚,乃至连接起地中海各国的通道,这条通道在古代被叫作“河西走廊”。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一书中,把这一条河西走廊称为“丝绸之路”。敦煌就是连接东西方的交通要道和枢纽,“春风不度玉门关”“西出阳关无故人”。通过玉门关和阳关往西走是古代的西域,再往西就是中亚、西亚。我讲述的故事多和这条丝绸之路有关。

距今1600年前,东晋时期的顾恺之是那时最重要的画家之一,人称“画祖”。相传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描绘曹植从京都洛阳回自己的封地,途经洛水下车歇息,在这儿发生了一段凄美的故事。曹植偶遇美丽的洛水女神,他们互相爱慕,却又因为人神殊途而不能结合,最后曹植只好目送洛神离开,没想到这次不期而遇转眼成了永诀。画中有好几匹马,顾恺之用粗细均匀、纤细流畅的线勾勒形象,线条如春蚕吐丝,后人称之为“春蚕吐丝描”。这种画法奠定了中国绘画的一个基本元素——线条。直到今天,中国画最重要的语言仍然是线条,区别于西方古典绘画强调体积和色彩,形成独特的审美趣味。

南北朝时期,佛教已从印度传入中国,并得到皇帝的大力支持,“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此时,兴建寺院、开凿洞窟之风日盛,北魏已经开凿了敦煌莫高窟。其中257窟《鹿王本生图》,九色鹿从水中救起了溺水者,溺水者跪在地上想要报答九色鹿。九色鹿说:“我只需要你别把看见我的事情说出去。”王后梦到九色鹿,想要得到九色鹿的皮毛做的大衣,落水者得知后就把遇到九色鹿的事汇报给了国王和王后,于是国王带兵围捕九色鹿,九色鹿委屈地向国王讲述了这个遭遇背叛的故事,得到国王的同情,国王因此下令禁止捕杀九色鹿。画中有很多起伏的远山,这些山像梳子一样整齐而坚硬地排列,人比山大,水也没有画出流动的感觉,是因为那个时代画家还没有真正掌握画山水的技法,这就是山水画中的“钿饰犀栉”。

莫高窟西魏249窟《狩猎图》,有人骑着马投射标枪捕猎几只黄羊,还有骑士骑在腾起的马上,拉满弓射向身后的老虎,画面惊心动魄,富有运动感。山上画了一些树,但是这些树像什么?像巴掌,所以山水画中称这个为“伸臂布指”。画面里的山多是绿色的,还有一些山是蓝色的。蓝色的颜料在那时很少见,因为蓝色颜料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敦煌的,它需要用蓝矿石碾成粉末与调和剂融合后才能使用,而且价格昂贵。

历史发展到隋朝,中国山水画出现了青绿山水。展子虔的《游春图》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幅山水画。山峰有主峰,有次峰,还有连绵的远山,不再像魏晋南北朝时期敦煌壁画中的山,被整整齐齐地排列成锯齿状。中国绘画终于能表现出自然环境下视觉的远近关系,远处的景物低矮,近处的景物高大。人与山、人与树的比例关系符合人的视觉所见。山水变成了画面的主角,而在此之前,也有表现山水的绘画,但其中的山水不是主体,更多的只是充当背景,作为画中的人物故事的陪衬。有人猜测,隋朝天下统一,百姓安居乐业,大户人家盖园林的时候,会请画家绘制园林设计图,这促进了早期山水画的形成。

我们仔细看,在湖边有人骑着马,沿着溪边要通过这座桥,才能进入院子。走在前面的骑马人即将过桥了,后面还有个骑士远远落在后面,但他还回头张望远处,原来远处的树下有另外一个院落,门口一个穿着红衣的女子,正在看着这位骑士。骑着白马的男子正好也在看倚靠在门边的佳人,好一段才子佳人的故事。

隋炀帝修大运河过于急功近利,劳民伤财,使得民间怨声载道,于是李家取而代之,建立了唐朝。李世民一生开疆拓土,将唐朝推向繁荣,开创了盛世。李世民有六匹心爱的骏马,曾跟随他征战并立下赫赫战功,李世民去世以后,六匹马被刻成了浮雕放在陵墓前,这就是著名的《昭陵六骏》。李世民宠爱自己的骏马,把马脖子上的鬃毛剪成了三瓣,所以被称为“三鬃马”。其中一匹叫“飒露紫”的马不幸中箭,大将丘行恭正在为受伤的马拔箭。另外一匹马叫“白蹄乌”,它的四条腿都腾空而起,正在飞速奔跑。

唐代章怀太子墓壁画《马球图》中,可以看见人们骑着马快速奔跑,但不是去征战,而是在做唐朝人喜爱的打马球运动。为了表现速度,画面右下角这匹马的四个马蹄同时腾空,与《昭陵六骏》中的“白蹄乌”形态如出一辙。

唐太宗时代还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就是玄奘法师被派往西天取经,在榆林窟中可以看见最早的关于《西游记》的壁画。《唐僧取经图》中玄奘法师自带光环,站在雨中朝拜,画面中已经出现了孙悟空的形象,也跟着双手合十,身旁还有白龙马的形象。我们现在知道的猪八戒和沙和尚等人物是在宋朝以后才逐渐被加进去的。

