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村”最期待乡贤能人来振兴

2020-11-23 01:41
文萃报·周五版 2020年42期
关键词:佳县花甲村支书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人才不继,振兴难免停留于希冀。当前,部分地方的农村老龄化趋势加剧,青壮年普遍外流,部分村庄成了只有白发人驻守的“花甲村”。如何让青年人带着活力与动力回到乡村,扎根乡村,让广大农村不再为“乡村振兴,靠谁振兴”发愁?

陕西汉中勉县位于秦岭南麓,今年2月刚刚退出贫困县序列。虽已摘掉贫困的帽子,但对阜川镇唐家湾村村支书唐华军来说,“下一步靠谁来发展”仍是难题。唐华军算过,全村共有396户1321人,一半村民外出务工,走的多是25岁至50岁的青壮年劳力。在村的600多人里,学龄青少年和60岁以上的老人占了绝大部分。

在黄河晋陕大峡谷沿岸的土石山区,老龄化问题更显突出。榆林市佳县通镇向阳湾村村支书贺建强说:“常住村里的绝大多数是六七十岁的村民,几乎没有青年。”

当须发的花白色成为村子的主色调,一些令人担忧的事情也慢慢显现出来:村干部乏人接班,集体产业缺人带头,公共事务没人张罗,甚至红白喜事办起来都费劲……唐华军说,这几年村委班子都快配不齐了。“没有个年轻人,我们连电脑都用不明白。”唐华军担心地说,“驻村工作队一走,以后材料可能都搞不出来。”

佳县木头峪镇党委书记牛宏伟表示,现在农村发展特色产业已呈星火燎原之势,只是特色产业要想让特色持续焕发光彩,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懂技术、会经营、拥有对口专业技能的人才,一般来说年轻人更胜任这样的角色,如果都交给老年人支撑,可能不利于产业做大做强。何况,有些工作只靠“出力”是做不来的,比如网络销售。

不少基层干部指出,农村最欢迎也最期待的回村人才,是对乡村知根知底、有情有义,且具备一定资源与眼光的乡贤和能人,他们会是村里人最信任的鄉村振兴生力军。怎样唤回并留住这样的“实力派”?基层干部们与多位三农问题专家的共识是,要让农村的产业发展融入市场化的基本逻辑,有了健康而稳定的产业基础,才能期待能人归乡的自主选择。

(摘自《半月谈》2020年第19期》)

猜你喜欢
佳县花甲村支书
Every day isInternational Workers
佳县文化馆:非遗传递爱心 消费助力振兴
叶立东:村支书的“新台账”
为佳县人民的健康服务50年
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天下第一鲜——花甲
吃掉“刚及格”
葡萄熟了
葡萄熟了
如何挑选新鲜花甲