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顶岗实习现状调研分析

2020-11-23 14:29王轩宁金成
就业与保障 2020年16期
关键词:顶岗岗位考核

文/王轩 宁金成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展开的问卷调查法是针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现状,客观全面地了解顶岗实习的管理现状。问卷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填写基本信息;二是答题类型,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主观题以简答题的形式显现,答题是开放式的,在主观题部分,设置了关于院校或者企业在顶岗实习中对学生管理可以提出好的意见或建议。客观题的设置主要了解学校、企业和学生的管理状况,采用选择题模式。调研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学校管理现状调研、企业管理现状调研以及实习学生自我管理现状调研。

一、学校对顶岗实习学生管理的现状

(一)安全教育方面

顶岗实习学生的安全教育是学校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通过调查访谈,发现学校对安全教育工作进行得比较深入。学校制订了一系列有关顶岗实习管理规程,但仍有部分同学根本对学校制定的管理规程不了解,或者大概了解,从思想上分析表现为并不够重视。因此,学生对顶岗实习中的安全性很难理解到位,也起不到应有作用。

(二)三方平台的指导管理现状

调研主要针对习柚系统第三方平台对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在线指导,要求主要掌握工程试验检测技能、工程测量技能、工程资料与合同管理技能、初步的施工现场管理技能等。通过调查了解到,指导教师对顶岗实习学生采用了多种指导方式相结合的指导,其中绝大部分采用平台管理和微信群管理,比例各占99%和90%。通过大量第三方平台在线指导数据发现,存在接近半数的同学不关注或者不配合利用平台接受管理,根本不会响应导师的指导,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通过手机端与教师进行互动虽然方便但上传资源不方便,不过也有10%的同学反映第三方平台在线指导时存在一些弊端,比如:教师现场指导更易于学习,配合也及时。

(三)指导教师对顶岗实习学生的指导管理情况

在高职院校中的培养方案中,基本都有实践教学环节,顶岗实习作为实践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学校都非常重视,会安排相应教师进行管理负责,即学生实习的整个过程是由学校进行动态管理的,管理任务非常繁重,学校还会安排一定的行政人员确保实习的效果,然而指导教师在实习期间却往往会表现出力不从心的状态,教师反映的主要问题是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多,加上顶岗实习比较分散,不能顾及全部学生。经常要靠三方平台、电话、QQ、微信这种常用的信息交流方式进行线上交流沟通,乍一看这样的沟通方式非常好,能快速并及时解决实习中遇到的问题,但实际并非如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始料不及的事情。

调查还显示,指导教师20 天以上从未去过企业进行指导学生的比例高达60%。也就是说,当遇到问题时,不能及时得到指导的学生约占40%。另外,顶岗实习通常耗时较长,实习学生规模庞大,让专任教师付出一定的时间不太现实,教师精力有限,会造成部分教师缺乏耐心,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缺失,心理健康方面的辅导就少之更少。

(四)顶岗实习后的考核评价管理情况

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可以通过顶岗实习环节实现,但必须配套建立经过多轮讨论且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系统,所有的出发点就是如何调动学生顶岗实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实习的质量和效率,最终还要体现方便组织和管理这些实习中的学生[1]。考核评定的结果是由多方组成的,其中主要组成部分是校外指导教师的评价、校内指导教师的考核和辅导员的管理进行综合评定所得出的结果。校外指导教师经常采用的考核指标是:出勤率、遵守纪律、工作态度、专业技能,工作能力等方面,以周考核、月考核作为考核频率,学生的主要优缺点需要在实习鉴定报告中指出,校外教师指导的成绩占总成绩的40%。依据学生下企业时的每日工作记、实习总结报告的批改进行考核打分,这样的评价指标通常是校内指导教师所采用的,占总成绩的40%。辅导员评价顶岗实习也是重要的一方面,他们通常考察学生是否配合实习管理的指标进行评价实习效果,占总成绩的20%。顶岗实习的成绩一般采用的是五分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这样顶岗实习成绩通过三方综合评定结果出来后,获得及格及以上的学生,可由学院和企业共同签字盖章。

二、顶岗实习中企业的管理现状

(一)企业对于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情况

企业对学生的管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调查结果发现,对于企业有关顶岗实习管理制度,有33%的学生表示非常满意,近90%的学生反映是可以接受,不过仍有部分同学反映企业的管理制度过于死板,需从人性化方面多考虑。综上所示,对于顶岗实习的学生而言,企业的管理制度还是过于严苛,毕竟对于刚走出校门的学生来说,还需要一个适应环境的过程,短时间内还难以接受。

(二)企业导师对于顶岗实习学生的指导情况

学生在企业里顶岗实习,接触最多的就是企业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必须重视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这一环节直接决定了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和效果,如果企业的顶岗实习制度建立完善并且实施得力,学生的实习成效也会显著。调查结果显示:50%的学生反映基本每天能够接受企业导师的指导工作,因此这部分学生在实习中如果遇到问题能够第一时间解决,这些同学取得的专业技能相对较高,岗位适应速度也快。然而,还有4%的同学实习期间从未接受过企业的指导,根本无法得到很好的锻炼,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三)实习岗位与专业的对口情况及轮岗情况

轮岗实习方式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也是一种实际中常采用到的方式,其目的在于扩大实习学生的视野,充分让学生体验更多的工作岗位,做到所学专业与实际工作的充分融合,使得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大幅提升,增长广泛的专业知识。企业如果建立相应的实习制度,做到让每位实习生能够经常换岗接触不同的岗位,更有利于学生快速提升业务的熟练度和广泛度。学院调查了专业对口情况和轮岗情况,结果显示:只有21%的学生在实习中能达到岗位与专业非常对口,有73%的学生的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有一定联系或基本对口,15%的学生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完全不对口。对于实习专业与岗位完全不对口这部分学生,学校层面应该高度重视,顶岗实习应该达到应有的目的和效果,不能只是为了实习而实习。

三、顶岗实习学生的自我管理现状

(一)与指导教师的沟通情况

按照顶岗实习的管理规定,顶岗实习学生两周内至少要与学生联系1 ~2 次。针对这样的实习管理状况进行调研,结果显示:在顶岗实习期间院校学生与教师缺乏很紧密的联系,15 天以上没有与学校指导教师联系的占32.15%,即便有个别学生在某个时候主动与教师取得联系,也是需要填报信息存在疑问时才会联系。

(二)面对顶岗实习中遇到困难的改善对策

从顶岗实习开始时起,就意味着是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身份转变的一个过程,其中可能遇到很多困难,比如:不能快速地适应工作环境,无法胜任工作;已入企业校内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由于种种原因疏于指导,学生进步小;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不对口,对实习工作岗位做的工作不感兴趣;待遇差;在人际交流沟通时存在问题,没有搞人际关系的内在驱动。许多实习学生遇到问题通常向父母、同学和教师寻求帮助后,才有思路处理问题。调查显示,大约60%以上的同学,通过实习锻炼,在独立性思考学习、生产能力、解决问题和职业道德方面都得到了大幅提升[2]。

综上所述,顶岗实习涉及政府、学校、企业、学生四方面的利益,应该构建政府、学校、企业及学生四方联动机制, 共同制定实习保障机制,各司其职,实现共赢,为社会造就一批高素质技术人才,真正让顶岗实习走上高效有序的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顶岗岗位考核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家庭年终考核
在顶岗实习中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