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才发展与培养中心理契约的EAR 循环管理研究

2020-11-23 14:29包慧君
就业与保障 2020年16期
关键词:内化契约心理

文/包慧君

一、心理契约的概念

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施恩(E.H.Schein)教授最早提出心理契约的概念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1]此后,美国许多企业将心理契约这一概念运用到企业人才培养及人力资源管理中去,认为心理契约的达成度与员工的工作效率、企业对人才的认可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主体层面看,心理契约是存在于双方或多方之间的约定并非仅仅存在于个体;从形式层面看,心理契约是精神层面的互动,以隐形认可的方式约定权利与义务;从内容层面看,心理契约包括物质和精神双层面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其他需求[2]。心理契约在很大程度上是组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组织成员的生涯规划目标、发展愿望、权利与义务以及共同的价值观。

二、高校人才培养教育内化中的心理契约

高校人才培养教育内化是指受教育者能够将人才培养教育要求的政治原则、道德规范、思维模式、行为标准等纳入教学自身的价值体系,自觉主动按照体系行动[3]。将高校人才培养教育内化,与西方心理契约理论相结合进行研究,从而提高高校人才培养方式实效的有效途径。高校人才培养教育内化中心理契约的影响因素包括情感需求因素、价值认同因素、成效期望因素、组织环境因素等。在高校人才培养教育内化过程中,心理契约达成的主体是学生和学校,学校包括任课教师、管理人员等。激励是提高人才培养教育的内化程度、实现学校育人目标的重要方法。

心理契约在高校人才培养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激励有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学校教育内化的效果,所以心理契约的有效管理也十分必要。对于学生个体来说,如果与教师和学校保持良好的沟通,有良性的心理契约循环管理会有利于自我价值与学校价值的统一,激发学生个体潜能,提升学校的育人效果。

三、高校思想人才培养教育内化中心理契约的EAR循环管理

从心理契约理论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层面看,心理契约的管理是由三个阶段组成,包括建立(Establishing,E阶段)、调整(Adjusting,A 阶段)、实现(Realization,R 阶段),三个阶段的循环也被称为EAR 循环[4]。在高校人才培养教育内化过程中,心理契约的管理可以根据不同的培养阶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科学有效地提升教育水平。

(一)E(建立)阶段——预期管理

期望成效与实际成效不匹配是高校人才培养教育心理契约缔结过程中的问题之一。一方面,受教育者多为思想独立的大学生,受当今社会多元化文化以及网络文化影响较大,其心理环境变化较快,控制与甄别能力还不稳定。另一方面,高校的校园文化定位不清晰,不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未来求职期待。在心理契约的沟通缔结期,受教育者与施教者逐渐形成相互的预期。

1.沟通对话畅通。心理契约不同于经济契约,契约内容一般不以书面形式呈现,不需要书面承诺。契约有效性主要靠双方的满意度来实现,存在不确定性、不稳定性[5]。为防止心理契约失灵,加强交流沟通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高校人才培养教育的过程中要利用好学生组织平台,学生做好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学校的桥梁纽带。如建立“学生学情搜集机制”,调查学生对人才培养教育的预期内容,避免因沟通不畅造成“契约失灵”。建立“沟通对话机制”,广泛征集契约主体的诉求,通过有效地沟通机制,建立有效的心理契约。

2.朋辈导师引导。为了使受教者与施教者能够更有效地沟通,建立朋辈导师制度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朋辈导师指的是高年级的学生,往往经历过受教过程与心理契约管理过程,他们更能体会校园文化、教育精髓。在人才培养教育工程中让朋辈导师参与全过程,不仅能更加明确心理契约,而且会增加施教者与学校承诺的分量,彼此联络感情,加强对校园文化、课程设置、价值取向的认同,消除失望的心理,增强归属感。