1280年前,敦煌还有一幅很漂亮的壁画,是《法华经变图·幻城喻品》,描绘了一个宗教的传说,在丝绸之路上的行人们走得很辛苦,当他们几乎要放弃的时候,因为一心向佛,佛就让沙漠幻化成了一座城市,叫“幻城”,人们可以在这个城市里得到休息和补给。后来的学者们考究得知,这幅壁画画的实际上就是沙漠中的绿洲。

莫高窟唐代45窟《胡商遇盗图》,这些长着大胡子的西域商人,赶着驴、马,驮着货物到中原做生意,可是遇到了一帮强盗拦路,商人们只好把财宝、金钱扔在地上,以保全性命,后面的驴、马都吓呆了。我们今天看丝绸之路好像是一个传奇故事,可是当时它时时刻刻充满了战争、饥饿、猛兽、强盗。“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丝绸之路走一遭在古代是九死一生啊。

敦煌壁画影响了很多中原画家,约1250年前唐朝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叫韩幹,擅长画马,图中黄色的马被骑士勒紧了缰绳,马儿昂首嘶鸣了一声,停下脚步,因为它要等待它的伙伴,这一顾一盼之间,画面立刻生动活泼起来。

敦煌莫高窟329窟也有相似的一幕,画的是悉达多太子夜半要离开皇城,但是城门已经关了,于是他骑马越过城墙。这个故事在宗教中被添加上神话的色彩,画中马蹄下面出现了四个大力士,托起马蹄,同时很多飞天神仙围绕着他,前方还有猛虎为他开道。夸张而巧妙地表现出悉达多太子骑马飞跃城墙的情景。

还是在盛唐,唐玄宗宠幸杨贵妃,表现唐玄宗和杨玉环以及杨家姊妹们的浪漫生活是当时诗歌、绘画中流行的题材。唐代张萱所画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杨贵妃姊妹虢国夫人和韩国夫人骑马游春的场景。人皆丰硕、马尚轻肥,那么问题来了,在九个人物中哪位是虢国夫人呢?首先,我们可以从八匹马中排摸出线索,图中最尊贵的马是两匹皇家用的“三鬃马”,马的胸前佩戴红缨,马鞍上绣有虎纹,暗示这是王侯专用的。其次,唐代的女性自信而开放,尤其贵族女性有女扮男装的现象,所以我们可以推断身着男装骑着三鬃马的正是主角虢国夫人,而骑另一匹三鬃马的是她的妹妹韩国夫人。

張萱成画四年之后,“安史之乱”发生了,画中骄奢享乐的丽人们和大唐天宝年间的春光一朝倾覆,唐玄宗只能带着他的仕女们和文武官员们逃难去四川。这一幕恰巧又被当时的画家李昭道记录下来了,即《明皇幸蜀图》,“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崇山峻岭、激流乱石之中,宫廷女子们戴着帷帽遮挡面容,穿着鲜艳的衣服和便于骑行的裤子。骆驼驮的东西最多,前面还有两个侍卫带路,累得东倒西歪。在侍卫前面,有一位穿着红衣服的骑士正襟危坐正准备过桥,他的马儿受到惊吓抬起了一只马蹄。他是谁呢?对,骑着三鬃马的男子就是玄宗皇帝。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的势力迅速南退,北方政权被一些少数民族统治。吐蕃占据了河西走廊,甘肃一带有一位大地主张议潮,组织农民起义军把吐蕃赶走了,重新夺回了河西走廊,这一幕在敦煌壁画中被记录下来。莫高窟156窟《张议潮统军出行图》是中国最早的行军图。张议潮带领他的归义军凯旋归来,旌旗飘扬,士气高扬。中间还有八位舞者正在载歌载舞。

唐朝末年陷入混乱局面,进入了四分五裂的五代十国时期。在南方的后梁,有很多官员们还骑马游春,赵喦的《八达游春图》,画中人物都围着中间绿衣服的骑士,因为他的马不小心踏了个坑,踉跄了一下,于是他奋力用鞭子拍马,要赶紧起来。周围的人都关切地看向他,只有跑在最前面的那位,还在埋头往前冲,浑然不觉后面出现了状况,画面非常生动。

辽国的开国皇帝叫耶律阿保机,他的大儿子是耶律倍,骁勇善战并且热爱绘画。他带兵在外征战的时候,得知自己的父亲突然去世了。他急忙赶回都城时,王位已经被他的弟弟继承了,于是他带着亲信伙伴,伤心地离开了辽国,去南方投靠了后唐。在南方成为一名优秀的画家,并留下了这幅《获鹿图》。

猜你喜欢
九色鹿莫高窟敦煌
莫高窟的诞生(上)
探访莫高窟
作品二
人间艺术长廊:敦煌莫高窟
敦煌画师,I服了YOU
敦煌 敦煌
九色鹿
莫高窟里看藻井
敦煌飞天
星星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