3.价值渗透认同。高校学生在学校重要的活动场地就是社团群体,大学生群体在价值观引领、渗透中起着重要作用[6]。在大学生群体中有类似的心理预期、兴趣爱好、知识水平等共性,非常容易形成相同的价值观念的群体核心价值观。因此,学校要加强班级、社团、宿舍等学生群体在心理契约构建中发挥的作用,为有益的群体活动搭建平台、提供条件和指导。让学生群体有效传达就业教育内容,增强群体效果。通过群体成员对群体价值观的认同,将高校的人才培养教育内容、管理规范自然内化为大学生的行为指南,从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A(调整)阶段——偏差纠正

在心理契约的实施过程中,实际情况会与预期有所偏差,因素包括环境变化、契约主体预期变化、履行过程变化等。调整阶段就是偏差——纠正——新偏差——再纠正的循环过程。及时性在心理契约的调整阶段非常重要,纠正偏差如果滞后,则会影响整个心理契约的实现。高校人才培养内化过程中,纠正偏差主要通过契约主体双方的沟通、协调,彼此提升来达到调整效果。

1.提升教师素养。教师在高校人才培养教育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影响着教育效果,两者的互动程度是构建心理契约的重要因素。教师的人格品质、教学能力、情感投入等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学生对思政教育的认可度[7]。教师优秀的人格品质可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及人生价值观。教师丰富的情感投入可以提升学生的情感归属感。教师高超的教学水平可以满足学生对各种知识的渴求,激发学生追求真理、追求理想。

2.及时有效的反馈。在我国大学生人才培养教育内化过程中,大多数教育者对大学生的人才培养教育方法还是传统的按教材授课,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教育手段缺乏吸引力,还未形成真正的“以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精神[8]。有效的沟通互动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当下状态、知识水平、期望目标等,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对求职的需求,根据这些及时调整教育方式、教育内容。

(三)R(实现)阶段——履约成果

心理契约EAR 循环的实现阶段,是心理契约履约的结果验证阶段。心理契约的实现效果是下一个契约期能否继续合作的前提,如果本轮契约的履约效果较好,契约主体的预期能够得到实现,新的契约循环管理将会继续,如果实现程度不佳则契约合作将会终止。

1.检验标准。高校人才培养教育内化的过程中评估心理契约的履约成果可以从预期承诺、参与程度、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检验。预期承诺是指学生对于学校人才培养教育的方案、实施过程、教育意义的理解,检验内容包括施教内容是否和承诺时一致,实施过程中是否遵循了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是否因材施教给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是否给学生提供就业理论和实践双重培训机会,是否有奖惩措施来激励个体的学习。

2.归因改进。在评估检验后,学校和教师应根据结果归纳、分析、改进。总结契约实现的程度、范围,分析成功与不成功的原因,归纳出经验,在下一轮循环管理中进行改进。高校人才培养教育内化过程心理契约的实现还需要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改进。

有效运用情感激励学生。心理契约不同于经济契约,情感激励是提升学生内心主动性的主要手段,老师的以身作则和言传身教是润物细无声的最有效的教育,爱和关心是最能打动学生的鼓励,人才培养手段和情感激励双管齐下才能实现更加有效的教育。培养学生自我培养教育意识。大学生作为成年人,完全有自我教育的能力,在学校的教育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自行设定目标、制定计划、组织实施,只有把学习转化为自主行为,才能体会学习的真谛,在自我教育中不断完善和进步。

四、结语

人才培养是全校师生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优秀的校园文化是高校人才培养教育的最好的素材和施教手段,是学校发展与个人发展统一、价值观趋同、增强凝聚力的重要因素。培育良好的校园文化主要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包容个体差异,着重进行优良校风、学风、特色校园活动的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搭建学生与学校共同发展的桥梁,共同履行心理契约精神。

猜你喜欢
内化契约心理
一纸契约保权益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心理感受
新疆发现契约文书与中古西域的契约实践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解放医生与契约精神
海外华语教材的文化“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